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故事三百六十五》最新章节。
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胡同里的烟火与梦想
天津老胡同,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岁月长河,沉淀着无数百姓的琐碎日常。张大民家那不足三十平米的小平房,就挤在这胡同的一隅,被岁月的烟火熏染得斑驳破旧。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来得及驱散夜里的凉意,张大民就被窗外枝头麻雀的叽叽喳喳吵醒。他翻了个身,老旧的木板床“嘎吱”作响,身旁弟弟们横七竖八的睡姿映入眼帘。三民的脚压在五民脸上,五民却睡得浑然不知,还吧唧着嘴,像是在梦里品尝着什么美味。
张大民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扰了他们。走进狭小昏暗的外屋,母亲已经坐在那张快散架的藤椅上,对着晨光穿针引线,缝补着不知哪家孩子又磨破的衣裳。
“妈,您咋起这么早,多睡会儿。”张大民轻声说道。
母亲抬了抬头,眼睛里透着疲惫却又满是慈爱:“人老了,觉就少了,你们年轻人多睡会儿,上班累。”
他走到墙角,拿起暖水瓶晃了晃,里面还剩一点热水,倒在洗脸盆里,简单洗漱了一下。然后从锅里拿出昨晚剩下的半块窝头,就着咸菜,三口两口塞进嘴里。临出门前,他瞅了瞅墙上挂着的日历,上面用红笔圈出的日子是云芳的生日,心里便盘算着下班后给她买点什么。
胡同里,此时已经热闹起来。卖煎饼果子的小摊前,围满了人,摊主熟练地舀一勺面糊,摊在烧热的铁板上,瞬间香气四溢。旁边卖豆浆的大爷扯着嗓子吆喝:“热乎的豆浆嘞,新鲜的豆子现磨的!”
张大民推着那辆掉漆的自行车,车铃已经不太好使,一路上和邻居们打着招呼。路过李奶奶家时,李奶奶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见他便笑着说:“大民啊,上班去?”
“是啊,李奶奶,您今儿个身体咋样?”
“硬朗着呢,你个大小伙子,抓紧找个媳妇。”
张大民挠挠头,嘿嘿一笑,骑车出了胡同口。
工厂里,机器轰鸣。张大民在暖瓶厂的流水线上忙碌着,眼睛紧紧盯着一个个暖瓶经过,手上的动作不停,心里却还想着云芳。旁边工友捅了捅他:“大民,想啥呢,魂不守舍的,是不是惦记隔壁那姑娘呢?”
他脸一红:“去去去,别瞎说。”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张大民骑车直奔菜市场。他在各个摊位前转悠,手里攥着为数不多的几张毛票。最后在鱼摊前停下,看着盆里活蹦乱跳的鲫鱼,跟摊主讨价还价了半天,买了一条最小的。
回到胡同,天已经擦黑。云芳正在院子里收衣服,看见他手里的鱼,眼睛一亮:“大民,今儿个啥日子,咋还买鱼了?”
“这不,你生日嘛,给你改善改善。”张大民笑着说。
一家人围坐在那张摇摇晃晃的饭桌前,灯光昏黄,却照得每个人心里暖乎乎的。母亲把鱼肚子上最嫩的肉夹给云芳:“闺女,多吃点,在咱们家别客气。”
云芳眼眶微红,轻轻点头。二民在一旁嘟囔:“妈,我也想吃鱼肚子。”
三民跟着起哄:“就是,凭啥她一来就有好吃的。”
张大民瞪了他们一眼:“都别闹,云芳今天生日。”
饭后,云芳帮着母亲收拾碗筷,张大民坐在门口台阶上,望着夜空繁星,想着未来的日子。他知道,这拥挤的家虽然破旧,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总有盼头。
暗恋的酸涩与波折
张大民最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看见李云芳就砰砰直跳。云芳出落得越发水灵,大眼睛双眼皮,笑起来还有俩深深的酒窝,胡同里不少小伙子都偷偷瞅她。
这天,张大民下班回家,刚进胡同就看见云芳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站在门口说话。那小伙子斯斯文文,穿着一身崭新的工装,手里还拿着本书,一看就是个文化人。云芳仰着头看着他,眼里满是崇拜,时不时还被逗得咯咯直笑。
张大民的脚步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心里酸溜溜的。他推着车,故意大声咳嗽了两声,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云芳,聊啥呢,这么热闹。”
云芳回头看见他,笑着说:“大民,这是我对象,在厂里当技术员呢,刚从北京培训回来。”
张大民脸上挤出一丝笑:“哟,这一看就是有出息的,恭喜啊。”说完,他逃也似的进了家门。
回到屋里,他一屁股坐在床上,心里空落落的。二民瞅见他的样子,撇撇嘴:“哥,咋了,失恋啦?”
