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西军势如破竹,横扫四川东部。西王府长史曾水源,即刻差遣西王府官吏,接管西军攻占之地。
并在赖文光新兵旅协同下,于广大农村地区轰轰烈烈开展土地G命行动。即依西王府政令,打击大量占地地主。
对于愿配合西王府土地政策的地主,西王府按当地人均土地平均数,为其留存土地。若地主不愿,赖文光的新兵旅便有了练手契机。
毕竟,土豪地主的院墙再高再厚,也难敌西军在重庆新铸火炮的轰击。
若真挡住了,攻城营老兵们便可教新兵如何挖掘攻城地道,如何炸塌院墙了。
四川省本就地少人多,东部尤是如此。
土地,对农耕民族而言,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分到土地的穷苦百姓,为守护自身所得,参加西军的热情空前高涨。
西军顺势在乡村发展不脱产的民兵、半脱产的自卫队,作为正规军的补充力量;
同时大力发展同心会会员,使其成为基层骨干。
彭玉麟以西军军师、西王府督查局局长、同心会掌书记之身份,同时巡查各地军队、民政、会务,处理违规违纪之事。
正当西军与西王府忙得不可开交时,身为元首的萧云骧,却拉着李竹青,前往重庆城找洋和尚去了。
---------------
卡尔·费迪南德·奥古斯特·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汉名郭实腊或谷堂,乃德意志新教传教士,亦是着名的汉学家与旅行家。
1803 年,郭实腊生于普鲁士的一个牧师家庭,深受宗教感召,年轻时便立志成为传教士。1827 年,他加入荷兰传道会,旋即前往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接受培训。
1831 年,郭实腊辗转至澳门,本欲在此传教,却发觉葡萄牙政府对新教怀有敌意,传教活动受限。
鉴于澳门活动空间有限,郭实腊采用“假扮华人”之法,以商人或医生身份深入中国内地,足迹遍布东南沿海多个省份,甚至一度北抵黄河沿岸。
旅途中,郭实腊详细记录沿途风土民情、社会状况、自然景观,这些记录日后整理成一系列游记,为西方提供了宝贵信息。
1832 年,郭实腊在澳门创办首份面向华人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旨在传播基督教教义,介绍西方知识。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郭实腊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战事观察员,又充当英军与中国官员的中间人,还协助英军护送物资,甚至收取费用为鸦片贩子充当翻译。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郭实腊作为英方三名翻译之一,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历史时刻。
他一生着述多达 80 余种,涵盖德文、中文、日文、暹罗文等语种,内容繁杂,有关中国的就有 61 种。
诸如《中国简史》(A Sketch of Chinese History,1834)、《开放的中国》(China Opened,1838)、《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1831、1832、1833 年)》等,从多个角度向西方介绍中国历史。
同时,他极为重视对中国人的教育,尤其关注女子教育。
他信奉一句古老格言:教育母亲,你就教育了一个民族。在他带动下,其夫人曾开办女子学校,这成为传教士开办女校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