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102章 产业发展(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未时初(13:00)·浙江兴业银行

兄弟二人及仆人分别乘坐黄包车一路匆匆急行。

进入银行后直接询问工作人员,寻找周作民买办。

工作人员将荣氏兄弟迎往会客室接待,各自呈上上好的茶水。

工作人员离开后,荣德生看着这装修很不一般的会客室。感叹的对着阿兄说道,这样的装修风格,真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呢!

荣宗敬坐在会客沙发上,只是微微一笑不语。

少顷,周作民很高兴的进了会客室,几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荣氏兄弟二位老板会屈尊到我这小小的银行来。

荣宗敬却说,周老板是三番几次的想约见我们兄弟俩吗?怎么?今日我们兄弟俩亲自登门拜访,不欢迎吗?

周老板走进会客室沙发坐下,笑着说道,怎么会呢?两位荣老板光临寒舍,周某自然是无比欣喜,热烈欢迎了。

荣德生见此便说道,如此,我们兄弟俩此番登门也是想见见周老板是有何事相邀?

周老板却起身踱步到办公桌前,笑着看向荣氏兄弟,两位荣老板难道真不知道周某的诉求吗?

当即周老板起身在会客室书架上取出一份资料,缓步悠悠走向荣氏兄弟。

将取出的资料放在荣氏兄弟生前的会客桌上。

周老板示意荣氏兄弟,可以看一看。自己则坐回沙发上,若无其事的等着。

会客室里飘着龙井的清香,不知过了多久,荣氏兄弟看完资料。

买办周作民指着桌上的资产负债表:“荣氏兄弟若要盘下闸北的恒昌纱厂,尚缺二十万两股本。我行可做保,发行优先股,年息七厘如何?”

荣宗敬摩挲着紫砂壶,目光扫过荣德生微笑着对周老板说道,去年因抢购汉口棉花,账上的现银已去了大半,此时正是需要银号助力的时候。

“周先生可知,”荣德生忽然开口,“去年沪上纱厂每包纱能赚十五两,今年洋纱跌价,每包只余三两。”

荣德生轻轻吹了口茶水说道,“但我们看中的是闸北的码头用地,待沪宁铁路支线修通,原料进仓能省三成脚力。”

荣宗敬接过话头:“七厘利息太高,还要我们以面粉厂的栈单做抵押。”这条件太过了。

周老板这么做?想要什么我们兄弟二人心中有数。

周老板听到如此回答笑得十分张扬,对荣氏兄弟说道,那到如今你们还有别的法子吗?

是你们的改革颇见成效,如今的纱厂与面粉厂收益大幅增加,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急剧增加。

那你们改革所需的资金和增加新式机器的成本,及扩建厂房,新建厂房需要的资金是没那么容易能够融资到。

荣氏兄弟二人冷静对视一番,荣德生抱拳对周老板说道,如此条件,我们兄弟二人确实难以接受。

若是周先生愿意贷款5厘利息,我等尚能接受,还望周先生自己先考虑考虑。

在下与兄长这就告辞了。说着荣氏兄弟便起身离开会客室。

途留周老板在会客室内独坐,周老板笑着对荣氏兄弟道,那二位先行回去。你们也好生商量商量。

荣氏兄弟二人出了银行,荣德生便道,这周作民不安好心,想借着咱们厂缺少资金,趁机入股。

荣宗敬却微微点头,放心,放心。咱们先回家去吧。

申时三刻(16:30)·老宅后园

紫藤花架下,宗敬的长子鸿元正跟着账房先生学打算盘,见父亲回来,忙递上温热的金银花茶。

荣德生的次子尔仁蹲在石桌边,用面团捏着小轮船。

尔仁见伯父与父亲进来,奶声奶气地喊:“爹爹说,等造了大轮船,就能自己运棉花了!”

荣宗敬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目光落在石桌上的《实业计划书》草稿。

那是德生昨夜写的,提议在汉口设分厂,旁批里画着长江航线的标记。

忽然听见前院传来汽车喇叭声,仆人进来说道是招商局的赵先生派人送来了江轮时刻表。

荣德生接过信封,对荣宗敬说:“阿兄,明日我去无锡看新购的桑田,你留在沪上,盯着恒昌纱厂的盘账。”

荣宗敬望着西斜的太阳,想起今早码头看见的学生发起抵制洋货运动。

那些年轻人举着的木牌上,“荣记面粉”的字样被画在了“国货”二字旁边。

便胸有成竹的道,阿弟,你去吧。这边的事我顾得过来。

荣氏兄弟二人进入书房,仔细的盘算了一番账目,再仔细的对策了一下下一步步骤。

荣德生手揉揉太阳穴,对阿兄说道,若非有那10万两银子应急,如今还不知是否着了那周老板的道?

