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在中国历史中,唐军和蒙古军队得机动性不相上下,唐将张孝嵩一个月行进2000多里。
怛(dá)罗斯之战时高仙芝从葱岭到怛罗斯一百天行进5000里,如果只靠两条腿士兵恐怕半路就累死了吧。
在兵器方面,长枪兵步作为军阵得主体力量主要装备武器是长枪和大盾。
弩兵和陌刀兵是同一个士兵担任的,身穿重甲远距离用弩,近战用陌刀挥砍。
长弓手是我唯一不了解的兵种,我猜测可能就是操控床弩或者投石车的,或者就是在对阵当中只负责用弓箭进行火力压制的兵种,因为他们不穿重甲,不是近战兵种。
具装骑兵(战骑)人和战马全部穿重甲职责是配合重步兵冲击敌方军阵,武器为马槊。
重骑兵(陷骑)人穿重甲战马没有披甲,主要任务是配合具装骑兵进阵厮杀或者保护侧翼。
轻骑兵(游骑)任务是担任警戒,传令、敌人被击败以后的负责追杀溃兵。
勤务兵比较杂,有军医、医护人员,还有操控器械的,有辅助骑兵穿戴盔甲的等。
中军一共4000人,80个大队。各作战兵种分别为1000人,400人,400人,200人,400人,400人,1200人。
左右四厢军兵力都是2600人,52个大队。作战兵种和左右虞侯军差不多,只有多用途步兵(弩手、陌刀手)少了50人,还有勤务兵少了150人,左右虞侯军多出来的50人有很大可能是全军精锐中得精锐,这一队士兵有很大可能是全军的锋失,用来陷阵破敌的。至于少的150勤务兵有可能是工兵或者“踏白军”,踏白军就是斥候。
以上就是唐军军队兵种分配。双方军阵对阵的会战是很少发生的,因为军阵对阵对于败的一方是致命的。
在中国历史中交战双方基本都是在用各种各样的计谋,还有小规模的冲突获得战略上的胜利。
安史之乱军阵对抗的顶峰就是香积寺之战,这一战就让河北唐军全线崩溃,安史之乱走向也彻底改变。
如果发生双方会战肯定是双方军队综合实力差不多才会出现会战,假如一方两千人,一方两万人,两万人肯定急着和两千人对阵,但是两千人肯定也不傻,他肯定不会和你对阵,要么后撤,要么占据有利地形或者城池守城。
历史上会战最多的就是项羽,因为项羽是一个把兵家四势当中兵行势发挥到极致的人,只不过他是个玻璃心。
当时项羽釜釜沉舟,只带三天干粮九战九捷,彻底打垮章邯和王离的四十万秦军,兵形势被他发挥到极致,突击能力犹如神助,我怀疑二战德国的“闪电战”就是跟他学的。
兵家四势是兵家四大流派:分别是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
兵权谋的代表人是孙武、吴起等。以其卓越的战略才能着称。其特点是“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兵阴阳的代表人是孙膑、诸葛亮等。以其对阵法的精通和在军事理论中的运用而闻名。“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指的是左右战场的地理、天象等外在环境因素,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战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天时” .\"地利\"。
兵形势的代表人是项羽、霍去病等。以其勇猛和灵活的战术运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点是“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其战术灵活多变,注重快速反应和变化无常的战术布置,通俗点就是“快、准、狠。”
兵技巧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和戚继光。前者以建造攻城和守城器械出名,后者则以其发明的狼筅和九齿钉耙击败倭寇。说的更具体就是武器创新,最直观的就是无人机。
唐军的对外战争中很多时候都是以少胜多,唐军能在野战中无往不利和唐军将领能力、武器装备、士兵的军事素养、阵法应用有莫大的关系。
