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最新章节。
老孙:(惊讶)这把脉能知道这么多事儿呢!
小岳:那可不,中医的学问大着呢!今天先给大伙讲到这儿,下次咱接着唠剩下的。
相声《灵枢·五色(下)》
角色:小岳(逗哏)、老孙(捧哏)
小岳:(上台鞠躬)各位观众朋友们,又见面啦!上次咱说到《灵枢·五色》里黄帝给雷公讲了不少看病的门道,今天接着唠。
老孙:(跟上)对,我可好奇后面还有啥内容呢。
小岳:上次讲到雷公问病情轻重咋判断,这次黄帝接着说啦,“其色麤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 就是说气色要是粗糙但明亮,病轻;要是暗沉又晦暗,病重。病色往上走,病情加重;往下走,像云雾散开一样,病就快好了。
老孙:哟,看气色还能知道病是加重还是快好了呢。
小岳:(点头)那当然!黄帝还说,“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这五色对应不同脏腑部位,有的在外部反应六腑,有的在内部反应五脏。病色从外往内发展,病从外入里;从内往外,病从里出表。病从五脏起,先治脏再治腑,治反了病更重;病从六腑起,先治表再治里,颠倒了也不行。
老孙:这看病讲究可真多。
小岳:(接着说)还有呢,“其脉滑大以代而长,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要是脉象滑大,或者代而长,病是从外面侵袭来的。病人眼睛看到奇怪东西,心里有厌恶感,这是阳气过盛,治疗得灵活变通。老孙,你要是看到啥奇怪东西,可得注意身体。
老孙:(白了小岳一眼)你别瞎扯,我好着呢!
小岳:雷公又问啦,“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 说风是百病根源,厥逆病是寒湿引起,咋从面色分辨呢?
老孙:这问题好,快说说咋分辨。
小岳:黄帝回答,“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就是经常观察眉间,气色浮薄光泽是风病,沉浊晦暗是痹病,在下颏出现这种色是厥病,根据气色判断疾病。
老孙:原来眉间气色还藏着这么多秘密。
小岳:(越说越起劲儿)雷公还问,“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人没病突然死了,咋提前知道呢?黄帝说,“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就是邪气突然侵入脏腑,人就可能突然死亡。
老孙:这也太吓人了,那病稍微好点却突然死,能知道不?
小岳:雷公也这么问的,“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黄帝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要是两边颧骨出现拇指大的赤色,病就算有点好转,也得突然死亡。天庭出现拇指大的黑色,没病也会突然死亡。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那死的时间能知道不?
小岳:雷公也问了,“其死有期乎?” 黄帝说,“察色以言其时。” 观察气色能判断死亡时间。然后就开始讲面部不同部位对应身体各器官,“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 这面部就是个身体的小地图。
老孙:(感叹)这中医通过看脸能知道这么多身体情况,太神奇了。
小岳:(总结)所以说,《灵枢·五色》里的学问可大了,希望大伙听完能对中医多些了解,平时也多注意身体。
老孙:对,祝大家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