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最新章节。
这样一来,即使曹操声称其军队拥有百万之众实际却不过四五十万人,若南侵的话也将大大减少兵力优势。
“你真的相信,寇封会有这么大的胆量带着军队直奔襄阳?还有如此坚定的信心以为蒯越必定会助寇封并联手行动吗?”
闻诸葛亮此问,庞统微微笑起答曰:“我知汝善于民政,主张行事规整,避免风险,然吾生性喜欢冒险。”
“通过审视自初次相遇至今寇封所有的征战历史发现,他往往以冒险着称,故吾决意向其效力。”
“因而我相信,假使我是寇封,定会亲自带领兵队向北进军,先摧毁夏侯惇的防线!”
听完庞统的慷慨陈词,诸葛亮再次摇头表示不以为然:
“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不过也恰恰是你当初不愿与我对立的主要原因——不仅仅他身边已经有了不少智谋之士,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性格和我并不相合。”
“我更倾向服务于一位较为保守谨慎的主公,而不是像寇封那样敢于冒险的人。”
庞统自然理解孔明的想法,并没有点破这一点:“孔明,过于慎重有时也会错失许多良机,若非寇封敢于承担风险,他也早被刘备所杀。”
“现在再纠结于此也没意义,既然已经跟随了我这条‘船’,我们就一起来考虑如何应对那十万曹兵。”
“这将是我们的第一场为寇封立功之战,必须计划得周全才行!”
见庞统如此坚持,诸葛亮不禁苦笑着回应:
“你真是不讲道理,为什么总认为出谋策划是我的职责,而不是你自己想办法?”
两人在互相调笑间,很快便到达了襄阳城门外,但是却遭到荆州士兵的阻拦。
见到此情此景,诸葛亮礼貌地向城墙上的将士问候道:
“请替我通传一声,南阳诸葛亮特来拜访征南将军。”
之所以没有提及庞统的名字,则是因为他有意为之——两人都欲投诚给寇封的消息若是泄露出去,可能会迅速改变当前局势,不必过分招摇。
听完诸葛亮的要求,守城将领随即派人报告寇封。
出于安全考虑,他还特别下令士兵们将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团团围住,防止消息走漏。
倘若寇封不愿见这两人,届时只需直接处决,这样既能避免消息泄露,也能防止夏侯惇有所准备!
看到此言,诸葛亮与庞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随即微笑起来。
紧接着,诸葛亮略带戏谑地说:
“看看你,非得把我拖到这里来,现在我们倒好,被人误认为是 ** 了,唉,真是无处诉冤屈啊!”
对于诸葛亮的调侃,庞统却显得不以为意:
“孔明,这不像是从前的你啊。
怎么这一路上来投靠寇封,你就开始这么多嘴了?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
此言虽是无心之语,但诸葛亮心中却生出别样的感触。
一时间,他连自己都不明白,是否仅仅因为“寇封”
这个名号,而对他心生排斥?
或者是因为只有寇封窥透了自己所设想的‘三分天下’格局,让他倍感难堪?即便是诸葛亮本人也无法确定这一切的答案。
然而,庞统的话触动了心弦,诸葛亮摇摇头自我反省道:
“孔明啊,孔明,你往日学习的是即使泰山在眼前崩溃也不改神色的镇定心性到哪去了?日后务必学会收敛自尊,减少急躁。”
另一方面,正当寇封步入襄阳城内,准备与蒯越商讨不声不响地消灭夏侯惇十万人马的具体计划时——
突有消息传来,襄阳的防守将领禀告称城外有两个文官求见南征将军。
听到这,寇封的神情瞬间变得严肃,心中思索:
“前往襄阳的计划,知晓此事的只有我的几个亲信、刘琮及蒯越等寥寥数人。
其他的人是如何得知这信息的?”
“而且竟然是两位文官…”
思及此处,寇封心底杀气暗涌,旋即询问那报告的将军:“他们有没有留名?叫什么?”
回应他的将军立即行了个礼,回答得十分认真:
“回报征南将军,那二人之中有一人自称是南阳诸葛孔明,另外一位身份不明。”
一听说“南阳诸葛孔明”
这五个字,寇封几乎本能地产生怀疑。
在他看来,这样一个享有卧龙盛誉的顶尖谋士,不大可能主动加入他的阵营。
这实在不合常理。
根据历史记载,即使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方才答应出仕。
事实上,在寇封来到这个时代之初,徐庶确实提到过向刘备推荐邀请诸葛亮一事。
但是由于当时刘备正忙于铲除寇封的事宜——恰逢刘禅的诞生,此事也就拖延下来了。
假如事情按计划进行,如今的情景可能会截然不同!
况且,寇封与诸葛亮之间并无实质性联系,为什么他会有意愿投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