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火光如血,风中号角若隐若现。而武阳脑海中的计谋此刻已经悄然呈现。
翌日清晨,巴镇城北军营内,武阳披甲而立,沉默地望着晨曦初现的天际,思绪却如乌云翻涌。大帐之中,他与严林促膝低语,声音低得几乎不可闻。
“这些新募的士兵,人数已有一千五百,但切记——对外只说几百。”武阳语气极重,双眼泛着寒光,“如今张威就在巴镇,谢必安与我面上示好,心里却早已设防。中汉、古涪虽以王诏名义划入我军节制,可实则尽落潘峰之手,形同画饼。这王诏既是一纸空头支票,却也是正统名分的凭据,善加利用,方是我军之福。”
严林拱手沉声道:“明白,便是豁出这把老骨头,也定将这支新军操练成器。”
武阳目光一凝,缓缓点头。便在这时,哨探传报:张威已令其部下在巴镇北郊扎营,调兵列阵,旗帜赫然张扬,军容甚盛。
……
四日后,旌旗猎猎,鼓角齐鸣。
武阳身披黑金战甲,银鳞枪横于膝前,坐镇中军,率领靖乱军八千精锐,从巴镇北门鱼贯而出。前锋赵甲,中军武阳,后阵由谢戊统领。军容虽不如张威那般威风赫赫,却精炼有序,兵卒脚步沉稳,战马嘶鸣间隐带杀气。
城外山道之上,张威身披红缨银甲,立于高岗之上,目光扫过武阳军阵,眼中虽有几分赞赏,却也藏着一缕审慎。
“将军。”副将低声道,“此人果真不凡,所领兵卒颇有战意。”
张威轻哼一声:“是个能打的,打得傅恒满地找牙。但也因此,更不可轻信。谢帅令我为监军,自非虚设。”
当日下午,两军并行,朝西州而去。
……
而此时的西州城中,已是另一番气象。
将军府内,卫钟立于城墙高台之上,手执折扇,披挂未整,一双沉稳目光凝视南方官道。
“他们到了?”他随口问道。
“回将军,”一名探骑单膝跪地,“武阳与张威联军,共计一万八千人马,离西州不足五十里。”
卫钟沉吟片刻,缓缓合上兵书。他身材魁伟,年近四旬,乃是潘峰麾下老将之一,擅长守御战法,曾坚守东明关三年不破,乃是防守之中一把利器,这也是潘峰、傅恒当初带领叛军放心攻城掠地的重要原因。
“武阳斩傅恒,张威为谢必安大将,一勇一稳,皆不可轻视。”卫钟语气冷静,“不过,我西州城墙高厚,粮草充足,兵马三万。守则有余,攻则也易。不过此战,不需我出,只需他们来。”
副将担忧道:“大人不欲先发制人?”
“兵贵神速,亦贵不乱。”卫钟负手踱步,“傅恒大将军骄躁才会命丧黄沙,我不犯其错。大王命我坚守西州,我便好好固守即可。”
他下令城门加固,吊桥加锁,命令士卒严守三道防线,前墙增设鹿角拒马,城中井口、粮库全部封存专人看守,昼夜巡防不停。更令人将弓弩布满箭楼,战车列于通道,投石器蓄势待发,一切都如弦上之箭,静待放弦。
“告诉全军,”卫钟最后说道,“不准出战、不准擅斗、不准应敌挑衅。武阳要战,便叫他先碰这座西州铜墙。”
……
几日后,武阳军抵达西州南门十里外,驻扎成营。
傍晚,张威帐中灯火通明。
“那卫钟未出一兵,果如情报所说,闭城自守。”一名亲将报告道。
张威不屑一笑:“他不出,正中我计。城池虽固,兵不动粮先竭。”
然武阳却在中军大帐内,眉头深锁。
“若是我们久攻不下,陷入持久战,对谢必安最有利。”武阳望着地图,喃喃自语,“卫钟此人不愚,这闭城自守之计背后,一定藏着杀招。”
赵甲等人进帐请令:“主公是否连夜试探敌情?”
武阳摇头:“不可贸然出兵。先围不攻,探清虚实。”
他眼中闪过一抹寒光:“此战之后,胜则靖乱军名扬蜀地,败则被困西州、受人掌控。”
入夜之后,军帐寂静。
武阳独坐于帐内,翻阅王诏副本,那“节制中汉、古涪之兵马”八字,像利刃般深扎心间。中汉、古涪如今皆属大潘,他如何节制?更遑论“荡平叛乱”之语,谢必安、潘峰、谢丞相——哪一个不是割据一方?要么是地方诸侯,要么是外敌。若真的照王诏执行,那谢必安也在“叛军”之列!
“陈先童……”武阳将王诏缓缓放下,目光冷冽如冰,“你这老狐狸,当真借刀杀人之计玩得炉火纯青。”
他走出帐外,望着漆黑夜幕中西州方向,深吸一口凉气。
就在此时,帐外一道人影无声而至。
“主公。”是严林的声音,他微微拱手,“属下带回了新兵操练的初步名册。”
武阳点头,将卷轴接过后,却未展开,只道:“你也看出来了?”
严林沉默片刻,终于开口:“主公的心思,我等兄弟早已明白。张威这人表面热情,实则防备心极重,一来就要调兵掌权,谢必安的心思再明显不过。”
“他不信我。”武阳语气沉然。
“那主公呢?”严林迎着武阳的目光问道,“主公信他吗?”
武阳一愣,随即露出一抹笑意:“信?信他才怪。”
他转身回到帐内,一字一句地说:“严林,告诉我们的弟兄,再加紧练兵,新军要尽快形成战力。只要掌握自己的兵,便无人能制我。”
“属下明白。”严林躬身退下,步履坚定。
那一夜,西州上空无月无星,夜风猎猎如同鼓角将鸣。风中掠过的,却是一个少年将军心中滚烫的野望——若欲平乱,终需手握重兵,若欲破局,必先破心中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