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525章 未命名草稿(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家床底通大明》最新章节。

如果你生的孩子先天条件还行,你又有钱,有时间好好管孩子,那么带孩子这件事儿就不难了。

所谓先天条件好的,就是朱标。条件不好的,就是朱标的弟弟,老二朱樉。

有钱又有闲,想要把孩子带好真的不算很难,前提是你想。

如果你有钱又有闲了,天天想着出去潇洒,那也带不了孩子的。

这些条件都具备之后,怎么带呢。

其实就是两个字,信服。

你得,让他相信你,还得让他服你。

怎么相信呢,就是跟他做朋友。

你跟你的朋友说,你听我的,某某会所那个八号技师长得特别漂亮,活儿又好。

他去了,发现真的跟你说的一样,下次你再给他推荐技师,他就信你了,因为你没有骗过他,听你的准没错。

朱吾适带孩子们玩儿的,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玩儿得开心了,自然就相信朱吾适了。

如果总是摆出家长的架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准的,孩子能信你就怪了。

毕竟你之前说不让他干的,都是他喜欢的啊。

你明明觉得八号技师漂亮,活儿也好。

你朋友非说八号技师丑,还跟个死鱼一样。

你肯定不乐意跟他一起去了。

怎么服呢,这个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

人家相信你,你也不能坑人家。

你朋友相信你给他推荐的新茶都是好茶,你就不能给人家推荐坏茶。

时间长了,自然就信服了。

就是这么的简单。

如果这都学不会的话,那就算了,反正孩子总会长大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只要孩子健健康康长大,不违法乱纪,能养活自己也就行了。

如果真的违法乱纪了,大义灭亲就行。

如果养活不了自己,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吧。

朱吾适把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全都传授给徐达了。

反正他也没有孩子能教育了,最小的徐妙锦也是朱吾适在带。

至于徐达的孙子,隔着辈儿呢,跟他没什么关系。

关键他现在还没有孙子呢,想管也管不过来啊。

“老徐啊,还是钓鱼吧,退休了就好好享受生活,教育孩子是很累的。”

徐达想想也是,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的。

徐达的孩子其实都还好,没有傻的。

老大徐皇后跟了朱棣,虽然以后不能当皇后了,但是当个瀛王妃也不错。

徐辉祖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有才气,还深受朱元璋的器重。

老二顺顺利利活到死,老三自然死得早,但是活得也挺顺遂的。

老四可就厉害了,知道朱棣这个姐夫要造反,他直接就背叛了朱允文,后来朱棣当皇帝后,混得也很不错。

所以说啊,徐达就按照现在的方法教育孩子就行了,没必要改变。

正好这时候徐达的浮漂动了。

他也不再关心教育孩子的事儿,开始好好钓鱼。

然后就,切线了。

朱吾适在一旁看得差点儿笑出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亲朕要成,但洞房朕不想入,你说该怎么办?”曹陌穿越大周王朝,竟成了一个假太监,开局还被女儿身的皇帝下旨去与皇后洞房。好在此时,面板浮现:“赴汤蹈火啊,陛下!”..................从一件件任务开始,曹陌声名渐起,直至势力遍布朝野,庙堂江湖皆是闻之色变。目光望向了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今日该翻谁的牌子了?”“今日啊?”女儿身的皇帝倚在龙椅上,龙袍微敞:“
提线玩偶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帝君逃荒记
帝君逃荒记
现代外卖小哥林磊重生了,重生到了父母早逝同名同姓的林磊身上,同时隔壁老李家终于迎来了他们家三代以来的第一个小丫头。更可笑的是上午重生下午就开始逃荒,于是一个孤儿开始跟着隔壁一家开始逃荒,不过让他惊讶的是逃荒路上隔壁一家有鱼有肉。别人逃荒不饿死也只剩一层皮,他们逃荒非但没有变瘦,还个个吃的圆润饱满。一路坎坷终于逃到京城脚下。直到有一天,宫里来人宣旨封他做京城逍遥王这一刻他懵了!原来那个瞎子算命是真
小矢崎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在老朱手下干活,本着摸鱼的心态,谁知实力不允许,这官越做越大。战战兢兢中,郑雄鼓起勇气上了奏章。“臣,乞骸骨老朱“哥屋恩
郑家老二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