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的一天

第406章 单纯的心(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稷下的一天》最新章节。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天地间被一片昏黄的暮色所笼罩。最后一丝晚霞如金色的细纱般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形成一片片流动的金斑,仿佛是时光在这静谧的校园里留下的足迹。

李明和柳儿并肩漫步在稷下学院的小径上,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合欢花的淡淡甜香。远处传来学子们辩论的隐约人声,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讨论声,在这宁静的傍晚显得格外清晰。

走着走着,柳儿忽然停下了脚步。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宛如一只轻盈的蝴蝶,恰好落在她如云的秀发间,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她点缀的发饰。她凝视着李明,轻声问道:“子恒,你可曾想过,‘我’究竟是什么呢?”

李明微微一怔,他的目光从远处的论道台收回来,落在柳儿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上。柳儿继续说道:“就像现在,我称你为‘子恒’,你唤我‘柳儿’,但这些称谓背后,那个真正的‘自我’究竟在哪里显现呢?”

李明沉默了片刻,他的手指轻轻地拂去柳儿发间的那片落叶,仿佛是在触摸一个关于自我的谜题。他的目光再次转向正在论道台上激辩的学子们,其中一个白衣少年正握紧竹简,慷慨激昂地高谈阔论着,他的袖口还染着未干的墨迹,那模样,俨然就是三百年前的李明自己。

「看那少年。」李明的声音里似乎蕴含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的目光穿越了岁月的长河,落在了那个遥远的身影上。

柳儿闻言,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一个白衣少年正站在论道台上,风度翩翩,气质高雅。

李明继续说道:“当年,我曾坚信‘自我’存在于宏大而辽阔的宇宙推演之中,那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存在。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明白,‘自我’并非如此遥不可及,它恰恰就体现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比如袖口的墨痕,辩论时微微颤抖的指尖。”

柳儿静静地听着,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白衣少年。突然间,她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李明的手。

就在这一瞬间,时空仿佛被折叠起来,如同两张重叠的绢帛一般。柳儿惊讶地发现,她和李明竟然站在了论道台的中央,而那个白衣少年的声音,正穿透三百年的光阴,清晰地传入他们的耳中:“若天道有常,何以人间无常?”

柳儿的心头猛地一震,她下意识地开口回应道:“答案就在你责备同窗时的皱眉里。”

她的话音未落,那白衣少年突然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然回首,目光直直地落在了她和李明的身上。柳儿这才意识到,他们此刻正以一种虚无的姿态,介入了往昔的时空场景之中。

李明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宛如拂过稷下学宫的秋风,轻柔而又带着一丝凉意:“在每一次与他人的关系互动中,‘自我’都在悄然显现。你批评他人时的优越感,自我谴责时的痛苦,甚至是我们此刻介入历史的姿态——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揭露着我们思维的局限。”

无数记忆碎片如流星般环绕着他们飞速旋转,这些碎片像是被时间遗忘的拼图,每一片都承载着他们共同的过往。

柳儿在竹简上刻下“天命靡常”的那一刻,决绝的神情仿佛还在眼前,那四个字的每一笔都透露出她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不甘。

李明第一次施展术法时,双手微微颤抖,他紧张而又兴奋地感受着力量在指尖流动,那是他与神秘世界初次接触的时刻。

他们争吵时,愤怒的情绪如火山喷发,茶盏在激烈的争执中被砸碎,碎片四溅,就像他们破碎的关系。

当他们和解时,双手交叠在一起,那一瞬间,所有的矛盾和隔阂都在彼此的温暖中消融。

“所以觉知不是修正。”柳儿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在这片记忆的漩涡中响起。她的眼中泛起悟性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而是如镜般照见每个当下的真相。你看——”

话音未落,场景突然发生了变化,如同电影的镜头切换,他们置身于那个最痛彻心扉的离别之夜。

当年的李明站在一棵巨大的梧桐树下,他的拳头如雨点般狠狠地砸向树干,每一下都伴随着他痛苦的嘶吼:“若知今日,不如不相识!”

