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百年家族:百战求生》最新章节。
庙行反击战(五)
月光泼在日军中队部的榻榻米上,柏松年正用刺刀撬开清酒的棕色玻璃瓶:"这倭寇头子还挺会享受。"木屑纷飞间飘来股酸味,丁小艺凑近一闻:"嚯!馊了的洗脚水!"
"第九师团三十六联队......"宋连长嚼着从打死的大尉军衔的倭军尸体兜里翻出的糯米团,突然把饭团摔在地上。
"操!又是吉住良辅那老鬼子的王牌部队!"刀疤脸汉子踹翻弹药箱,"都他娘打起精神!明天有硬仗!"
古之月站在皎洁的月光下,目光扫过面前的四个人,依次点起名来:“柏松年!”
“到!”回应声传来,只见那位身背机枪的战士正将自己的钢盔放在屋檐下方,接住那不断滴落下来的雨水。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那逐渐装满水的钢盔,仿佛那里面装着的不是普通的雨水,而是生命之源一般。
“杨斌!”
“到……到!”这次的回答有些颤抖,杨斌这位年轻的传令兵正哆哆嗦嗦地往手中的弹夹里压着子弹。
或许是因为紧张又或者是夜晚的寒冷,他的双手有些不听使唤,以至于每压进五发子弹,就会有三发从弹夹边缘掉落出来,滚落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丁小艺!”
“在呢!”一个操着安徽口音的老兵应道,此刻他正手持一把锋利的刺刀,认真地削着一根木棍。
他嘴里还念叨着等会儿要用这根木棍做成一个弹弓去打野鸽子加餐。
“鲍卫国!”
然而,这次却没有人回应。
古之月皱起眉头,朝着那个角落望去,只见鲍卫国这个文书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走近一看才发现,他鼻梁上架着的眼镜镜片已经破裂成了一张蜘蛛网,而他本人则正伏在一本破旧的战地日记上奋笔疾书。
不用问也知道,他又在书写一封遗书。
看到这一幕,古之月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怒火,他飞起一脚踹在了旁边那挺捷克式机枪的枪管上,怒喝道:
“柏大傻子!”
被称作柏大傻子的柏松年先是一愣,随后摸着脑袋嘿嘿傻笑起来:
“俺在保安团的时候打土匪都是这么干的啊……”
言语间充满了憨厚与无辜。
“鲍秀才!”
只见古之月满脸怒容地伸手揪住那文书的衣领,毫不费力地将其整个身体拎了起来,大声呵斥道,
“你他娘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啊?
架个机枪非得要去找什么制高点,难不成真以为自己是诸葛亮能借来东风啊?”
此时,鲍卫国手忙脚乱地扶正那副已经破损不堪的眼镜,结结巴巴地解释道:
“这……这可是按照《步兵操典》第三章第二节来操作的呀……”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旁的宋连长大吼一声:
“操你个仙人板板!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啰嗦!
明天都给老子乖乖地缩在那断墙根后面打冷枪!
一个个都杵在这儿干啥呢?
还不赶紧都给我去挖战壕!”
就在这时,清晨的浓雾之中忽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
正蹲在茅坑里方便的丁小艺吓得一个激灵,脱口而出:
“俺的娘诶!这铁王八咋还下崽了呢!”
原来,竟是有五架九六式轰炸机如鬼魅一般迅速掠过树梢,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猛烈的轰炸声响起。
瞬间,原本平静的屎坑被炸得四分五裂,仿佛变成了一座盛开着无数花瓣的莲花池。
“防炮啦!”
古之月眼疾手快,一把拽住身旁的鲍卫国,两人顺势一同滚进了附近的地窖之中。
而与此同时,一枚枚威力巨大的 150 毫米榴弹炮如同雨点般砸向地面,剧烈的爆炸直接将土地犁出一道道足足有三米深的沟壑。
杨斌头上戴着的钢盔也未能幸免,被强大的气浪一下子掀飞到半空之中,露出了他那刚刚长出一层细细绒毛的后脑勺。
然而,这突如其来、犹如疾风骤雨般的炮火袭击,虽然一时间让众人心惊胆战,但并未让他们陷入恐慌太久。
只见硝烟弥漫之中,原本隐藏在暗处的柏松年却如同一只身手矫健、动作敏捷的猎豹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紧紧地抱着那挺沉重的机枪,从藏身之地猛然窜出。
伴随着他的冲出,一声高亢而又急切的呼喊响彻云霄:
“不好啦!小鬼子摸上来了!”
与此同时,人们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仅仅三十米之外,一片黄乎乎的景象映入眼帘。
定睛一看,原来是日军的散兵线正铺天盖地地涌来,那密密麻麻的身影就好似蝗虫过境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古之月毫不畏惧,迅速抄起手中的毛瑟M1924式步枪,连续扣动扳机,只听三声清脆的枪响划破长空。
“标尺三!打排头!”
他大声吼道,眼神坚定且锐利,仿佛能够透过烟雾和敌人的防线,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另一边,丁小艺也不甘示弱。这个来自皖北的汉子操着一口地道的家乡土话,在爆炸声中显得格外嘹亮:
“俺日你亲娘!吃俺一梭子!”
只见他双手紧握着歪把子机枪,疯狂地扫射起来。那凶猛的火力,竟然让这把机枪展现出了一种打野猪时才有的磅礴气势。
杨斌用他那东北腔,突然鬼叫:"坦克!坦克!"
两辆八九式中战车碾过尸体堆,炮塔转得跟陀螺似的。
“看老子的!”
只见柏松年怒目圆睁,嘴里大喊一声,扛起那捆集束手雷就准备往前冲去。
然而就在他刚迈出脚步的时候,一旁的古之月眼疾手快,猛地一把将其按倒在了满是烂泥的地上。
“等你冲到跟前儿,早就变成筛子啦!”
古之月一边大声呵斥着,一边迅速从怀里掏出一面小巧的镜子。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烈日高悬,阳光异常耀眼。古之月巧妙地利用这强烈的光线,将手中的镜子对着坦克的观察窗晃动起来。
而就在这时,太阳仿佛也在给这场激烈的战斗火上浇油一般,炽热的温度竟然将枪支中的油脂都给晒化了。
正当大家忙于应对这一突发状况时,敌人的第三波进攻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鲍卫国却像是突然间文曲星附体似的,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