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龙王,借天命

第28章 血棺祭祀(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娶龙王,借天命》最新章节。

我二叔沉声说道。

说完之后,他忽然一把掀开了那口棺材的盖子。

伴随着“咣当”一声,棺材盖子直接掉在了地上。

而棺材里的场景,也彻底暴露在了我们面前。

我赶紧打着手电看了一下,发现棺材里面全都是血,同时还有一具尸体浸泡在鲜血里面,看着惨白惨白的。

那尸体面部朝上,躺在棺材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漂浮在鲜血上面似的。

“这不是杨三虎吗?他怎么......躺在棺材里了?”

杨有庆忽然惊呼了一声。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看出来,躺在棺材里的确实是村里的杨三虎。

“还真是杨三虎,他应该是跑进来找宝贝的吧?怎么死在棺材里了?难道他被人杀了?”

村长也是满脸吃惊。

如果这地方真的有宝贝,那出现杀人事件也很正常,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为了争夺宝物,杀人越货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即便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也不例外!

但这事儿明显没那么简单。

毕竟眼前摆着上百口血棺呢,这口棺材里躺的是杨三虎,那其他棺材里面,搞不好躺的也都是村子里的人。

我二叔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直接一口气又掀开了好几口棺材。

我们赶紧打着手电仔细看了一下,最后发现,这几口棺材里面葬的,果然都是村子里的人。

“果然,他们这是被当成了祭品。”

我二叔说着抬头看了看前面的黑色祭台。

那祭台给人的感觉阴森森的,而且整体呈现出一种黑褐色,像是被鲜血浸染过,然后干枯之后呈现出来的一种颜色。

杨有庆一听这话,直接就急了,赶紧上去掀其他的棺材盖,嘴里也喊着他老婆的名字。

“翠莲、翠莲......”

他连着掀了十几口棺材,但是都没有找到他老婆。

反倒是把村长婆娘给找了出来。

这下村长直接跪在棺材旁边放声痛哭了起来,“老天爷你不长眼啊,你让我以后怎么活......”

杨有庆这时也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整个人直接面如死灰。

很显然,村子里的人都已经死在了这里。

他们跑进来找宝贝,结果却全都命丧于此。

“这到底是在祭祀什么东西?”

杨半仙脸色煞白的问了一句。

我二叔没有说话,只是越过那些血棺,朝着前面的黑色祭台走了过去。

这里死了这么多人,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有什么恐怖的东西。

我赶紧跟上了我二叔,杨半仙也跟了上来。

紧接着村长和杨有庆也都踉跄着跟上了。

他们现在虽然伤心欲绝,但是却并没有失去理智,所以他们自然知道跟上我们。

毕竟在这地方掉队,那搞不好下一个躺在血棺里的,就是他们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说一句你喜欢我能死啊
说一句你喜欢我能死啊
[沙雕实心砖VS清冷蜂窝煤][轻松搞笑小甜文][包甜包甜包甜]第三次改名了……有点意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感情层层递进,不是上来就激烈的,介意的宝子避坑!!!蜂窝煤满腹心机,算计了天帝一回,天帝非要认他当干儿子!实心砖因为在天界闯下弥天大祸,天帝让他去魔域降妖除魔,他去当魔尊。实心砖的师父在线磕红蓝CP上头了,找了月老给他们牵了根钢筋红线!实心砖爹接受良好,蜂窝煤爹差点气炸了!蜂窝煤师
鬼脚七
谬接瑶华枝
谬接瑶华枝
无穿越—非系统—双洁—先婚后爱——强娶豪夺——姐弟恋——腹黑高智商——双强不染尘埃的玉面神医:看书下棋剥瓜子。大河帮新任女帮主:粗鲁喝酒睁眼瞎。大河帮老帮主临死前,将女儿薛念瑶嫁给船帮大夫罗安。青梅竹马的纪空明回来后,愤而另起炉灶为金河帮。河道大权之争升为天下之争……附便写写,请勿考据。
米小粒
钟焉战纪
钟焉战纪
人类社会是一座金字塔,每一级台阶都沾染着鲜血。只要人类还存在,它就不会消失。凝视过去与未来,兴盛与毁灭中普通人创造了什么,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人性是善还是恶?格格不入的钟焉必须做出选择:是毁灭世界,还是毁灭自己?或许有第三种结局——钟焉战纪
书风雨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半废新手系统007(小七),前期靠宿主,后期沉迷于饲养宿主的乐趣无法自拔~无固定CP+女主逐渐成长时安,985金融高材生,恋爱脑卷王,渣男简单诉苦,放弃跨国集团offer,把渣男小工作室发展成大公司,累死累活七年,一朝猝死,发现渣男真面目,死后黑化意外绑定新手007打工系统,在与打工系统一番友好(威胁)交流下,时安开始自己打工(浑水摸鱼)时空之旅~拟态是狗子的007,从
明月问酒
不谈情,只复仇,娘娘一路到太后
不谈情,只复仇,娘娘一路到太后
母死族灭,这是宋挽歌幼时的前半生。幼年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家母亲悬梁自尽。看着外祖一家血流成河,无一人存活。宋挽歌隐忍十多年,只为查清当年真相报了这血仇。她步步谋划,顶替嫡妹入宫。从一个被人拿捏在手心的棋子,成为了掌控全局的幕后黑手。在血仇已报,仇人皆死之时。那个曾经高高在上视她为玩物的男人,竟捧着一方凤印到她的跟前。“歌儿,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只要你。”
春困秋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