“停下!”现在的李明心急如焚,他想要冲过去拉住过去的自己,阻止他继续伤害那棵无辜的树,也阻止他陷入更深的痛苦。

柳儿却轻轻地拦住了他,她的手如同微风中的柳枝,轻柔却坚定。

“让他完整地经历愤怒。”柳儿的声音冷静得惊人,没有丝毫的波澜,“唯有彻底经历自我的活动,才能穿透所有算计与谴责。”

当年轻的李明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坐在树下时,现在的二人目睹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他们看到有微弱的星光洒落在李明颤抖的肩头,仿佛是上天对他的一种怜悯。

就在这时,那个被痛苦折磨得几近崩溃的“自我”,突然间变得透明起来。这一幕就如同乌云裂开了一道缝隙,让其后那永恒的晴空展露无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来如此啊。”柳儿不禁喃喃自语道,“永恒并不是自我认识的奖赏,而是当‘我’的一切活动都彻底平息的时候……”

“……自然而然降临的寂静。”李明紧接着她的话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很轻,但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就在这一瞬间,整个稷下学院似乎都被时间定格了。飘落的树叶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悬停在半空中,不再继续下落。那些正在激烈辩驳的学子们,也都保持着张口的姿势,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流动。

在这绝对的寂静中,他们听到了梧桐叶轻轻落地的声音,那声音如此轻微,却又如此清晰,仿佛是大自然在向他们诉说着什么。他们还听到了三百年前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歉意,这些声音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在这一刻传递到了他们的耳畔。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竟然听到了星光流淌的韵律。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美妙旋律,它不是来自于任何乐器,而是来自于宇宙的深处,来自于那无尽的星空之中。

这一切都不是通过头脑去领略的境界,而是当所有的衡量和思考都止息的时候,实相自身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这一刻,他们仿佛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那无尽的宁静和深邃。

「善于分析和算计的心从不单纯。」李明紧紧地握住柳儿的手,仿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某种力量和情感,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此刻,我们的心,单纯如初生的稷下学子。”

就在这时,时空突然恢复了流动,他们听到了年轻李明在树下轻声说道:“其实我知道,愤怒是因为太害怕失去。”这句话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屏障,直接钻进了他们的耳朵里,让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丝共鸣。

随着现实中的稷下学院渐渐淡去,他们重新回到了当下的世界。柳儿的指尖缓缓凝出一片永恒的星光,那星光如此璀璨夺目,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

“原来,揭穿自我的幻相,需要经历所有的算计与批判,却不被它们束缚。”柳儿凝视着手中的星光,若有所思地说道。

李明微笑着点点头,“就像稷下学院教我们认识万物一样,最难的永远是认识自己。但唯有在此认识中,永恒才不是逃避的幻觉……”

“……而是活着本身的奥秘。”柳儿接过李明的话,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理解和默契。

星光在柳儿的掌心绽放,照亮了三百年来所有自我揭露的瞬间。那些瞬间,无论是在复杂的活动中,还是在寂静的思考中,始终都存在着一种超越时间的纯粹觉知。

星光在柳儿的掌心流转,仿佛是时间的长河在她手中流淌。每一道光线都代表着三百年来她每一次觉醒的瞬间,那些瞬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她的记忆深处。

李明凝视着那团温润的光晕,他的目光穿越了岁月的迷雾,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日子。藏经阁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排排古老的竹简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藏经阁争论‘无为而治’吗?”李明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柳儿的目光从掌心的星光照耀中抬起,与李明的视线交汇。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回忆的温暖,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光影旋转间,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争论与激情的时刻。藏经阁里,年轻的柳儿正将手中的竹简重重地掷在地上,竹简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她心中愤怒的呐喊。

“若真无为,何需治世?既然治世,何以无为?”柳儿的声音在藏经阁里回荡,充满了对“无为而治”观点的质疑和反驳。

“当时的我啊。”现在的柳儿轻叹一声,她的目光落在当年的自己身上,看着那个因愤怒而眼睛明亮的少女,“其实并不是在反驳你,而是在抗拒内心某个认同你的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凡人流,无系统)徐安平本是一乡野打铁少年,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柄上古仙鼎,从此觉醒灵根,踏上修仙一途。十系灵根,经脉瘀堵,那就用这仙鼎将其寸寸敲开,无缘筑基,便在体内生生炼制一座不朽基台,生前欺我辱我,死后统统炼制。身为炉,魂为火,万物作引,天地皆可炼,炼器炼人还炼天。……若干年后,徐安平斩天骄,压万族,脚踩尸山血海终登仙路绝巅。仙门前,他周身无数器具萦绕,这些器具皆是徐安平师门,亲朋,仇敌所炼
一零二恒星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师傅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王纯一开局就在天下第一派,全真派,本想着自己可以安全无忧的躺平一辈子,可是七个师兄师姐天天叫嚷着他要跟上进度,发扬全真威名,还有时不时想来偷东西的操蛇怪,用阵法玩他的老先生,动不动拿糖骗他喊师母的仙女姐姐,调皮捣蛋的师叔……王纯一不由感叹,躺平太难,生活不易!
红尘小道士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