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最新章节。
她轻轻将曦曦抱坐在自己腿上,下颌温柔地轻抵在曦曦的头顶,声音轻柔得如同和煦的春风:“宝贝,小姨以后常常来陪你玩,好不好呀?”
曦曦用力地点点头,随后脑袋一歪,用急迫的声音问道:“小姨妈妈,你也来曦曦家住行吗?”
听到曦曦的话,我和徐彤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刹那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情在心底蔓延开来。
从那以后,徐彤成了家里的常客。她每次来,都不会空手。有时,手里拎着给曦曦精心挑选的玩具与书籍;有时,她则带着满满一袋应季蔬菜。母亲觉得过意不去,想着给她些钱作为补偿,她却笑意盈盈,说道:“阿姨,这些菜都是自家院子里种的,没用化肥农药,吃得放心。”说罢,便婉拒了母亲的好意。
一周后,我陪同副县长胡海涛前往省城,为达迅汽车部件公司申请研发中心一事,去省科技厅拜访胡海涛的弟弟胡海洋。
胡海洋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待我们说明来意,他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之色,缓缓说道:“我哥在电话里大致跟我讲了情况。这个项目审批确实归我们处负责,可目前企业还不符合申请条件。”
我心急如焚,赶忙问道:“胡处长,能给我们详细讲讲吗?”
他起身,走到文件柜前,从中取出一摞文件,递到我手中:“关主任,你有空时可以仔细研读一下。按照现行规定,企业主体得具备一定规模,经营状况也要良好。”
我快速扫了一眼文件中这方面的要求,语气笃定:“这方面我们没问题。”
他接着补充道:“企业还得有一定研发基础与能力,像专利、软件着作产权等。此外,要有与研究方向匹配的核心技术或产品,而且近三年得承担过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听完,我面露踌躇,叹道:“这门槛太高了,这家企业目前在这方面还毫无基础。”
胡海洋两手一摊,说道:“我就说嘛,省级实验室哪能说申请就申请呢。”
胡海涛在一旁听着,脸色有些不悦,带着责备的口吻说道:“要是条件都满足,还会来找你?”
我见状,赶忙摆摆手,示意胡海涛稍安勿躁,转头对胡海洋轻声说道:“胡处长,是我们考虑不周,给您添麻烦了。您看,还有别的办法吗?”
胡海洋微微思忖,咬了咬嘴唇,说道:“办法倒也有。我哥给我打电话后,我就琢磨过这事。如今省里大力提倡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实验室。”
这话如同一束光照进迷雾,我瞬间豁然开朗,仿佛发现了世外桃源,满心欣喜地问道:“这是怎样的模式?还请您详细讲讲。”
胡海洋笑着解释:“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对共建,双方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比如企业提供场地和经费,研究成果双方共享。在成果向产业转化方面,省里还有扶持资金。”
我眼睛一亮,由衷感慨道:“这思路简直就是为达迅量身定制!只是省内高校众多,不清楚哪家在汽车传动总成研发方面能与达迅完美适配,还得麻烦胡处长在这方面多费费心,给指点指点。”
胡海涛眼见事情有了转机,原本紧绷的脸也缓和下来,换上一副商量的口吻,对胡海洋说道:“老二啊,于公而言,我现在依旧分管工业和科技领域,促成这事是我的分内之责,义不容辞;于私来讲,关主任和我情同手足,这忙你可得全力帮衬,哪怕有困难,也得想法子克服。”
胡海洋赶忙应道:“大哥,您放心。对我来说,这也算咱家乡的企业,能帮上忙的地方,我肯定不遗余力。说到选择共建方,还真是巧了。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汽车工程实验中心,科研实力相当雄厚,可一直被资金问题困扰,空有一身本事,却施展不开,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简单来讲,他们搞科研的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却找不到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路子;而企业那边呢,又急需技术支持。所以,我特别佩服你们县里开发区的远见,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推动产学研协作,这可是一件既造福当下,又惠及长远的大好事。”
胡海涛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老二,你毕业之后一直在大机关工作,确实很难体会基层同志的艰辛与干劲。我早就跟你说过,有机会还是要到基层去历练历练,感受一下一线的工作氛围。”
我赶忙打圆场,笑着说道:“胡县长,我倒觉得像胡处长这样的高端人才,在上面做好顶层设计,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人才在不同层级的合理配置嘛。”
话音刚落,我们三人相视一笑,办公室里的氛围顿时轻松愉悦起来。我接着说道:“说起来,这可真是缘分。我就是省工业大学毕业的,没想到兜兜转转,又要和母校产生交集了。”
胡海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奇问道:“哦?原来还有这层渊源。关主任,在母校那边,你还和谁有联系吗?”
我略带遗憾地笑了笑,坦诚说道:“自 1998 年毕业后,我就再没回过母校,以前的熟人,也渐渐断了联系。”
胡海洋微微点头,接着提议道:“要是二位时间允许,不如去学校实地走访一趟。我也抽时间陪你们一起,咱们得拿出十足的诚意。你们也清楚,高校里的知识分子,大多自恃才高,注重这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深以为然,下意识看向胡海涛。他沉思片刻,开口说道:“这样吧,老二,宏军和我情同手足,于你而言,他也是兄弟。这件事,你务必全程跟进。我这边事务繁杂,实在抽不开身,你们俩去就行。宏军,你觉得这么安排妥当不?”
我忙不迭点头,应道:“没问题,毕业都十多年了,我也挺想回母校看看。这样,胡处长,我等您消息,要是和学校对接好了,咱们就一同前往。当面交流,总归比电话沟通更显尊敬。”
胡海涛长舒一口气,像是卸下重担,说道:“宏军,那这事我就托付给你了。往后辛苦你多担待,有情况直接和老二联系。”
说罢,他又转身,一脸郑重地嘱咐胡海洋:“老二,哥平日里没求过你啥,这次就当哥求你,一定把这事办好。”
我瞧着兄弟俩这神情、这语气,心里不禁犯嘀咕。论官职,弟弟更高,可哥哥这派头,倒像家里掌事的大家长,弟弟对哥哥的话,也是言听计从,这关系,透着股别样的亲昵与敬重。
于是,胡海涛先行返程,我则留在省城,静候消息。本想着晚上好好宴请胡海洋,虽说有胡海涛这层兄弟关系兜底,但该有的诚意,我还是想表达。可他找了个由头婉拒了,我独自留在宾馆,百无聊赖之际,拨通了张平民的电话。
“老哥,好久没联系,怪想你的,这会儿没打扰到你吧?” 我笑着说道。
电话那头,张平民爽朗的笑声传来:“哪能打扰,我和你宋阿姨这两天还念叨你呢,正琢磨着找个时间,邀你到别墅喝几杯。”
我有些意外,忙问:“你回省城了?”
“是啊,南方这个季节太热,我和你宋阿姨回来避避暑。” 张平民解释道。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欣喜,“巧了,我这会儿就在省城!”
张平民瞬间来了精神,语气急切地说:“那你还等什么,赶紧过来吧。把你位置用短信发给我,我让司机去接你。”
“行嘞!” 我爽快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