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之丽嫔升职记

第271章 承乾有主(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甄嬛传之丽嫔升职记》最新章节。

时隔这么久,她就不相信皇帝能凭一面之词给自己定罪。

“皇上怀疑臣妾,臣妾不敢多说什么,但要说臣妾暗害菀妃,戕害皇嗣,臣妾万万不敢当。”

“舒痕胶内为何会有麝香,是谁干的,什么时候做的,臣妾一概不知。”

“臣妾恳请皇上严查此事,若当真有证据表明是臣妾做的,臣妾甘愿自请下堂,被打入冷宫也绝无怨言。”

正如皇后所想,没有证据,皇帝再怎么怀疑,也不会对皇后怎么样。

深深看了她一眼后,皇帝将目光转向费云烟和敬妃。

“丽贵妃、敬妃,你们也都听到了,舒痕胶一事关乎皇嗣,你们二人审查肃喜的时候,也将此事一并查过吧。”

费云烟和敬妃对视一眼,连忙福身。

“臣妾遵旨。”

事到如今,皇帝最后的一点心气也被磨没了。

看着哭的泣不成声的甄嬛与默默垂泪的淳贵人。

犹豫片刻后,皇帝开口道。

“碎玉轩被烧,已经不便住人,好在承乾宫一直都有修缮,碎玉轩修好之前,菀妃和淳贵人,就先搬到承乾宫去吧。”

这话一出,皇后的脸色愈发难看。

承乾宫乃是东六宫之首,当年年氏被赐住翊坤宫时,皇后就应该住承乾宫以示尊贵才对。

结果皇帝偏以承乾宫是养母旧宫为由,封禁了承乾宫,无奈,皇后只能在东六宫里选了一个距离养心殿最近的景仁宫。

如今,皇帝让甄嬛住进承乾宫,当真只是因为碎玉轩被烧了没地方住人吗?

要知道,如今宫里空着的宫室虽然不多,但挑一挑,还是有的。

比如储秀宫。

襄嫔死了之后,储秀宫可还没有主位呢,欣贵人走了之后,虽然还有祺贵人和新晋的几个妃嫔,但也不至于住不开。

甄嬛去了也能当一宫主位,并不是非承乾宫不可。

甚至再退一万步,一定要甄嬛留在东六宫,永和宫不也封禁着在吗?

虽说是太后的旧住所,如今太后还在,让人住进去稍微有些僭越了。

但也总比入住承乾宫的意义要好些吧。

皇后心思百转,对甄嬛的忌惮彻底达到了顶峰。

然而面对皇帝的旨意,再不情愿她也只能接受,尤其是在皇帝已经怀疑了她的情况下。

唯一庆幸的是皇帝还没有太过分。

只是说让甄嬛暂住承乾宫而不是直接搬到承乾宫,否则皇后真不保证自己能稳得住。

对此,看了一出大戏的费云烟表示非常痛快。

也就是没有手机和相机,否则皇后那一瞬间扭曲的面容她真想记录下来。

可惜这只是空想。

爽过之后还要和敬妃一起哭哈哈的连夜审问肃喜,追查舒痕胶的事。

好在这两件事办起来也不难。

一个年氏没想遮掩,本就是为了赴死,肃喜招供的也快。

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的供词里藏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初看没有问题,联系到第二件事后,便会成为指向景仁宫的一把利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意外穿越,现代群演钱小六被迫净身?!幸好觉醒“最强假太监系统”!谁说太监没前途?真男人被迫营业,一路扮猪吃老虎。玩转古代宫廷,硬生生走出一条小人物的逆袭之路!看他如何从卑微的御膳房小透明一路逆袭,搅动王朝风云,一步步混成权倾朝野的“千古一宦”!
油煎闲鱼
那年那景那些人
那年那景那些人
兴盛强国败的莫名其妙,山河破碎,万民遥遥望北。外敌再犯,是谁热血未凉,纵身报国?又有谁与虎谋皮,在背后伺机而动?隐姓埋名离开战场的阵前小卒再投军去:“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最想做,如果有,就是宰北招蛮子!一夜间从富商成首富的薛老家主,不惜散尽家财:“商亦有国。被君王抛弃的大将军九死一生,踏骨再登青云:“我想让大景的天,又再晴朗。有钱有兵,朝廷南安,宣有功之臣归京受赏。民心所向的大将军一睁眼,身上多
团灭发动机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
名柯:开局捡到小哀,独宠她一人
名柯:开局捡到小哀,独宠她一人
关于名柯:开局捡到小哀,独宠她一人:注释:为了本小说的内容不会崩塌,所以不会有剧场版!不会有魔法!因为柯南的剧场版太扯淡了!介意的慎入!我叫林安,五年前穿越到了这个世界,获得了首富系统,在我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任务,成为了华国首富,黑道一把手之后,系统就消失了。在一次前往日本和山口组首领谈完会议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穿越的是的世界!嘿嘿,小哀我来了~(~ ̄▽ ̄)~!————————我叫灰原哀,原名
心跳旋律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