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苏日荣一听是彻底服了,拱手道:“李校尉想的周到,识人用人属下更是自叹不如。”
李倓笑了笑说道:“好了!你再恭维我我就飘飘然了,剩下的一队士兵我就带走了,你把后勤带回平安县城,今天就不要赶路了。”
“属下遵命!”
苏日荣送走李倓,然后带辎重就回了平安县城。
元石山位于平安县南四十里,那里是平安县通往廓州的必经之路。
原来鄯州城给宁塞军和合川守捉的运粮路线是鄯州城到合川守捉驻地,然后到廓州宁塞军驻地,但是前一段时间因为冰雪融化,造成了这条路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无法通行。
两地的粮草只好从鄯州城向西经平安县,然后送达廓州城。
这条路线如果万不得已是不走的,因为在廓州城西北有一条只能过人的山间小路通往石堡城,很少人知道,但是不代表没人知道。
自从石堡城丢了,拉脊山山口的绥和守捉承担起了这条路的前哨战,但是拉脊山山口距离拉脊山古道太远了,根本就看不住这条路。
唐军没有办法只能一边派人修塌方,一边想着从这条道运一次粮草,不然宁塞军和合川守捉就没有粮草了。
所有人都认为事情可能那么巧,哪有运一次粮草就被截的道理,但是万万没想到,天底下就有这么巧的事,只运了一次就被吐蕃截了粮道。
李倓不是不相信巧事,而是吐蕃竟然两千人步行走几十里到山里瞎逛,所以真相只有一个:绝对有内奸
只不过让李倓疑惑的是吐蕃如此大规模通过拉脊山古道,拉脊山山口的绥和守捉竟然没有传出消息。
如果假设一种可能的话:那就是吐蕃出兵不止两千,其中一部分假装骚扰绥和守捉,将绥和守捉的大军堵在拉脊山山口之内,然后派一支两千人的吐蕃军队走山间小路截取粮道。
可是到底谁是内奸呢?
吐蕃这边只因走了唐军游骑就派了一支200人的队伍,在地势紧要之地进行拦截,为主力攻打退守石元山的盖海伦拖延时间。
其实按照原来的设想根本就没有这么麻烦,按计划等运粮队伍进了埋伏圈可以一举拿下,但是世上还真有那么巧的事,
一个吐蕃士兵在隐藏时,竟然被毒蛇对着屁股咬了一口,吐蕃士兵就这么“嗷”的一嗓子,让正准备进入埋伏圈的盖海伦有了警觉,随后让士兵后撤至元石山坚守。
吐蕃带队的将领是吐谷浑小王坌达延延赞松
发生这种事让坌达延赞松气的直跳脚,嘴里不停的念叨:“奶奶个熊的,四月天就有蛇出来了,真是见了鬼了。
事实正如李倓所预测的一样,吐蕃拦路军队出现了。
李倓赶到战场的时候,张富贵正在指挥唐军和拦截的吐蕃军队作战。
吐蕃军队选的位置很好,中间一条路两侧是山地,带队的吐蕃将领分别在两侧高地各派遣了五十名弓手,然后自己领一百军士在路中间堵住路口,然后以各种山石树木堵填道路。
按照目前的情形唐军想过去必须先清理掉堵路的杂物,然后解决掉对面大路中间的吐蕃军队。
可是两侧山上的吐蕃弓手成了最大的威胁,必须先拿下两侧的山头的弓手,因此抢占制高点成了迈不过去的坎。
李倓到了战场看到张富贵正在分兵进攻两侧制高点,但是因为地势的原因唐军弓手十分吃亏,不过由于唐军装备优势,目前处于一种你来我往的对射状态。
李倓一看立刻让张富贵撤了回来。
“李校尉你做甚?为何让我撤回来?”
李倓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准备对射到明天吗?”
“不对射还能怎么办?”
“对射也不是你这种对射方法,你应该集中火力!”
“我明白了,你意思是集中兵力进攻一个山头以多打少,这样打完一个山头再打另外一个山头对不对?”
“对个屁!你真的是无可救药了,两个山头拿下一个就可以了,你拿两个做甚?你那么喜欢攻山头啊!”
“拿一个?那另外一个山头的吐蕃士兵不是还骚扰我们吗?”
“你拿下山头不会骚扰对面的吐蕃士兵吗?”
“对呀!我这脑子怎么就转不过来呀!”
张富贵观察了一下发现右侧的高地地势比较平缓,然后立刻安排两个大队唐军一人手持圆盾横刀掩护,一人躲在后面和山上吐蕃弓手对射,然后两个大队逼近山顶。
李倓则立刻下令本阵随时待命,只要对面支援我们也立刻支援。
对面的吐蕃将领一看慌了,他本以为他的安排天衣无缝,但是他忘了两处高地相距太远,左侧的弓手现在只能坐着看右侧弓手被动挨打。
他本想调左侧弓手去右侧支援,但是右侧弓手如果调走,唐军占了左侧山地也是一样,他想去支援但是发现看对面唐军的意思只要自己一动他们绝对会溜边过来。
本来吐蕃士兵在武器铠甲防御上面就吃亏,大部分弓手连皮甲都没有,而反观唐军弓手几乎人人穿甲,并且还有盾兵保护。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吐蕃弓手的伤亡越来越大,但是唐军却毫发未伤,并且一旦弓手被盾兵贴脸就坏了。
吐蕃将领于是想趁着对面唐军人数少于自己的情况进攻唐军。但是李倓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吐蕃将领刚派人清理路障,李倓就让唐军放箭射他们。
原来设置路障是为了对付唐军,现在倒好成了自己的障碍,
吐蕃将领此时此刻憋屈的要死,他只能下令让右侧山头的弓手撤了下来,接着整个军队后撤。
张富贵毫不费力的拿下右侧山头,然后果然沿着山头向路中间的吐蕃军阵放箭。逼得吐蕃大军不得不步步后撤。
吐蕃将领被山上的唐军射的没办法,于是干脆一撤到底,退到了一个叫石碑的地方。这个地方右侧是一处高地,左侧则是一片空地,空地的南侧则是乱石堆。
可能吐蕃将领对居高而守特别情有独钟,当他退到此处时他立刻派了五十名刀盾兵和五十名弓手占了高地。
他的意思可能是我也学你有种你还继续和我对射!
而他本人则带着剩余的一百军士后退二百米列阵。
本来他想着在高地下面列阵的,但是右侧是一片开阔地,他怕唐军从开阔地绕过去,于是他不得不后移二百米堵住路口,这样一来就可以和高地弓手成为掎角之势。
如果唐军进攻本阵,山上的弓箭手就会攻击李倓的屁股。如果李倓派人想站山头山上有弓手有盾兵这次必然不会落下风,同时自己也可以指挥百人队进攻唐军,只要拖住唐军即可。
吐蕃将领想的很完美,但是也正是这错开的二百米成了他们的致命死穴。
李倓带着大军赶到战场一看彻底笑了,吃了一次亏竟然还不长记性继续分兵拒收。
如果他要是集中兵力和自己拼死一战,自己即便取胜恐怕也会伤亡很大,但是这个吐蕃将领却是满脑子的纸上谈兵,一退再退简直无可救药。
不过也有长进,至少安排了五十个盾手弓手准备继续和自己对射,就这水平我还怕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