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最新章节。
老孙(皱着眉):“这听起来有点复杂。”
小岳(连忙解释):“简单说,清气本来该在阴分,浊气该在阳分,营气顺着经脉好好走,卫气却不按套路出牌,逆行起来。这清气浊气一搅和,在胸中乱成一锅粥,这就叫严重的气机紊乱,人可就难受咯!”
老孙(追问):“那具体都有啥表现呢?”
小岳(模仿病人的样子,绘声绘色):“气乱于心,就心烦意乱,不想说话,低头安静地趴着,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气乱于肺,人就俯仰不安,喘气呼呼响,还得用手按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呼吸,就像刚跑完马拉松;气乱于肠胃,那就是上吐下泻,得霍乱了,吃啥吐啥,可遭罪了;气乱于手臂和小腿,四肢就冰凉冰凉的,跟冰块似的;气乱于头,就头晕目眩,脑袋沉沉的,走路都不稳,一不小心就摔倒,摔得鼻青脸肿。”
老孙(惊讶):“好家伙,这气一乱,毛病还真不少。那这五乱,能治不?”
小岳(胸有成竹):“当然能治啦!黄帝就问,‘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回答,‘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老孙(疑惑):“这啥意思?”
小岳(解释道):“就是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规律,咱治疗也得按规律来。能摸清这些门道,那可就是养生的大宝贝,比中了彩票还珍贵。”
老孙(点头):“有道理。那具体咋治呢?”
小岳(认真地说):“岐伯讲啦,‘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就是气乱在心脏的,得取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像神门、大陵这些穴位,扎上几针,说不定就能把气理顺咯。”
老孙(接着问):“那气乱在肺呢?”
小岳(立马回答):“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俞。得取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还有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这俩穴位就像两个小卫士,能把肺里乱了的气给规整好。”
老孙(又问):“肠胃的问题呢?”
小岳(掰着手指头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先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要是还不管用,那就扎足三里。这足三里可是个大功臣,好多肠胃毛病都能找它帮忙。”
老孙(继续追问):“头的问题咋解决?”
小岳(兴致勃勃):“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腧。先扎天柱、大杼这俩穴位,要是效果不好,再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通谷和输穴束骨,给脑袋来个‘小调整’。”
老孙(最后问):“那手臂和足的问题呢?”
小岳(自信满满):“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腧。先把手臂和足上淤血给放出来,就像给管道疏通一下,然后再取阳明、少阳经的荥穴和输穴,让气血重新顺畅起来。”
老孙(总结):“看来这针刺治疗还挺讲究。那补泻手法呢?”
小岳(模仿岐伯严肃的样子):“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老孙(不太明白):“这又啥意思?”
小岳(耐心解释):“就是进针和出针都得慢慢的,这叫导气,把逆乱的气给引导回正轨。补泻的时候手法要轻巧,不明显表现出补还是泻,目的是让精气调和。因为这五乱啊,不是邪气太多的实症,也不是正气不足的虚症,就是气乱了,互相捣乱,所以得用这种特殊手法。”
老孙(笑着对观众说):“你瞧瞧,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知识多厉害,这《灵枢·五乱》里讲的学问,到现在都很有道理。”
小岳(点头如捣蒜):“是啊,今天跟大伙分享了这段,希望大家也能对中医文化感兴趣,多去了解了解咱们老祖宗的智慧。说不定以后身体有点小毛病,自己都能懂点门道呢!”
两人(一起鞠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