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如今这情形,决然是支持创办实业的绝佳时机,一旦成功,皇室财政收入必定大幅增加 。
凌霄(溥仪)不禁回想起前世在历史记载中看到的皇室惨状,民国政府后期,皇室的日子过得无比艰难。
承诺的皇室经费被久久拖欠,迟迟得不到批复,内务府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入不敷出。
御膳房在宫外为皇室采买的食材,由酒楼供应皇室伙食,那些伙食款项一拖再拖,催讨多次也无济于事。
最后御膳房常常因缺乏食材而难以正常运转,皇室饮食质量大受影响。
皇宫里有些地方出现损坏需要工程补救,可工程款却一直拿不到,修缮工作被迫搁置,宫殿在风雨侵蚀下愈发破旧。
就连太医院为皇室准备药材的款项也被拖欠,导致药材储备不足,一旦有皇室成员生病,用药都成了难题。
种种困境,让皇室威严扫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凌霄(溥仪)攥紧了拳头,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暗暗发誓,绝不能让那样的局面再次发生。
当下唯有大力支持创办实业,才是改变皇室命运、稳固皇室根基的关键所在。
载沣听闻,上前一步,身姿笔挺,神色间满是热忱与坚定。
醇亲王载沣微微欠身,目光诚挚地看向隆裕皇太后与皇上,朗声道:“皇太后,皇上,臣此次南下,亲眼目睹新兴实业之蓬勃,实乃我大清振兴之契机,万分可行!”
说到此处,载沣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继续道:“在上海时,臣有幸结识荣氏兄弟,他们在实业经营上极富远见与才干。经多日详谈,已与他们谈拢合作协议。臣深知此事重大,已将合作详情写入奏折,而合作的合同就置于这木匣之中,还请皇太后与皇上细细阅览。”
言罢,载沣再次躬身,伸手示意宫女将木匣里的合同取出呈给隆裕皇太后,眼中满是期待,期盼着皇室同荣氏兄弟这一合作,为皇室开启全新的发展。
隆裕皇太后轻轻抬手,示意宫女退下,而后亲自探身,缓缓从木匣内部取出那份合同。
隆裕皇太后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仿佛在感受这薄薄纸张背后蕴藏的巨大力量。
紧接着,隆裕皇太后又拿起关于荣氏兄弟振新纱厂与面粉厂的资料,展开时动作极为缓慢,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凌霄(溥仪)主动将脑袋凑过去,看着这合同,看着竟是与上海的荣氏兄弟进行合作,凌霄心里顿时像炸开了花一般高兴。
凌霄对于荣氏兄弟,可以说是非常熟悉。
前一世便知道上海荣氏兄弟,在民国时期建立了十分庞大的商业帝国,人称面粉大王。到了新中国现代,上海地区的荣氏家族影响力也非同一般。
如今还是民国初期,荣氏兄弟刚开始发展,此时入股合作,真是天助我溥仪。
隆裕皇太后的目光先是落在合同的条款上,逐字逐句地审视,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皱眉。
看到关键处,隆裕皇太后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当隆裕皇太后将目光移到振新纱厂的资料时,被上面描绘的工厂规模、先进设备所吸引,眼神中透露出惊讶与好奇。
资料里提到的日产面粉数量、远销各地的市场布局,让隆裕皇太后意识到这背后潜藏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许久,隆裕皇太后抬起头,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神情复杂难辨,既有对未知风险的担忧,又有对变革机遇的期待。
隆裕皇太后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合同的关键条款处,“皇室入股白银50万两,占股四成”这行字让她心头猛地一紧,50万两白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几乎是皇室能抽调出的一大笔储备资金了。
再看到“不参与具体经营,于重大事务有决策权”,隆裕皇太后不禁陷入沉思,不参与经营虽说能避免许多琐碎事务,但也意味着对工厂日常运作缺乏直接掌控,这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要如何有效行使,才能保障皇室利益呢?