唐军野战军阵一般为方阵和楔形阵(倒三角)有时候是正三角“锋失阵”,这种阵型进攻的的重点在两翼,一旦击破敌人两翼,敌人就有可能被包围。当然你要是有项羽的实力,可以直接从中间杀穿敌阵也行,这样你活捉敌方元帅夺了帅旗,敌人瞬间就崩。
以上这两种阵型属于攻击型阵型,尤其是楔形阵,唐军打仗从来都是进攻方,防守对于唐军来说是不可能的。
阵型中的七军位置是随机多变的,并且七军的士兵数量也是随机变化的,主帅为了实现战术目的可能会抽调兵力补充到其他军,也可能从其他军抽调兵力补充给你,不管如何调兵遣将,最终目的是击败对手。
圆形阵属于防守反击阵型,也就是梅花阵型,唐军也用但是可以说少的可怜,阵型主要的特点是中军位置固定在中间,其他六军位置随机变化,圆形阵最大优点是不怕绕后偷袭。
唐军军阵布局最前面的是战队,战队中间是全军锋失称作战锋队,这个战锋队有三个大队组成。战队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短兵相接交战得军队。
战队后面的是驻队,驻队得任务就是前面战队如果损失大,驻队就会支援前面的战队,或者前面战队长时间作战疲劳了进行轮换作战。
再后面就是军队辎重后勤队,以及军队的预备队,军阵的两翼是骑兵主要是防止敌人偷袭。
在作战过程中为了保持体力和最佳作战状态,骑兵是不允许提前穿戴盔甲和骑乘战马的,只有接到军令作战才会才会穿戴盔甲和武器作战。
古代骑兵作战绝对不是影视剧里面的场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冲击敌方军阵是不对的。骑兵冲击军阵不是没有,但是根本不是电视剧里面的进攻方法,具装骑兵进攻对方军阵是从本阵出发进攻对方军阵的两翼,重步兵同时集火中路,让对方军阵疲于应对,让敌方军阵在变换中造成混乱而实现破阵。
游骑兵单独参战为骑射,并且他只能攻击和骚扰行进中的大军,对于已经列阵的大军他是不敢靠近的,军阵中的床弩是对付任何骑兵的神兵利器,其次骑兵想获得主动权必须是对面缺少骑兵的情况下。
譬如北宋雍熙北伐时,南京留守耶律休哥利用游骑,一路上骚扰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曹彬,让曹彬大军每天只能走二十多里路,并且粮道还被断了,十万大军拿几千游骑没办法,假如北宋的骑兵不是被赵光义在高粱河糟蹋了也不至于这样。
成规模的具装骑兵攻击大军军阵不是没有,但不是把重骑藏于一山谷之中,然后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之,这是胡说。军阵外围的踏白军侦查范围是五十里方圆,除非是对方没排查你这个山谷,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士兵、马匹、还有勤务兵差不多的上万,真不好藏。况且都是打仗的行家,对面不可能蠢到有藏兵的地方不排查,更何况你突然少了很多军马对方不可能不知道,看看你军阵大小就能算出来,你少了人马对方能不慎重吗?
不过啥事都有可能,只不过几率太小了。汉中之战时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把赵云的兵隐藏起来了,当时刘备和曹操连日大战,也不知道曹老板和司马懿怎么搞的,竟然漏算了赵云,等他们想找赵云的大军在哪里的时候都已经晚了,两个人马上卷铺盖先跑了。
其实骑兵偷袭最常用的一种情况就是你的骑兵根本就不在你出征的大军序列之内,然后在双方交战前约定时间,你的骑兵从你本部出发,采用长途奔袭的方法绕到敌人身后突然加入战场,只不过你需要对你作战消息要保密。
香积寺之战开始郭子仪的“万国军”是打不过河北唐军的,就是仆固怀恩从回纥借了五千骑兵从左翼偷袭了河北唐军,不然郭子仪的十五万“万国军”真打不过十万河北唐军。
很多人喜欢拿蒙古游骑兵说事,蒙古就是欺负宋军没骑兵而已,蒙古骑兵在欧洲打的欧洲人呼爹喊娘,那是欧洲人蠢。
蒙古骑兵进了中原皇帝蒙哥都死在了钓鱼城,蒙古之所以灭宋靠的不是蒙古骑兵,靠的是投降的宋朝汉奸军队,后来蒙古旧贵族反对忽必烈,忽必烈就带着汉军打的蒙古旧贵族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