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革命者们于是创造出“M族国家”这一概念,让士兵们为了M族和国家去打仗,近现代M族主义由此兴起,强化,并不断冲击旧有秩序。
而M族叙事,恰恰点中了民众的兴奋点,让每个人都自以为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自然不是封建军队可比的。
但同时,狭隘的M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多M族国家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位于欧洲和近东的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随着M族主义的蔓延,纷纷解体灭亡,广阔的领土碎成一地的马赛克。
位于远东的中国,M族主义的兴起要晚几十年,始于清末的外敌入侵,发展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统一M族战线时达到高潮。
此时的满清,仍处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时代。满人的思想内核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况且满清统治阶层的利益,通过科举、授官分权、利益共享等方式,与汉人士大夫、富豪乡绅的利益深度绑定,早已形成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这并非一句“驱逐鞑虏”就能解决的。
事实上,在原本历史中,太平天国发布《太平天国义军奉天讨清檄文》,从M族主义、政治腐败、民生艰难等角度,将满清骂得狗血淋头。
曾国藩当即发布《讨粤匪文》反驳,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宗教信仰、社会稳定等角度,对太平天国进行了猛烈抨击。
从事后的反响来看,曾国藩的《讨粤匪文》获得的支持更多,尤其是在士大夫群体中。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灭亡,都未获得哪怕一名有影响力的传统士大夫的支持,一名清廷高官的降服。
就像他和岑毓英,虽是同乡同族,但岑毓英是土司之后,他是贫民之子,双方在战场上相遇,同样玩命搏杀,毫无怜悯。
这就是现实,残酷而真实。
后世网文那种鼓吹狂热M族主义的套路,不过是利用读者的心态,来收割自己的利益罢了。
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最多只有半文钱关系,多加半文都算溢价了。
故此萧云骧自穿越起,就放弃了太平天国那种狭隘的M族主义,开始从阶层入手,去发动、唤起、引领底层劳苦大众,凝聚人心。
但他并未完全放弃M族主义,而是基于中国的现实,打造一个大的M族主义——中华M族。
对于岑毓英,他不像当初对待竿军高层那样,公审后杀掉。这只能说明萧云骧开始摆脱了穿越初期的青涩,逐渐像一个讨厌的政治生物去思考问题了。
从岑毓英处回来后,萧云骧独自在房间内思考。
待到午饭时分,他已是思路清晰,脑中一片清明,再无挂碍,不再将岑毓英之事放在心上。
吃过午饭,他便去查看清军俘虏的改造进展。
清军俘虏营的校场上,正在上演西军新戏《秀秀》。校场南面的阅兵台,此时成了新戏的表演舞台。
校场北面边缘,有一个用几个炮弹箱子临时搭建的简单台子,萧云骧和李竹青坐在炮弹箱上,观察现场清军俘虏的反应。
舞台上,《秀秀》演到了最后剧情,龙半生死在西王怀里,西王垂泪之际,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鼓动人心的演说。
看着剧中慷慨激昂的西王,萧云骧尴尬得恨不得用脚趾头,在地上抠出一套三室两厅出来。
“李兄,我记得当时龙半生是死在担架上的,况且我也没掉眼泪,更没有那番煽动人心的言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