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第73章 茶里茶气(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最新章节。

老侯爷对这么一个授以承直郎的六品小官,自是没什么太大兴趣的,而王家的事情,答应的婚宴自然会去,可让他在府里等着看已故王太师女儿,却就不必了。

正好又有人邀他过府吃酒,便干脆让着顾鹤自己招待就行。

因为有女眷的缘故,顾鹤就又把芸娘给拉上了。

盛府老太太今日是没有来的,因此倒也不用开府迎接,自有下人在府外等着。

盛家众人跟随下人步入侯府,刚一进府,众人便被侯府的富贵气象深深震撼。

只见侯府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砖一瓦都透露着不凡,每一处都在诉说着侯府的显赫。

品兰年纪最小,性子也最直,瞪大了眼睛四处张望后,忍不住感叹道:“原以为咱们昨日住的宅子已经够好了,没想到侯府竟然还能漂亮成这样!这简直就像是天上的宫殿一样。”

引路下人听了这话,脸上不由勾起一抹自豪的笑容:“这里顶多算是精致罢了,真论上富丽堂皇,还要数襄阳的那处侯府。”

听到下人这话,引得盛竑等一众人无言,这里就已经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地方,襄阳侯府又会是怎么样的所在。

盛维如今越发觉得,自己今日带的这些东西,似乎是有些拿不出手来,可到了这也没其他办法了。

芸娘来汴京这么多年,跟着平宁郡主和小秦大娘子着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这待人接物已经是足以让人放心。

再加上就王大娘子的性子,也好应付着,李氏就更不用担心。

因此在得知众人即将抵达,顾鹤便也起身在堂前迎接,就顾鹤一个人,自是不用介绍。

盛长梧却是要给顾鹤,来介绍盛维,以及自家母亲,以及淑兰、品兰两个小姑娘。

怎么说呢,品兰此时是真就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而淑兰却是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模样。

双方见过礼后,顾鹤便说道:“今日父亲有公务在身,并不在府中,母亲已经命人在内院摆了席面,两位大娘子可以带着姑娘们过去闲聊。”

王大娘子和李氏自然也不会有意见,跟着引路的侍女便走了。

要说这大宋,最让人羡慕的女子有谁,芸娘绝对算得上是一个。

以平民之女的身份登堂入室,成为了侯府的正牌大娘子,还早早就得了诰命。

王大娘子和李氏早先听闻时,何尝不是满心满眼的羡慕,现在能有机会见到正主,心里还是有一些期待的。

顾鹤则是在外面招呼着盛竑等一众男客,领着他们到庆余堂落座。

今日主场是盛维一家的:“感谢小侯爷对长梧的提携,这等恩情我家没齿难忘。”

顾鹤谦虚道:“这话言重了,我与长梧兄算是一见如故,而且本来也没出太多力气。

更何况,我刚听闻您还带了厚礼前来,实在是有些太客气了。”

盛维连忙摆手,诚恳地说道:“那不一样,小侯爷出的一份力,却可能是我家出百分力也无法办到的,日后若是小侯爷但有所求,我家必竭尽全力。”

顾鹤笑道:“若是这样的话,那倒还真有一事,等过后再详谈吧。”

听到这话,盛维自是想起了之前,盛长梧跟他讲过生意的事。

可盛竑不知道呀,那好奇心蹭的就起来了,只是此时又不好直接问。

顾鹤自然不会厚此薄彼,与盛维交谈完毕后,便转身与盛竑打起招呼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