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沈良深吸一口气,北京之行来得突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他简单收拾了行李,买了最近一班前往北京的火车票。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一路向北,他的思绪也如同车轮般翻滚。
李卫国是谁?他为什么如此关注自己?“重要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一连串的疑问盘旋在沈良脑海中,让他心绪难安。
到达北京后,一辆军用吉普车早已等候在车站。
一名年轻的士兵敬了个军礼,称呼他为“沈工”,并将他带到了一处戒备森严的大院。
穿过层层岗哨,沈良来到了一间朴素的办公室。
李卫国早已等候在那里,他穿着便装,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沈工,一路辛苦了。”李卫国起身迎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首长好。”沈良略显拘谨地回答。
“坐吧,不用客气。”李卫国指了指沙发,“这次请你来,是想和你谈谈连铸机的事情。”
沈良心头一震,果然如此!看来李卫国不仅知道他的“特殊渠道”,还了解他设计的连铸机模型。
他努力保持镇定,等待着李卫国的下文。
“沈工,你的连铸机模型,我们已经请专家评估过了,它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如果能够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
李卫国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所以,我们决定,由国家出资,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全力攻克连铸机的技术难关。而你,沈工,就是这个项目组的总工程师!”
沈良愣住了,总工程师?这…这也太突然了吧!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从来没有领导过大型项目的经验。
“首长,我…我恐怕胜任不了这个职位。”沈良有些犹豫地说道。
“沈工,你不用担心,我们相信你的能力。”李卫国鼓励道,“国家会给你提供一切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你只需要放手去做就行了。”
沈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辜负国家的期望。
“首长,我…我接受这个任务!”沈良语气坚定地说道。
李卫国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沈工,我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沈良全身心地投入到连铸机的研发工作中。
他带领着项目组的成员,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和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
他凭借着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刻记忆,以及对钢铁冶金的深入理解,一步步地攻克了技术难关。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项目组内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些老工程师对沈良的“激进”方案表示质疑,认为他的设计过于超前,不切实际。
甚至有人公开指责沈良,说他是“好高骛远”、“哗众取宠”。
沈良并没有理会这些质疑和指责,他坚信自己的方案是可行的。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数据,让那些质疑他的人哑口无言。
就在项目组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沈良陷入了困境。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更加严厉的技术封锁,一些关键的设备和材料无法进口。
项目组的成员们都陷入了绝望,他们辛辛苦苦的努力,眼看就要付诸东流。
沈良并没有放弃,他召集了项目组的成员,语气坚定地说道:“同志们,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西方国家封锁我们,是想让我们屈服,是想扼杀我们自主研发的能力!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沈良的讲话,鼓舞了项目组的成员们。
他们重新燃起了斗志,决定自力更生,寻找替代方案。
沈良带领着项目组,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他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查阅了无数的文献,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
他们用简陋的设备,土法上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替代方案。
他们用国产的材料和设备,制造出了关键的零部件。
当第一炉钢水通过连铸机,成功地铸成钢坯的那一刻,整个项目组都沸腾了。
他们欢呼雀跃,拥抱在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沈良站在人群中,看着那红彤彤的钢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他要让“中国制造”响彻全球!
然而,就在沈良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一个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带着连铸机的核心技术资料,叛逃到了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