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李倓对于半夜三更起来上早朝是很抵触的,但是他是监察御史所以必须上朝。后来经过他的软磨硬泡,李隆基同意他九日一参。
今天是李倓第一次上朝,早上起来天就有些雾蒙蒙的并且还有点小冷,等到天亮老天就开始下雾絮雨。
雾絮雨春夏交接时特别多,看着像雾其实是雨,这玩意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威力,等你发现的时候你全身已经湿透了。
赶上了朔望朝会兴庆殿的朝臣有点多,很多品级低的官员都只能在兴庆殿的外面站着,整个人沐浴在雾絮雨之中瑟瑟发抖。
同样为官待遇天壤地别,所以官员都积极往上爬,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到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谁都不愿意自己是哪个淋雨的人。
李倓只是一个从八品的监察御史,本来按照礼制他应该站到门外去的,但是没办法天生基因好。因为他是郡王,即便所有大臣站到外面,他也不能站到外面。
特权以前有将来有,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消失,公平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譬如老师上课要站在讲台上,学生必须在下面,作为学生不能说这不公平,然后把老师赶下讲台,自己坐在讲台上。
李倓的位置不算靠前但是也不是很显眼,毕竟有官身的皇子王孙多了,亲王级别的人就一大堆。
李倓来不过是有走过场,于是无聊中就开始打盹,任由朝堂上朝臣们唾沫星子满天飞,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李倓坐着打了一个小盹,然后看了看前面的朝臣,有的清醒,有的和自己状态差不多。
李倓抬头看了看玉阶上面的李隆基,看李隆基的神态一副气闲神定,看样子朝会开的不错,众臣应该是没有发生什么冲突。
李隆基扫了下面的众臣问道:“众卿还有什么吗?”
“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适之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
李隆基一看是李适之眉头皱了一下说道:“李少保何事?”
“陛下!柜坊是祸国殃民毁我大唐社稷之物,因此臣提议撤销柜坊,重新恢复田赋。”
李林甫一听连忙起身,然后快步走到李适之旁边,躬身说道:“陛下!李少保这是危言耸听,自柜坊成立以来再无官员收取国家赋税时从中牟利、鱼肉百姓,并且朝廷也因此大幅减少钱粮的储存、运输、折损等不必要开支,我大唐如今能国库充盈,柜坊功不可没。”
李适之对李林甫是没一点好感,他看了李林甫一眼,质问道:“李相只说利为何不说柜坊的弊呢?柜坊之害说遗祸千年也不为过。”
李林甫眼睛一眯说道:“林甫只知道柜坊是利国利民之举,实在看不出柜坊有何弊端,既然李少保觉得柜坊百害而无一利,那还请李少保说个一二出来。”
李隆基对于李适之所说,觉得也是危言耸听,这个柜坊确实是利国利民,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以前收取地租时地方官员对百姓百般刁难,短斤缺两,很多时候都激起民变,甚至有官员为了掩盖自己贪污的钱粮火烧粮仓。而朝廷在收取赋税后不但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修建粮仓、运输、储存等,并且在这其中官员中饱私囊手段层出不穷,真正到国库的有七成就不错了。
李隆基说道:“既然李少保看到了弊端,就公示出来这样以便众臣讨论。”
李隆基说这话明显就是有点偏向李林甫。李隆基几十年不出皇宫,更没有到过民间,所有对民间的认知来源,都是听臣子汇报,而臣子们都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他不相信柜坊如李适之所言。
李适之见李隆基出来说话,于是说道:“据臣所知!每年收赋税之时,全国各地粮商都会拼命压低粮价,而百姓为了缴纳足额的粮钱给柜坊,不得不贱卖自己的粮食,最后家中无隔夜之粮,只能以草糠泥土为食,更有收成不足的百姓不得不变卖田产,甚至卖儿卖女,长此以往国家社稷危矣,此种境况都是柜坊造成的。”
李隆基一听大惊连忙起身问道:“此话当真!”
