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武:剑出华山》最新章节。
说到这里施宗义的语气变得非常的严肃。
“所以,凡是有可能对咱们忠义武馆的团结友爱产生影响或者是损害的行为,都一定会受到严惩!”
随即他的语气转为和缓:
“我是衷心的希望咱们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能够一起走向巅峰,所以请大家也不要自己半路跌倒或者一不小心掉了队。”
……
当天下午,结束了中高层会议并安排好武馆这边过年期间放假十天的事情之后,施宗义就带着杜心悦和韩雪茹一起去华山。
这次施宗义给老岳同志带了十万两银子的上缴款和足足十辆马车的年货。
马车是忠义车行现成的车子,年货就在自家的百货超市里面直接装车,所以送货的车队准备起来速度非常快。
本来华山派那些产业的利润加上罚金一共才五万多两,再给锦衣卫那边分了一半之后就只剩下两万多两银子了。
所以这十万两银子的上缴款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施宗义自己掏腰包添加进去的银子,然后那些产业的账本也都不用带着了。
反正岳不群也不懂得看账本,并且现在账目上面的银子也所剩不多,和上缴门派的十万两银子的数目相差太远。
施宗义就是要多放一些银子在华山派那边,刺激一下老岳同志的消费观念,希望可以让岳不群尽快的放开了手脚去开始大力的发展门派。
毕竟华山派作为一个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名门正派总是这样大猫小猫三两只的也不是个事儿,高手多不多就先不管了,至少先把人气支楞起来也不错。
更何况老岳同志现在正是当打之年,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一个男人做事业的黄金期可不能让他过的太悠闲了。
依据施宗义的了解,老岳这个人用好了绝对是一个极优秀的管理人员,以他的能力才情完全可以把华山派打理得蒸蒸日上。
另外还有一个老规矩也不能忘记了:施宗义这次上山依然还是给华山派每一个小伙伴都用心的准备了一份礼物。
其中,施宗义尤其用心良苦的给岳不群和宁中则两个人准备了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
礼轻情意重,心意最重要。
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忠义车行运送年货的马车队伍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华山派的华山脚下。
老岳同志看到十辆大车的年货和十万两银子的上缴款笑的眉毛胡子都要飘起来了,想必心里面是感到十分的满意了。
同时岳不群也觉得非常的好奇,因为去年的上缴款一共还不到五千两银子,怎么今年一下子就有这么多?
施宗义也没有细说秘密潜入计划把三十九个门派产业一网打尽的事情,随便找了个过得去的理由就应付过去了。
银子到底是怎么来的老岳你就别操心了,还是赶紧安排好人手把银子和年货都搬到山上去吧。
只要你能够专心的把华山派发展壮大了就比什么都强,现在银子给你了,华山派的发展建设也就靠你了。
施宗义:努力!奋斗!加油加油!
岳不群:俺是老岳,不是老黄牛!
晚上的时候施宗义带着一个包袱悄悄地找上了岳不群和宁中则,这个包袱里面的东西就是特意给岳不群和宁中则准备的礼物。
确定除了他们三个周围再没有其他人之后施宗义解开包袱拿出了里面的东西:
《玉女心经》、《九阳神功》、《螺旋九影》、《龙象般若功》和《易筋锻骨上篇》。
“师父师娘,前不久有一个叫做镇元子的奇怪道人送给我几本秘笈,我就给你们也抄录了一份当做是新年礼物,你们有空儿的时候就看一看吧。”
“我就先回去睡觉了,晚安。”
一共是五本武功秘笈,其中的《玉女心经》是施宗义特意拿给他们两个的,因为那是一本双修的功法,修炼成功了的话两个人双剑合璧就会威力倍增。
不过施宗义也不太确定他们两个会不会修炼,他反正已经把秘笈无私的奉献出来了,之后的事情他也管不着了。
至于其他的秘笈也不用施宗义多说什么,毕竟岳不群和宁中则现在的武学底蕴比他施宗义可就要深厚太多了。
所以施宗义把精心挑选的五本秘笈亲手交给了他们两个之后,再交待了一下就干脆利落的撤了。
并且施宗义故意说的含含糊糊的,反正这个事情没法说的清楚,那也只能让镇元子前辈亲自出来背锅了。
而对于镇元子前辈,老岳同志肯定自认为已经非常的了解,所以施宗义也就不用多说什么,反正剩下的全靠老岳自己脑补了。
岳不群同志现在感到非常的烦恼。
原剧情中的岳不群:缺少厉害的武功秘笈,好烦啊!
现在的岳不群:厉害的武功秘笈太多了练不完了,真烦恼啊!
……
这一回施宗义也没有留在华山上面过年了,只是在华山派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向带着大大的黑眼圈的宁中则和岳不群道别,下山。
因为施宗义要送梁婶回去过年,顺便跟着梁婶去陶家村看一看。
施宗义先是到练功场那边的鸽房给忠义武馆那边传信,让邓勇贵馆主再押运五辆马车的年货过来华山脚下碰面。
然后就和梁婶、杜心悦、韩雪茹一起离开了华山派赶往山下。
在华山的山脚下没过多久就等到了邓勇贵和马车队伍,上车汇合之后就跟着梁婶的指引一起驾驶马车去往陶家村。
路程倒也不远,马车只行驶了两刻钟左右的时间,坐在车上的施宗义就远远的看到了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
那个村庄的前面有一条河,后面就是背靠着华山山脉,华山山脉连绵不绝一共有三十多里长,所以跑了这么远依然还是在华山的范围之内。
马车队伍先是经过了一条河流上面的石桥,河流大约是四十多米左右的宽度,石桥倒是修建的非常结实。
经过了石桥之后又向前行驶了八百多米,马车队伍终于来到了村庄的面前。
村口树立着一个四米多高满是风雨侵蚀斑驳痕迹的古旧石碑,上面雕刻有三个魏碑体大字:陶家村。
施宗义看到这里只立了村牌石而没有建牌坊,心里面猜测这个陶家村应该不是什么富裕豪横的大村庄。
因为现在天气比较冷了村口没有人值守,马车队伍也就没有在村口停留直接顺着石板马路驶入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