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晚间后宫所有的嫔妃都得到了一份化妆品礼包,精致的包装一看便知不是凡品,各个宫中都对李世民夜晚的选择期待不已。
韦贵妃、杨妃、阴妃、燕德妃全都换上了新式内衣,抹上了滋润乳液,喷上了喜爱的香水,派各自的女官给陛下送去了补汤。
面对众多后宫佳丽的期待,李世民一时也不知如何取舍,看着御案上的各种大补汤,颇感为难,一时都不知道该喝哪一碗了。
看着陛下的神情,高福忽然心思一动说道:“陛下,先前太上皇的骰子坏了,桃源庄那个刘能又献上了几个,老奴还未送去大明宫,若是陛下为难,不若让老天来决定?”
李世民眼前一亮,看着高福道:“还别说,你这个主意倒是新奇。快去取来,朕也看看今日谁的运气最佳。”
不多时,高福取来骰子递给李世民,还贴心的告诉一下,“陛下,这玩意还有个口诀呢。”
“哦?道家还有这种口诀?”
“嘿嘿,太上皇说还挺灵验,每次太上皇坐庄都要喊上一回。”
“哈哈,说来听听。”
高福取回骰子,握在手中,朝里吹了一口气道:“天灵灵,地灵灵,三家输我一家赢。来个豹子。”
然后将骰子掷在御案之上,眼见骰子逐渐静止,二人瞬间眼睛瞪大,我靠,三个六,这玩意这么灵?
李世民胡疑地看着骰子道:“你这个老东西不是拿灌了水银的骰子来蒙骗朕吧?”
高福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仿佛已经被这口诀震住一般,“陛下,老奴向天发誓,绝不敢欺瞒陛下。
老奴也不敢相信,从小到大,就没掷出过豹子。呜呜呜,老奴但凡年轻之时掷出过一次,也不至于割了子孙根。
啊呸呸呸,老奴掌嘴,这就是老奴的命,是上天派老奴来伺候陛下的。”
李世民被高福的骚操作逗笑了,笑骂道:“你这个老东西也学那秦浩,朕取一个,掷几个点,便去第几处吧。”
说着拾起一颗随意丢了出去,骰子慢慢悠悠地转了一会,停在了三点。
李世民开心道:“便去阴妃处吧,摆驾淑景殿。”
听到传旨的阴妃自是欣喜不已,好一顿打扮,还特意喷了香水,不停的在殿中走动,好让香气弥漫。
这一夜的李世民像是体会到了初次临幸阴妃之时的水乳交融。
“陛下今日真是威猛,臣妾年岁大了,都有些禁受不住了呢。”
李世民也很满意今日的表现,笑道:“阴妃莫要自谦,还和当年一样让朕迷恋。”
阴妃欣喜不已,小手揪着李世民的胸毛画着圈圈,“陛下,佑儿在幽州给臣妾来信,说是太过偏僻,常和臣妾抱怨。”
李世民皱眉道:“阴妃,幽州虽经隋末动乱,尚余得两万多户,朕本想让李佑能在当地有一番作为。
权万纪曾向朕上奏其在幽州品行不端,与奸邪小人往来,看在阴妃的面上,朕没有重罚于他,已是开恩了。”
阴妃顿时眼眶湿润道:“陛下,佑儿从小见惯了长安的繁华,哪里受得了那等偏僻之地,臣妾也担心那等地方的奸邪小人将佑儿带上邪路。
况且那边靠近边关,佑儿也没什么本事,求陛下给佑儿换个安逸些的地方,能平平安安的,臣妾也便安心了。”
李世民叹道:“权万纪管事颇严,李佑那种性子是要好好改改,若是真能让他痛改前非,也不枉你这当娘的一番苦心了,便将他改去齐州吧。
你也要去信好好教育一番,朕让他们到地方去可不是让他们胡作非为的,就算不能改善当地,至少不能成为祸害,知道吗?”
阴妃将脸贴在李世民胸前,心中欢喜。齐州多繁华,也比幽州近些,儿子的要求自己总算是做到了,相信这回儿子应该会开心吧。
说着私密的小话,夜渐渐深了,二人相拥而眠。
-----------------
秦浩等人一夜急行,因北楼关靠近边关,为防有突厥骑兵深入劫掠,还是相较平常放慢了行军速度,再加上中途的休息,次日巳时方才到达边境。
张文瓘对秦浩的这支队伍真是刮目相看,就这行军速度,真是能吊打朔州守军。
虽说都是轻装上阵,然则一夜行军,仅休息了一回。
如今到达了地点,自己的士兵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但是那些护卫却还一个个的颇有精神。
“秦县子,我等还是先寻个地方尽快休息吧,晚些我陪秦县子去北楼关的南市与北市都去转转,熟悉一下情况,顺便看看能不能遇到一些胡商,了解一下行情。”
“多谢了,明日争取交换完后便返程,今日还得辛苦稚圭陪我一趟。”
“秦县子勿需客气,都督交待过在下,秦县子日后还要带动朔州的经济,助力城防建设,在下甚是钦佩,岂会言累,我等现在便去北楼关驿站安顿吧。”
-----------------
次日早朝,萧瑀被任命为太子少傅,官阶比太子少师进了一级,但是不再参议朝政,这意味着萧瑀从此远离了政治中心。
接着,一个重大的议题摆上了朝堂,发行国债。
此议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大臣面露讶色,诸多反对之声渐次而起。
侯君集率先站出:“陛下,臣以为发行国债之举万万不可。我大唐以农为本,百姓所赖者,田亩收成与安居乐业。
国债之行,恐使百姓分心于财货之事,弃本逐末,长此以往,农事荒废,根基动摇,国将不国。
且民间财富有限,若是征募国债,民力不堪重负,必生怨怼,于陛下圣德有损,于社稷安稳不利。”
唐俭紧接着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臣也以为不妥。国债发行之后,其兑付期限与利息支付皆是定数。
若遇灾年或是财政吃紧之时,无法按时兑付本息,那朝廷威望必将受损,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会大打折扣。
而且我大唐地域广袤,各州县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富庶之地或可响应,然贫弱之地则难以推行。
强行而为,易引发地方矛盾与骚乱,不利于大唐的长治久安。”
韦挺沉声道:“陛下圣明,然臣仍要直抒己见。发行国债,看似能解当下财政困局,实则是将未来之风险提前预支。
我大唐的财政理应由赋税、贡赋等稳定来源支撑,若过度依赖国债,会使朝廷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泥沼。
且这国债一旦流入市场,物价恐会波动,商人逐利,或囤积居奇,或哄抬物价,受苦的终究是我大唐的万千百姓,还望陛下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