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和亲公主之北狄》最新章节。
金銮殿的风波过去三天,萧承煜才得空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喘口气。他摸着腰间的狼首银铃,听着阿史那云正跟太仆寺的马夫吵架——原因是对方想给追风换上绣着牡丹的马具,被她拎着狼首匕首追得满院子跑。
\"陛下您瞧!\"阿史那云拎着半幅牡丹鞍垫冲过来,鬓角的珊瑚珠上还沾着马料,\"他们非要把追风打扮成病歪歪的中原马,这跟给狼套上金丝笼有啥区别?\"说着把鞍垫往石桌上一甩,狼首银铃撞得茶盏叮当响,\"依云儿看,该让太仆寺的人去北狄住半年,学学怎么跟马儿说人话!\"
萧承煜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忽然想起今早朝堂上,她直接把北狄的狼图腾旗挂在蟠龙柱旁边,气得御史中丞胡子都翘起来了。他倒了杯马奶酒推过去:\"别气了,明日我让鸿胪寺把盟约刻在石碑上,狼首和蟠龙并排刻,谁再啰嗦就罚他去给追风梳鬃毛。\"
阿史那云眼睛一亮,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木雕——是用狼首匕首削的蟠龙,龙爪底下还踩着朵狼毒花:\"早知道陛下会这么说!你看,我连盟旗的纹样都想好了,狼爪子和龙爪子交握着,就像咱们在冷宫里发现的残卷那样。\"
凉亭外忽然传来通报,说北狄王庭的使者到了。阿史那云蹦起来时撞翻了石凳,珊瑚珠串扫过萧承煜的手背:\"肯定是姐姐派来的!说不定还带了漠北的奶酪和狼首箭簇呢!\"说着拽着他就往殿里跑,追风的嘶鸣声恰好从宫墙外传进来,像是在给他们助兴。
正殿里,阿史那琪正跟个戴狼首面具的使者说话,看见阿史那云拽着萧承煜冲进来,眼角的朱砂记轻轻一跳。使者摘下面具,竟是个梳着北狄双辫的少女,腰间挂着跟阿史那云同款的银铃,只不过铃铛上刻着的是成年狼首。
\"云儿妹妹,\"少女笑着递过羊皮卷,\"我家君上让我给你带句话——'狼崽子要是被金丝笼困住了,姐姐的弓弦随时等着射穿穹顶'。\"她忽然看向萧承煜,眼里闪过狡黠,\"不过现在看来,蟠龙倒是自己撞开笼子了。\"
萧承煜接过羊皮卷,发现是北狄新君阿史那绫的国书,落款处盖着狼首印泥,旁边还画着半条蟠龙。阿史那云凑过来,指尖划过国书上的狼文:\"姐姐说,她已经在阴山脚下搭了盟会的帐篷,等着咱们把双玉佩埋进分界碑呢!\"
正说着,苏挽月抱着叠文书进来,裙摆上绣着的狼首纹比上次更显眼。她朝阿史那云点点头,把文书摊开:\"陛下,这是臣整理的太祖朝旧档,里面还有三皇子当年草拟的《狼龙共生诏》。\"说着指了指角落的小楷,\"您看,三皇子早就说过,'龙首望北,狼首朝南,共饮一江水,同踏一方土'。\"
阿史那云忽然想起冷宫里的石墙,想起三皇子刻下的歪扭字迹。她摸出狼首匕首,在盟会的羊皮卷上划破指尖,鲜血滴在狼首和蟠龙之间:\"二十年前没能埋下的血盟,咱们今天补上!\"
萧承煜看着她掌心的血珠,忽然想起祭天那日她滴在《王会图》上的血。他掏出双玉佩,让狼首和蟠龙的纹路紧紧相贴,然后用自己的血染红玉佩相接的地方——就像太祖皇帝和北狄大可汗当年做的那样。
殿外忽然下起太阳雨,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殿中悬挂的狼首旗和蟠龙旗上。阿史那云望着两种旗帜在风中交缠,忽然拽着萧承煜的袖子笑出声:\"你说,等咱们把盟碑立在阴山,草原的狼和金銮殿的龙,是不是就能一起在蓝天下跑了?\"
萧承煜望着她发间跳动的阳光,忽然觉得这三个月来的血与火,都比不上此刻她眼中的星光耀眼。他忽然想起三皇子在冷宫里刻的最后一句:\"狼龙共辇之日,天下无藩篱\"——原来这句话,从来不是预言,而是他们一步一步踩出来的路。