“去,别胡说八道。”张大民没好气地回道。
那之后的日子,张大民每次看见云芳和眼镜在一起,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他只能故意装作很忙,要么帮着邻居修修东西,要么在院子里鼓捣那几盆半死不活的花。
然而,没过多久,变故就来了。那天傍晚,邻居大姐火急火燎地冲进张家院子:“大民,快去看看云芳,那眼镜要去美国,把云芳给甩了,云芳现在不吃不喝的,可吓人了。”
张大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二话没说就冲向云芳家。推开门,屋里昏暗,云芳蒙着个大红被子坐在床上,一动不动,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张大民心里虽然也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口:“云芳,你咋不说话呢?人小偷不说话,那是工作需要,有小偷说话的吗?女士们,先生们,注意了啊,我是小偷,我现在要下手了,你不说话也行,你干嘛不吃饭呢?西工大师不吃饭哪有功夫,真有功夫,枕头底下塞个牛肉干儿呢?”他把平日里听来的单口相声段子一股脑儿往外倒,就盼着能逗云芳笑一笑。
可云芳还是没反应,他又赶紧叫大姐端来一碗面条,自己坐在床边,故意在云芳耳边吧唧嘴,还变着法地夸:“云芳,你知道不?世界上最好的就是这饭,饭里最好的,嗯,就是这面,面里最好的就是里边这蒜,蒜再好也不如你好看。”
也不知是哪句话起了作用,云芳终于扯下被子,哭着说:“大民,你娶我吧。”
张大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幸福来得太突然,他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还没等他高兴一会儿,现实的难题就摆在眼前。家里这几口人都快挤不下了,再来个云芳,咋住啊?
但张大民心里清楚,错过云芳,上哪找这么好的姑娘去。于是,他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云芳因为还没过门,只能在门口旁听。
心直口快的二民最先开口:“哥,我不反对你结婚,可这住的地方总得安排明白吧。”
张大民早就有了主意,清了清嗓子说:“我打算把里屋腾出来做我和云芳的婚房,妈和你们几个就先委屈挤在外屋。”
他这话一出口,弟弟妹妹们就炸了锅。
“啥?五个人挤一间屋子,站着都费劲,更别说睡了。”三民瞪大了眼睛。
“哥,这咋行啊,太挤了。”五民也跟着附和。
张大民赶紧陪着笑脸,给他们端茶倒水:“我早都为你们想好了,咱们得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儿。我重新分配上下铺,给妈用 4 个木头箱子拼成个床,回头再给妈买张席梦思床垫。家里仅有的俩电器,冰箱塞墙角,电视机用支架吊在半空,摆得咋样?不错吧,就是有点高高在上,仰着头看不累,还专治颈椎,增寿呢!”
一家人听他这么一说,虽然心里还是不太乐意,但也知道大哥的难处,都没再吭声。
就这样,张大民和云芳的婚事算是定了下来。夜里,张大民躺在床上,攥着云芳的手,心里乐开了花:“云芳,你放心,以后我肯定不让你受委屈。”
云芳靠在他怀里,轻轻点头:“我知道,大民。”
新婚的甜蜜与烦恼
结婚那天,张大民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头发抹了点发油,梳得整整齐齐。云芳穿着一件红棉袄,脸上红扑扑的,满是幸福。
亲朋好友挤满了小院,虽说没啥大鱼大肉,但邻里乡亲们凑的家常菜也摆满了桌。大家笑着闹着,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
二民作为伴娘,虽然嘴里嘟囔着几句不满,但还是忙前忙后,招呼着客人。三民和几个哥们划拳喝酒,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五民年纪小,在一旁看着热闹,时不时偷吃几口桌上的糖果。
晚上,客人散尽,张大民和云芳走进布置得简单却温馨的婚房。墙上贴着大红的“囍”字,床上铺着崭新的床单,虽然有些寒酸,但在两人眼里,这就是他们的幸福港湾。
张大民轻轻关上门,拉着云芳坐在床边:“云芳,从今天起,咱俩就是一家人了,以后有啥苦咱一起吃,有啥甜咱一起尝。”
云芳眼眶泛红,靠在他肩上:“嗯,大民,我信你。”
可这新婚的甜蜜还没捂热乎,麻烦就接踵而至。那天,雨下得特别大,院子里积满了水。张大民正端着脸盆往外舀水,就看见三民带着个姑娘回来了。
“哥,这是我对象,我俩打算结婚了。”三民一脸兴奋地说。
张大民一听,手里的脸盆差点掉地上:“啥?这也太快了吧,你咋不提前说一声。”
三民拉着姑娘进了屋,还迫不及待地跟张大民说:“哥,我都订好了一张双人床,你看看咋摆。”
张大民看着湿漉漉的地面,又瞅瞅一脸期待的三民,心里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三民,你这不是添乱嘛!我这刚结婚,哪有精力和地方折腾你的婚事啊。再说,这姑娘看着比你大不少,你可得慎重点。”
三民一听不乐意了:“哥,你咋这样呢,我对象挺好的,她懂感情,我俩真心相爱。”说完,拉着姑娘就进了里屋,留下张大民一人在原地无奈叹气。
晚上,三民和他对象在屋里有说有笑,声音透过薄薄的墙板传出来。张大民和云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大民,这可咋整啊,太吵了。”云芳小声说。
张大民坐起身,披上衣服:“我去跟三民说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来到里屋门口,敲了敲门:“三民,睡了没?”
屋里的笑声戛然而止,三民打开门:“哥,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