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117章 君侯!吕布在学你射戟(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最新章节。

“那就回去吧……”

这官渡一时半会也过不去,徒耗兵力在此,日后恐怕会为人诟病。

况且,眼下主公弃用我的计策,改信重田丰等人,还需谋划抢回信任才行。

“为我备马,我要回去见主公,”许攸长吐出一口气,心情复杂无比。

“不必了,子远先生,”来人再次躬身,“主公已去幽州,说不必相见。”

许攸:“……”

这是嫌弃我令他损兵折将了,唉,区区失利便如此大改军略,这才是真的浪费。

我家主公,似乎有些优柔寡断、扭捏作态了。

……

“想不到,整个朝堂七成的官吏都在盼着我死,”曹操回到宅邸,在偏院设酒,和郭嘉、戏志才、许泽商讨今次宛城诈死之事。

摆在眼前的情势其实不容乐观,许都朝廷各处军权要地是自己的人,但是礼、乐、工、政等处,任用的是世家推举的贤才。

这些人,心里最盼着来做当朝权臣的应该是袁绍,毕竟是多少代的交情了。

往年的投资,要在此乱世化作回报才行,而曹操如今掌权,却实为他们不喜,从心眼里就觉得这是个窃汉之奸贼。

“也许日后大局定下,自然就会收心了,”郭嘉倒是不怎么在意,反正他的名声也很坏。

在颍川士人党派里,郭嘉是出了名的不修行检,说好听就是洒脱,不好听就是品行不正。

不过也无妨,眼前这间屋子里,算上在外宿卫的几个,凑不出一个品行正的。

“不是还有三成拥戴的吗?关云长还奋勇杀敌以泻悲愤呢,白马一战破阵斩韩猛、赵睿,又招降牵招。”

“只为发泄对主公之死的愤怒。”

许泽冷不丁的说道。

曹操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俄顷微微仰身,咧嘴而笑:“没错。”

什么叫乱世英雄。

像云长这样的英豪人物,照样能够为我倾心。

“袁绍此后退兵回黎阳,也有书信与我诉说误会,又上表天子以表歉意,看来是不愿继续开战……”

曹操其实也算松了口气,今年尚还是建安初年,多事之秋,自春耕之后便大战不断。

一直到今月大军回守许都才稍有安宁。

这数年来虽然扩张领地数倍,但很多地方都立足未稳,并不富裕,百姓还处于温饱需要开府库救济的地步。

一旦开战,这些地方流民就会增多,很容易生出叛乱、贼寇,治安不复。

所以曹操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近期内和袁绍掀起大战,让他人得利。

“司空,在下认为这是好事,我们亦可尝试攻略青州,镇关中诸侯。”

真要打起来,需解决的局面还有很多,袁绍此举倒是让整个曹营也稍微松口气,他们不怕开战,但当然更愿意厚积薄发。

“子泓,”曹操闻郭嘉之言,眼眉一抬,似笑非笑的看了过来,“你在彭城大营辕门射戟,威名赫赫,颇有我年轻时的风采。”

“这青州之略,交由你去如何?”

真不要脸。

许泽心里吐槽了一句。

你年轻时定是到处采风,还年轻时的风采……

“那当然可以,”许泽拱手道:“我本在淮南安固了民生、军防,而扬州淮南和徐州下邳接壤,正好能和元龙遥相守望。”

“嗯……攻略青州,你可有何计略?”

“威胁即可,”许泽的看法很简单,“琅琊愈繁荣,青州愈危险,袁谭不善治政,青州百万良田已遭大战倾覆,百姓尚且不能复耕却要为袁谭养军。”

“可见,袁谭此人色厉内荏,不算什么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