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武:剑出华山》最新章节。
宁中则收到银票的时候高兴坏了。
一百两,足足是她私房钱的三倍。
她存了多年的私房钱一共也才三十多两。
激动的宁中则抱住小萌宝就是一顿啃,弄的小萌宝一脸的口水。
难怪叫虎妞,她是真的虎。
宁中则最近心情相当好,《玉女十三剑》完善了之后,《宁氏一剑》的创作进度也变快了。
不过她所练的内功心法《混元功》比较普通,她貌似也不怎么喜欢练。
她偏爱剑法,但如果有机会修炼《紫霞神功》的话,施宗义相信她一定会喜欢的。
不过那事儿不太好整,目前看还有点悬。
按施宗义的观念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岳不群肯定不会愿意。
所以说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想法的不同。
也就是现代社会人们常说的三观不同。
……
修炼继续,节奏不乱。
现在施宗义对于修炼的节奏把控的挺好,实力也在稳步提升中。
转眼到了五月一号,丹田里的紫霞真气总数也达到了433缕。
其实现在修炼的时间比之前也并没有减少很多,但是最主要就是心态不一样了。
如果说闷头读书的人叫做书呆子。
那么闷头修炼的人也可以叫做武呆子。
之前施宗义就是武呆子的状态,一门心思修炼忘却了其他的事。
并不是说勤奋努力有错,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不能一路莽,人体毕竟不是钢铁。
要身心兼顾,有张有弛有练有养才不会迷失自我。
现在心态调整,感觉世界都变的更广大宽阔了。
“心平气和兮海阔天空!”
施宗义感觉自己的心境有所提升。
孔子学易韦编三绝,极下工夫,不过最后却说要了解易的精神非玩索之不可。
说的就是保持一种非常放松超脱的心态。
很认真,很投入,但又宽松自在,而不是一根筋的猛钻牛角尖。
……
这天吃午饭的时候,宁中则又说到了关于林远图的消息。
“林远图大前天去世了。”
看样子华山派的信鸽是养在练功场那边,因为宁中则常常是从练功场回来的时候就有了新的消息。
“大前天的话,也就是五月初三了。”
梁婶顺口回应。
“师娘,林远图是谁?”施宗义抬头看看宁中则,“林远图武功厉害吗?”
施宗义装傻充愣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林远图武功很厉害,威风凛凛的,他70岁大寿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了……”
果然只要提出一个疑问,宁小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巴拉巴拉的就可以自顾自讲老半天了。
以前吃饭的时候主要就是宁中则和梁婶两个人聊天,那个时候小萌宝还口齿不清搭不上话。
现在是三个人聊天了。
而且主要是宁中则和施宗义两个人说话多,梁婶就笑看着他们两个叽叽喳喳,偶尔才搭个话。
吃完饭了三个人也没有立刻离开,因为现在正好聊到宁中则自己的身上了。
聊的是有关结婚的事情,她和岳不群的结婚时间基本上定在了下个月。
具体时间是六月十二日。
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就不会改了,所以现在也可以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了。
对于婚事宁中则自己反应很平淡,并没有什么激动表现,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她这表现也可以理解:首先订婚已经多年,然后又一直共同生活在华山上。
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都早已经和一家人一样了。
然后就是宁中则也不是扭扭捏捏的性子。
她心里一直向往那种英姿飒爽的女侠风范,自己也总是努力做出一种豪爽的模样。
当然她性格确实挺爽朗的,还有点儿虎。
……
既然宁中则和岳不群的结婚时间已经确定,施宗义也要确定一下自己的贺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于是就请宁中则带他去练功场那边传信。
准备礼物的事情暂时保密所以就没让宁中则代为传信了,也正好顺便去看看华山派的鸽棚。
现在小萌宝走路已经非常利索了所以就预备自己走过去,可是宁中则抱住不放也只好由着她。
宁中则抱着小萌宝一边走一边轻声的介绍着沿途的各种建筑。
华山派毕竟曾经辉煌过,现在虽然没落了但是房子还是蛮多的。
他们目前所住的地方是华山西峰翠云宫,也只核心区域的房子住了人,大部分的房子都空着。
另外还有南峰和北峰也有一些房子空着。
一路走一路说慢慢地走了快一刻钟的时间,终于到了练功场外。
这时候宁中则指着右手边一条蜿蜒通向后山的小路告诉小萌宝:
“看到那条小路了吗,顺着那条路一直走上去,就会走到一个叫做思过崖的地方。”
“你以后如果不听话了,就罚你去思过崖住山洞。”
呃呃你搁这里吓唬小孩子呢。
另外,你刚刚是说了思过崖?
这是一个如雷贯耳的打卡地呀。
对了思过崖的那个山洞下面还有整个五岳剑派的剑法石刻来着,看看找个机会咱也给曝光一下。
当然只是在华山派内部曝光。
如果对外曝光,那思过崖山洞只怕会成为本年度的江湖最火爆打卡地。
走进练功场,这是一个平坦的露天场地,和一个足球场差不多的大小,四周都有高高的围墙。
然后在靠近山壁的一面建有一排房子,一共有二十多间的样子,鸽棚处在左侧最里边。
那个地方是下风口,鸽棚的气味不会影响到其他房子,因为那些男性帮工都是住在这些房子里。
鸽棚里有专门的当值人员,只要说一声他就可以代写纸条,当然也可以自己写。
小萌宝走进去悄悄地说了传信的事情,不让站在外面的宁中则听见。
宁中则也没注意这些,看着已经传了信就想去练剑了,小萌宝正好到处逛逛参观一下练功场。
没多久就收到了山下传回来的消息:邓勇贵当初下了华山之后就直奔龙泉镇定制宝剑去了。
龙泉镇的大名施宗义也听说过,还听说过大名鼎鼎的龙泉宝剑。
据说龙泉镇有一口七星古井,为欧冶子铸剑之所,夏日饮其水,寒流侵齿骨。
这位邓勇贵大哥也真是雷厉风行动作迅速,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带着宝剑回来了。
施宗义顺势想到,既然龙泉镇冶炼技术这么厉害,以后不妨在那里弄一个冶炼基地。
现在施宗义的背后有华山派和施家两个靠山,弄一个小点的冶炼基地也问题不大。
那样一来以后华山派的人都不用另外买武器了,完全可以自家铸造,品质也有保证。
武器就是武者的第二生命,万万不可轻忽。
这个事情要记下来,有机会了可以及早安排。
因为在施宗义的设想中,将来的华山派人数保底也是五百人,武器装备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不过至少也得有五百人才有点名门大派的威势,他这个华山派大师兄才当的威风。
到时候虽然比不上三千僧兵的少林派,但是对比其他门派已经不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