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载沣神色一凛,挺直腰杆,双手抱拳行礼道:“皇太后放心,本王定不辱使命。此后到西方各国银行进行打探,详细了解他们保障资产安全的方案、应对风险的策略,以及能给予咱们的利益承诺。”
“先充分试探,绝不贸然决定,等摸清底细,再回来与太后和皇上商议。”
说罢,醇亲王载沣微微抬头,目光坚定,透露出十足的决心。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而又热烈。整整一日,殿中三人就皇室未来布局展开了漫长而深入的探讨,案几上的茶盏空了又满,满了又空,精致的点心也早已没了热气。
起初,谈及入股荣氏兄弟股份时,大家各抒己见。隆裕皇太后神色忧虑,担心投资打了水漂,毕竟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便血本无归;
凌霄则着眼荣氏企业的发展潜力,认为这是皇室涉足新兴实业、积累财富的绝佳契机;
醇亲王沉吟许久,表示深入考察过荣氏兄弟的经营能力与企业规划,这才敲定入股的细节。
在清理皇庄确认地产环节,三人围绕着如何精准清查、防止资产流失争论不休。
凌霄提出向洋行聘请得力人手,实地丈量、核对账目;
醇亲王建议丈量土地核准地契时要对进行合作的民国政府官员一定打点;
隆裕皇太后则强调务必安抚好庄中佃户,避免引发事端。
选定地址建设工厂时,醇亲王详细分析了各地的交通、资源和人力优势;以及关注政策环境和地方治安;
凌霄建议顺便清理皇庄,利用皇庄土地减少投资资本。
隆裕皇太后则更在意工厂对皇室声誉的影响。一番权衡,总算圈定了几个备选地址。
关于选定皇室代理人,三人慎之又慎。隆裕皇太后主张选拔有胆识、懂时务的年轻宗室;
醇亲王听从凌霄建议从旧臣中挑选,看重其对皇室的忠诚度;最终选定了旧文臣官僚郑孝胥。
至于运送宝物、贩卖及存放,这是最为关键也最为棘手的部分。
三人反复推演运送路线,探讨伪装方式,商议贩卖渠道和时机,以及资产存放的最佳方案。
经过无数次的假设与论证,终于有了基本可行的计划。
当太阳升起许久的光晖透过窗棂洒在养心殿内,三人皆面色疲惫却难掩欣慰。诸事章程商议既定。
隆裕皇太后缓缓开口,声音略带沙哑却满含期许:“今日所议,关乎皇室兴衰,务必稳步推进,不可有一丝差池。”
凌霄和醇亲王赶忙起身,单膝跪地,郑重领命,深知前路漫漫,责任重于泰山。
隆裕皇太后急切的说道,皇帝与醇亲王快快起来。如今章程商定,哀家心头总算是卸了一口气。
凌霄起身后向前一步,神色凝重且带着几分决然,看向醇亲王说道。
“醇亲王,如今诸事渐有眉目,还有一事刻不容缓,那便是整顿内宫。内务府管辖的太医院、御膳房,以及负责宫廷采买和维修的人员,长久以来弊病丛生。”
“太医院关乎皇室成员的康健,却可能存在庸医误人、药材以次充好之事;御膳房掌管饮食,奢靡浪费、中饱私囊现象或许不少;宫廷采买与维修更是贪腐重灾区,采购物品价格虚高,维修工程偷工减料。”
隆裕皇太后微微颔首,神色忧虑,接着说道:“这些乱象若不整治,皇室不仅损失钱财,更危及自身安危。醇亲王载沣,此事便交予你去办,务必彻查其中腐败渎职行为,裁汰庸劣之人,换上可靠、清廉之士,重塑内宫秩序。”
凌霄前世看过一些关于溥仪宫廷健康生活的记录,若非太医院的太医和内务府守旧官员阻止西医,溥仪也不至于戴眼镜。
醇亲王载沣的大女儿,溥仪的妹妹也不至于因为一个急性阑尾炎便死去。
醇亲王神色一凛,挺直腰杆,双手抱拳行礼道:“皇太后与殿下放心,本王定当全力以赴。臣会组建得力清查小组,深入各部门彻查账目、核查人员,绝不姑息任何贪腐渎职行径,定还内宫一片清明,不负太后与殿下所托。”
说罢,醇亲王目光坚定,透露出十足的决心。
隆裕皇太后听闻醇亲王坚定的回应,微微颔首,脸上忧虑之色却仍未消散。
隆裕皇太后稍作思忖,旋即转头,对着养心殿暖阁外,轻声却又带着几分威严的唤道:“小李子。”
不多时,脚步声由远及近,总管太监李公公佝偻着身子,一路小跑进来,在殿中站定,抬手便是一个利落的请安:“老奴给太后请安,太后万安。”
隆裕太后神色凝重,抬眸看向李公公,缓声道:“小李子,你即刻前往内务府,传哀家的口谕,让内务府总管速速来养心殿觐见,不得有误。”
李公公忙应了声“嗻”,脸上虽不动声色,心里却明白,怕是内宫整顿一事要正式拉开帷幕了,这一趟差事可不简单。
总管太监李公公不敢有丝毫懈怠,转身快步走出养心殿,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
太监总管眯了眯眼,脚下步子愈发急促,一路小跑出宫,往内务府方向赶去,那背影在日光下拉得老长,带着几分奉命行事的紧迫感 。
李公公离去的脚步声渐远,养心殿内一时安静下来。醇亲王载沣望着太后忧虑未散的面容,心中责任感愈发沉重。
醇亲王深吸一口气,转身稳步走向书案。
书案上笔墨早已备好,宣纸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载沣撩起袍角,稳稳坐下,伸手握住毛笔,略作思索,笔尖便落在纸上,开始奋笔疾书。