李适之叹了一口气说道:“臣可以用全家性命担保,臣所说句句属实!陛下可以派人去调查。”
李隆基听李适之这样说,已经确信李适之绝对没有撒谎。
李隆基脸色变的有些不好看了。
“李林甫!李少保说的可是实情!”
李林甫一听心里也是一颤,因为李适之所说情况他是知道的。
“陛下!李少保所说确实是实情,但是这一切都是违法粮商所为,柜坊从来没有参与收粮之事,柜坊所做的只是从百姓手里收取国家所规定的赋税。”
李适之冷笑一声说道:“李相好个没有参与!好个违法粮商所为,你这样推脱可不是君子所为啊,据我所知每年到了快要收赋税之时柜坊就搞小动作,拼命的提高存钱利息,市面大量缺钱,而缺钱的粮商不得不到柜坊那里借贷,粮商为了偿还柜坊利息不得不拼命压低粮价,我说的可有错?”
李林甫被李适之抓住了命门,一时间也有些慌乱起来,而李隆基的脸色也有点不好看。
李林甫看到李隆基的脸色连忙说道:“陛下!李少保说的确实不错!但是加息也是为了筹措金钱,帮助粮商收购百姓手里的粮食,粮商手里没有足够的金钱,百姓如何将粮食变成飞钱上交赋税,所有问题都出在那些黑心粮商身上,更何况柜坊关系国家赋税收入,一旦撤销柜坊,国库将入不敷出,我大唐盛世将荡然无存,我们不能因曀废食啊。”
李隆基听了李林甫的话心里也矛盾起来,李适之说的对,李林甫说的也没有错,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李适之看到李林甫开始耍无赖转移视线,于是接着说道:“李相这是左顾而言他,以前没有柜坊我大唐一样是太平盛世,没了柜坊恐怕不是大唐的损失而是你的损失吧?”
李林甫神情变得有些阴冷说道:“李少保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这是污蔑朝臣?”
李适之说道:“我污蔑你什么了?整个柜坊都是你李林甫家的,柜坊所有的雇员都是你李林甫家属亲信,你们为了私利而不顾国家社稷,其心可诛!”
李适之说完对着李隆基一拜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士农工商早有定数,商人逐利而无大义,万万不可将国家钱粮赋税之命脉交于商人之手,臣建议为了大唐社稷长治久安,百姓安定,必须撤销柜坊。”
李倓在后面听的是津津有味,没想到这李适之也会有这么牛逼的高光时刻,有点不像平时的他呀。这简直就是把李林甫按地上摩擦呀。
李隆基陷入了沉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自己这才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就重新要和稀饭了吗?以前的穷日子朕是实在不想过了呀。
但是这百姓怎么办,真要是闹腾起来那就不是喝稀饭的问题了。
整个兴庆殿之上李适之的步步紧逼让己方的众臣脸上此时都挂满了微笑,心想:“肉腰刀”你也有今天啊。
现在问题抛给了李隆基,你是想做清贫的明君,还是做亡国的昏君你选吧。
相比李适之一方的幸灾乐祸,李林甫这边却是乌云盖顶,因为撤销了柜坊不单单是李林甫的损失,李林甫一方几乎所有的大臣在柜坊都有股份,这要是撤销了柜坊就等着回家喝西北风吧,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李林甫一双阴鸷的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嫡系户部郎中、户口色役使王鉷和京兆尹萧炅以及殿中侍御史卢铉。
萧炅因为上次李林甫女婿的事情差点被整死,不过后来李隆基出面,然后安排李倓去处理才逃出生天。对于李适之、韦坚、皇甫惟明一伙是恨之入骨。
“陛下!臣有事启奏!”
萧炅第一个站了出来。
李隆基一看李林甫那边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连忙说道:“说!”
萧炅说道:“陛下!臣认为柜坊关系国家赋税万万撤不得,而之所以造成百姓苦不堪言的是不良粮商,只要朝廷介入控制粮价一切自然解决。”
李隆基听了觉得这样挺不错的,粮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他们少赚的让利给百姓一切都解决了。
李隆基于是说道:“萧炅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