是夜,萧承煜站在太极殿的蟠龙藻井下,看着阿史那云趴在案头给姐姐写回信。她用珊瑚珠串当镇纸,狼首匕首搁在蟠龙纹的信纸上,笔尖划过之处,北狄文和中原字歪歪扭扭地缠在一起,像极了他们纠缠不清的命运。
\"陛下,\"阿史那云忽然举着信纸蹦起来,珊瑚珠串扫过她新画的狼龙共辇图,\"我跟姐姐说,下次带北狄的小狼崽来大周,让他们跟你的蟠龙卫学骑射!\"她忽然凑近,鼻尖沾着墨点,\"你说,将来咱们的孩子,该学狼啸还是学龙吟呢?\"
萧承煜耳尖发烫,慌忙转身看殿外的星空。可嘴角的笑怎么都压不住——原来真正的共生,从来不是谁征服谁,而是像此刻的星光,草原的星和中原的星,终究会在同一片天空下,亮得不分彼此。
而远处的阴山脚下,阿史那绫望着南方腾起的火光,忽然松开了按在狼首剑柄上的手。她摸出妹妹送来的珊瑚珠,上面系着片染血的盟书残页,狼首和蟠龙的纹样在火光中明明灭灭。帐外传来幼狼的啼叫,混着大周使者的马蹄声,竟像首从未听过的安魂曲——那是狼与龙共同谱写的,关于自由与共生的,永不褪色的传说。
慈宁宫的檀香比往日淡了许多,太后盯着案头的蟠龙纹香炉,忽然发现炉盖上的鳞纹缺了片——是被阿史那云的狼首匕首磕掉的,就在金銮殿逼她还政的那日。她摸着袖口藏着的狼首残锦,那是二十年前从三皇子身上搜出的,如今锦缎边缘的血渍,竟与新刻的盟碑上的血迹相似。
\"太后,冷宫的狼首杯...要收进库房吗?\"琳琅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太后望着窗外飘落的柳花,忽然想起今早经过太极殿,看见阿史那云正把狼首旗系在蟠龙柱上,珊瑚珠串在龙鳞间晃成细碎的虹。
\"不必。\"她忽然起身,翟衣上的珠翠已摘得只剩简单的玉簪,\"去把《王会图》摹本拿来。\"指尖划过画卷上蟠龙望北的眼瞳,忽然发现龙爪下的狼图腾被人用朱砂描过,狼首的方向,正是北狄王庭的位置。
冷宫的铜锁打开时,太后望着神龛上蒙尘的狼首杯,终于看见底座的小字\"狼心锁龙鳞\"。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三皇子曾跪在她面前劝谏:\"母后,太祖与北狄的盟约是血写的,龙若没了狼的守望,鳞甲再亮也是空壳。\"当时她只当这是疯话,如今却在石墙上的狼龙图里,看见他用匕首刻下的执念。
\"原来你早就看懂了。\"她对着斑驳的石墙低语,指尖抚过三皇子刻的\"狼龙共生\",\"可我总怕江山变色,怕这金銮殿的规矩被草原的风掀翻。\"
琳琅捧着《王会图》进来,太后忽然指着蟠龙的眼睛:\"太祖的龙从来不是孤家寡人,它望着北方,是在等狼的呼应。\"她将狼首残锦放在狼首杯旁,锦缎上的血渍与杯底的小字重叠,\"去告诉皇帝,盟碑上的狼龙纹,就按三皇子刻的样子凿——龙爪护着狼首,狼眼望着龙鳞。\"
暮色漫过冷宫时,太后望着石墙上狼与龙的影子交叠,忽然明白自己囚禁的从来不是权力,而是恐惧。当蟠龙与狼的血迹在盟碑上相融,她终于敢承认:真正的天下大统,从不是金丝笼里的唯我独尊,而是像太祖皇帝画的那样,龙首与狼首共同望向更辽阔的天地。
\"走吧,\"她转身时,鬓边的玉簪闪过微光,\"去看看新刻的盟碑,听说上面的狼龙纹,是用两国君主的血染红的。\"路过石墙时,她忽然伸手触碰三皇子刻的狼爪,冰凉的石面传来些许温度,像在回应二十年前的那句\"母后,莫让檀香迷了眼\"。
原来有些传承,终将穿透时光的雾霭。当太后踏出冷宫时,殿角的狼首银铃与蟠龙玉佩正被夜风掀起,清响交织成歌——那是属于整个天下的,关于共生与自由的,永不落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