醇亲王载沣下笔有力,字迹刚劲而不失工整。
随着笔锋游走,今日关于整顿内宫事宜的讨论要点,如太医院的庸医与药材问题、御膳房的奢靡贪腐、宫廷采买和维修的重重弊病,以及太后的旨意、自己的承诺与初步计划,都被他清晰且有条理地逐条记录在空白奏折上。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醇亲王载沣专注的面庞上,映出醇亲王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
醇亲王载沣时而微微停顿,像是在脑海中再次梳理细节;时而加快书写速度,墨汁在纸上晕染开,承载着载沣对整顿内宫的决心和期待。
在这方小小的书案前,醇亲王载沣以文字为刃,为即将开启的整顿行动打下坚实基础,一心只为不辜负太后所托,还内宫一片清明。
此时内务府,日头高悬,暑气也随之攀升,蝉鸣在殿外的树梢此起彼伏。
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身着朝服,神色略显焦急,在内务府值房外的回廊上来回踱步。他不时抬眼望向养心殿的殿门,手中的折扇开合频繁,却扇不散他满心的忧虑与好奇。
马佳绍英心里清楚,醇亲王载沣今日进宫,绝非寻常。往常载沣入宫,多是商议军国大事,而近来内宫风波暗涌,各种贪腐流言不绝于耳,他隐隐猜到,此番怕是与内宫整顿脱不了干系。
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的目光在殿门与自己的脚尖来回游移,脑海中不断闪过内务府里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账目。
马佳绍英深知,内务府这些年积弊已久,若是真要彻查整顿,必然会牵扯众多。
自己身为内务府大臣,虽未参与那些太过出格的贪腐之事,但底下人的行径,自己多少也有所纵容。
想到这儿,马佳绍英的脚步顿住,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抬手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
马佳绍英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若真的开始整顿,自己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在这场风波中保全自己,同时也让内务府能平稳过渡。
又等了片刻,马佳绍英实在按捺不住,继续在回廊上徘徊,那身影在日光下拉得长长的,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
日头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将紫禁城的琉璃瓦照得熠熠生辉。
太监总管李公公身着一袭黑色蟒纹长袍,手持拂尘,神色庄重,迈着细碎而急促的步伐,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内务府行进。
刚踏入内务府的院门,李公公便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接旨!”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惊起一阵飞鸟。
彼时马佳绍英还在廊下忐忑踱步,听到传唤,身子猛地一僵,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强装镇定,整理了一下朝服,疾步迎了出来。
马佳绍英见到李公公,他立刻拱手行礼,满脸堆笑:“李公公,许久不见,今日怎得亲自来了?”
李公公微微抬了抬下巴,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马佳大人,太后和醇亲王殿下正在养心殿等着您呢,有要事相商,您快随咱家走一趟吧,可别误了时辰。”
说罢,眼神意味深长地在马佳绍英脸上扫了一圈。
马佳绍英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忙不迭点头:“是是是,有劳公公等候,下官这就随您去。”
马佳绍英一边暗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一边在心里飞速盘算着对策。
李公公转身在前带路,马佳绍英紧跟其后,一行人匆匆朝着养心殿方向走去。
一路上,李公公手持拂尘,目不斜视,脚下步伐又快又稳,那派头十足,仿佛在宣告着此次宣召的重要性。
马佳绍英则神色凝重,额头再次渗出细密汗珠,虽极力保持镇定,但脚步却不自觉地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似带着千钧的压力,向着未知的“风暴”中心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