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兵王

第132章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汉兵王》最新章节。

赵延年拔出短刀,将两颗髡头割下。

常年累月的站桩内视,让他对人体结构非常熟悉,割起首级来也游刃有余。

他之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直到上次割茹林的首级,赵破奴夸他割得漂亮,他才发现,还开了个玩笑,说是庖丁解牛刀法。

可是后来回味,他才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功夫,不知不觉的已经上了身,只是他没感觉。

听师傅说过,这就叫桩练人。

内家功夫到深处,会自行运转,不仅强壮筋骨,还能激活大脑。

只是一般人都练不到那个境界罢了。

割好首级,用匈奴人的皮袄包好,再用准备好的绳子放到坡底,明天会有人取回去。

他在匈奴人的怀里仔细地摸了一遍,除了几件常用的工具,没摸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这些工具,汉人也看不上眼。

赵延年取走了几支箭杆。

在匈奴三年,赵延年知道匈奴对弓箭的重视,每一支箭都精心打磨,尤其是箭杆,一定要调到笔直,以求命中。虽说整体水平远不如汉军的制式箭矢,箭杆却一点也不逊色。

至于匈奴人手工打造的箭头,不提也罢。

反正和汉军批量生产的箭头没法比。

赵延年没有走北侧相对平缓的山坡,以免被其他的暗椿发现。他专挑一般人觉得不可能走的险峻之处,借着山石的掩护,悄悄地接近敌人,然后突然出手,一击必杀。

对付一两个人,他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

接连摸了三批暗椿之后,天已经大黑,月色当空,将山石照得一片白。

赵延年停止了行动,藏在一处暗椿的附近,等匈奴人带路。

大概午夜的时候,山坡上走来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作几声鸟鸣。

等得心焦的暗椿立刻回应,与来接应的同伴换岗,简单交待了几句,便匆匆离去。

赵延年立刻行动,干掉刚来的暗椿后,跟上了那两个匈奴人。

走了大概三五里路,前面的敌人多了起来。一会儿功夫就遇到了两队,每队五人,个个弓上弦,刀在腰,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赵延年不敢大意,费了点力气,绕过了这些游骑。

引路的两个暗椿已经走远了,但赵延年往前走了一会儿,就在一小片谷地中看到了匈奴人的营地。

匈奴人还没睡,正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篝火上架着羊,烤肉的香味让人馋涎欲滴。

有女人在唱歌,清脆如百灵,引得一群匈奴人大呼小叫,兴奋无比。

人群中,他看到了百夫长的身影。

赵延年暗自骂了一声。

这些匈奴人,真是不知道养生。大半夜的不睡觉,还在胡吃海喝。

这不耽误事吗?

他不敢大意,小心翼翼的藏好身,留意观察附近的地形,寻找袭击的路线。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再好的路线也没用,只要匈奴人不睡,他就无法行动。就算莽上去,突击得手,一箭射杀匈奴百夫长,周围的匈奴人也不可能让他安心割首级。

他这次出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拿下百夫长的首级,来证明自己与匈奴人没有勾结。

没有首级,就算他全身而退,也没有意义。

“你不睡,我睡。我先眯一会儿。”赵延年用皮袄将自己包好,调整呼吸,打起了盹。

他只小睡了一会儿,就被匈奴人的动静吵醒了。

探出头看,向匈奴人的营地看去。匈奴人不再唱歌跳舞了,个个拉弓搭箭,如临大敌。

百夫长被围在中间,惊恐的四处张望。

游骑也聚集起来,五人一组,举着火把,在四周游弋。

片刻之间,便有两组游骑从赵延年藏身的地方经过,马蹄如雷,震得尘土颤抖。

赵延年捂着口鼻,眯起眼睛,以免一个喷嚏暴露行踪。

这时候被匈奴人发现,就算他身法再好,也无法脱身。

人再快,也快不过马。

筋骨再强,也挡不住箭。

听了几个匈奴人的咒骂,他知道了匈奴人炸营的原因:那些被他杀掉的暗椿。

匈奴人换岗,结果发现几个暗椿已经死了,被人割去了首级,而且切口平滑,立刻怀疑上了他。

原本很开心的匈奴人立刻紧张起来,别说睡觉,眼睛都闭一下都不敢。

赵延年听了,只能苦笑。

果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早知如此,就不杀那几个暗椿了,直接来取百夫长的首级多好。

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略微琢磨了一下,赵延年悄悄起身,远离匈奴人的营地。

既然不能达成预定目标,暴露就没有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关于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他姓伊,所谓伊人的伊,名诺,一诺千金的诺。有人说他至诚至善,至情至性,你对他真心相待,他必以真心换真心,成为你可以性命相托的好朋友。也有人说他无德无品,无法无天,天下无他不敢做之事,也无他不敢杀之人。伊诺是个怪人,他总能从身后掏出各种稀奇古怪,却又威力奇大的兵器。没有人知道他那些奇奇怪怪的兵器,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拿出来的,这是江湖中最大的不解之谜。……重阳之日,华
墨染残剑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