酉时正(18:00)·膳堂

红木圆桌上摆着糟钵斗、油焖笋和莼菜银鱼羹。

荣宗敬给荣德生斟了半盏黄酒:“刚才在银行遇见穆藕初,他说在办植棉改良社,要从美国引进脱字棉种。”

荣德生夹起一筷银鱼:“倒是该派人去美国看看,去年沪江大学的传教士说,他们的轧花机比印度的省三成劳力。”

是啊,要多看看西洋各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及劳动器械。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头更初响。

鸿元捧着账本进来,说闸北纱厂的工头来报,新招的女工里有几个是天足会的会员,不愿缠足。

荣德生放下酒杯:“天足好,缠了足站不稳,怎么踩纺纱机?明日让账房给放足的女工每月多发半斗米。”

戌时初(19:00)·书房

铜台灯的光晕里,荣宗敬和荣德生对着铺满桌面的厂区图纸,用红笔圈画着生产车间,储存车间以及消防通道。

荣德生忽然指着图纸角落:“这里该建个职工夜校,就像无锡茂新厂那样,让学徒们晚上学识字、算术。”

荣宗敬吹了吹砚台里的浮灰,提起狼毫:“好,明日让建筑师加进去。”

那茂新厂的学徒提高了这些知识,在织布纺纱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提出不不少新的想法。

不多时窗外飘起了细蒙蒙的夜露,远处工厂的汽笛声穿过苏州河,惊飞了檐角的宿鸟。

荣德生翻开日记本,用小楷写下:“购恒昌纱厂事,已与兴业银行商谈贷款事宜。明日赴无锡,查桑田虫害。”

笔尖悬在纸上,又添了句:“夜与阿兄议,拟在厂内设育婴堂,女工可携幼童进厂,雇老妪看管。”

更夫的梆子声渐远,子时将至。

荣宗敬吹灭油灯,听见荣德生在隔壁厢房铺开被褥的窸窣声——自父亲去世后,兄弟俩分了家,却仍习惯住在同一宅院里,隔着重檐,能听见彼此的算盘声、读书声,以及深夜里讨论账目的低语。

这是民国元年的暮春,黄浦江的潮水正在上涨,将载着棉包与面粉的货船推向更广阔的江面。

荣氏兄弟案头的账本上,墨迹未干的数字在月光下微微发亮,如同他们心中未竟的实业蓝图,正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一笔一画地铺展开来。

实业资本发展是艰难的,也是激扬创新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
三国之冠军侯
三国之冠军侯
关于三国之冠军侯:东汉末年,天下风云莫测,并州商贾宁家,公子宁仪剑指天下,天下尽知宁侯名,骁骑勇将世无双。冠军侯在世,白袍黑枪宁子岚。
偏意
帝君逃荒记
帝君逃荒记
现代外卖小哥林磊重生了,重生到了父母早逝同名同姓的林磊身上,同时隔壁老李家终于迎来了他们家三代以来的第一个小丫头。更可笑的是上午重生下午就开始逃荒,于是一个孤儿开始跟着隔壁一家开始逃荒,不过让他惊讶的是逃荒路上隔壁一家有鱼有肉。别人逃荒不饿死也只剩一层皮,他们逃荒非但没有变瘦,还个个吃的圆润饱满。一路坎坷终于逃到京城脚下。直到有一天,宫里来人宣旨封他做京城逍遥王这一刻他懵了!原来那个瞎子算命是真
小矢崎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在老朱手下干活,本着摸鱼的心态,谁知实力不允许,这官越做越大。战战兢兢中,郑雄鼓起勇气上了奏章。“臣,乞骸骨老朱“哥屋恩
郑家老二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关于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当代三国爱好者,重点大学理工科大学生高凡无意间穿越三国,竟然回到诸葛亮南征时期。刚刚穿越就当了诸葛亮的俘虏?果断投降。作为先锋出生入死打南蛮。自己当前锋出生入死总算是有机会参与北伐,而且,任务是守街亭。守住街亭获封亭侯,结果任务是被派回成都去收税,我可是大汉历史上少有的专门收税的侯爷。制火药,印刷术,办义务教育,诸葛亮将历史的接力棒传给了他,他能否在这个新世界中打拼
梨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