当看到“荣氏兄弟占股六成,其现在产业估值62.5万白银”时,隆裕皇太后下意识地轻轻蹙起眉头,在心里默默盘算着。
荣氏兄弟占股居多,他们在经营上确实有能力,可这也让皇室在股权比例上稍显劣势。
隆裕皇太后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里各种利弊权衡不断交织。
一方面,这是一次难得的涉足新兴实业的机会,或许能给皇室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另一方面,投入如此巨款,若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
隆裕皇太后抬眼望向载沣,眼中满是探寻与考量,似乎想要从他那里获取更多信心与支持 。
隆裕皇太后的目光顺着合同缓缓下移,当看到合同后面附上的入股10万两的先行交割票据时,隆裕皇太后的瞳孔骤然一缩,呼吸也瞬间急促起来。
隆裕皇太后的手指微微颤抖着,轻轻触碰那张票据,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沉甸甸的10万两白银。
隆裕皇太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与震惊,随即是深深的犹疑。
10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笔能轻易忽视的数额,如今先行交割,意味着皇室已经实实在在地迈出了这一步,再无回头的余地。
隆裕皇太后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皇室银库里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取出这些银两后,银库的储备必然会大幅减少,这对皇室日常开销和应对突发状况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隆裕皇太后又想到醇亲王载沣提及的新兴实业的蓬勃前景,想到若此次合作顺利,这五十万两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未来将会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
隆裕皇太后紧咬下唇,内心在风险与机遇之间激烈地挣扎着。最终,她再次抬眼看向载沣,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醇亲王,这先行交割……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载沣向前一步,身姿挺拔,神色间满是笃定与自信。
载沣微微欠身,先向隆裕皇太后行了一礼,又对着溥仪恭敬颔首,而后声如洪钟地说道:“皇太后、皇上,荣氏兄弟在商业经营上的手段堪称一绝。”
起初,他们资本不过寥寥几万,可凭借着独到的眼光、果敢的决策,短短时间便将产业发展至估值60多万两白银,这般成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商业才能。
载沣稍作停顿,眼中闪烁着光芒,加重了语气:“荣氏兄弟的产品,从面粉到纱线,如今已畅销全国,各地商号订单不断,销售网络稳固且庞大。臣与荣氏兄弟多番交谈,深知其志向远大,经营理念先进。”
此次合作,荣氏兄弟诚意满满,一心想要将产业做大做强。以荣氏兄弟的能力与干劲,加上皇室的资金助力,必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臣这才敢担保,这先行交割,日后定会换来丰厚回报,为皇室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助我大清皇室走向繁荣昌盛 。
载沣神色愈发激昂,眼中满是憧憬未来的光彩,接着说道:“皇太后、皇上,此次南下,还有一重大收获。承蒙荣氏兄弟牵线搭桥,臣结识了不少西洋各国的洋行。这些洋行带来了先进的机器生产线,只要我们需要,便能直接订购。”
醇亲王载沣双手微微抬起,比划着,言语间满是振奋:“现今中国市场广大,需求旺盛,这是天赐的良机。南方有荣氏兄弟经营,荣氏兄弟经验丰富、人脉广泛,定能将产业经营得红红火火。”
而我大清皇室,大可在北方设立工厂进行生产经营。还可向其借鉴经营思路。如此一来,南北呼应,不仅能带动北方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垄断国内市场。
载沣双膝跪地,挺直脊背,一脸郑重:“臣恳请皇太后、皇上恩准此次合作与北方设厂事宜。臣愿鞠躬尽瘁,亲力亲为,定不负皇室所托,让大清的实业在这南北布局中蓬勃发展,重塑大清辉煌。”
隆裕皇太后听着醇亲王载沣的陈述,紧绷的面容渐渐舒缓。
隆皇太后轻轻放下手中的资料,原本紧蹙的眉头已然松开,眼中的忧虑被一丝欣慰所取代。
回想起这些日子对实业一事的忐忑与纠结,此刻,醇亲王载沣呈上的资料和详细的规划,就像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