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

第五十七章 楚国秘辛(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最新章节。

楚国都城内,所有大臣武将齐聚一堂。

眼下他们终于抵抗住了刘威率领的大齐重甲军,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接下来,他们将会面临更加勇猛的草原勇士。

而且这些草原勇士是在萧靖的带领之下。

按理来说,要比刘威更加强悍一些。

众多朝臣看向刘瑞梅,此刻他们都把太后当成主心骨。

刚刚在城墙之上的时候,众人已经能够看出来。

所谓的誉王殿下,根本就靠不住。

大军压阵的时候,只会投降,连最基本的稳定军心都做不到。

他们现在能依靠的,就只有这位太后。

毕竟在传言当中,太后和大齐王朝的女帝有联系。

此刻,刘瑞梅美眸含怒,盯着台下的程硕金。

她现在终于弄明白,为什么那些大齐重甲军要反过来进攻都城。

“程硕金!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不听哀家的命令,私自断了大齐军队的粮草。”

朝堂之上,程硕金瑟瑟发抖,双腿已经软得不成样子,差点就要瘫坐在地上。

他很清楚,楚国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原因。

如果要论罪处罚的话,他绝对是头号罪人。

只不过,程硕金眼下并不想承认。

经过刚刚的生死之战,程硕金已经缓过神来。

他明白,要是想继续活下去,就只能像眼前的这个太后宣战。

程硕金在身旁大臣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面红耳赤地开始推卸责任。

“太后,你这话未免也太尖酸刻薄了一些。”

“难道他大齐重甲军打不过那些草原蛮子,只是微臣的问题吗?”

“行军打仗的时候,粮草供给不足,不是很正常吗?”

“那些大齐重甲军饿一天能怎么样?能死人吗?”

程硕金也不是完全不想给,只是想拿粮食的问题来要挟大齐军队。

他没想到,这些军队如此霸道,仅仅是断了一天的粮食就调转枪头,先是把那些平民百姓抢夺一空,随后又直接进攻都城。

可这个时候,刘瑞梅却是直接开口。

“混账东西!”

“连哀家一个妇道人家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别说是一天不给粮食,打仗的时候,军队没有三天的存粮,绝对会引起哗变。”

“誉王,我看你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冲昏了头脑,竟然在朝堂之上说出这种话。”

“我大楚有你这种亲王,真是上天瞎了眼!”

刘瑞梅越说越是激动,甚至想要让左右的侍卫直接给他拿下。

可程硕金这个时候也产生了逆反心理。

他上前一步,不屑的说道。

“就算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也是你这个臭娘们儿,勾引的本王!”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哗然不已。

誉王殿下和太后之间的传闻,本就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只不过眼下,誉王把这件事情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出来,几乎可以算作是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不少人都暗自咋舌,后退一步。

这就是完全撕破了脸皮。

刘瑞梅在龙椅之上,旁边坐着小皇帝。

她凤眸狭长,美艳无比的脸上浮现愠怒!

“哈哈哈哈!程硕金,你还当真是不要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