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变身艾达王》最新章节。
——书接上回——
贾似道抽调各路精兵十余万,装载着无数金帛、器甲和给养,甚至带着妻妾,离开京城,阵势绵延百余里(约~相~当于~现代~长度~的四十多公里),行至芜湖,与夏贵会合。
夏贵一见贾似道,从袖中抽出一张字条,上写:“宋历三百二十年。”言下之意,宋朝历时已近三百二十年,国势已尽,不要为它丢了性命。
贾似道心照不宣,点头默许。
贾似道到达前线之后,率后军驻扎于鲁港,命大将孙虎臣统领前军屯驻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夏贵率战舰近四千艘横列江上。
贾似道深知元朝军队的勇猛,不敢与之正面交战,仍然幻想走同忽必烈讲和的老路,因此下令释放元朝俘虏,送荔枝、黄柑等物给伯颜,希望通过称臣纳币求得和平。
但此时元军的目标在于灭亡南宋,称臣纳币已不能满足忽必烈的贪欲,求和的请求被断然拒绝。
两军交战,伯颜连续突破孙虎臣、夏贵两道防线,直抵鲁港,南宋军大败,死者无数,江水为之变赤,贾似道仓惶逃到扬州。
元军伯颜部如乌云压境,铁蹄轰鸣,势不可挡地向江州进逼。
沿途,烽烟四起,战鼓震天,百姓惊恐逃窜,村落城池接连沦陷。
当这股不可一世的洪流抵达江州城下时,守将范文虎非但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反而望风而降,他的选择如同冬日里的一抹寒霜,让南宋的士气骤然降至冰点。
江州城头,旌旗不再飘扬,取而代之的是元军狰狞的狼头旗。范文虎以城坚粮足、兵马众多为由,竟对安庆这座战略要地,不放一箭,便拱手投敌。
城中的南宋军民目睹此景,悲愤交加,泪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了国家命运的悲歌在缓缓奏响。
然而,在这绝望的边缘,南宋并未完全沉沦。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赵葵、杜杲、曹友闻、张钰、向士璧、曹世雄等人的英勇指挥下,南宋军民犹如暗夜中的星辰,闪耀着不屈的光芒。他们多次发起反击,以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一次次地将蒙军的嚣张气焰击退。
其中,钓鱼城之战尤为惨烈。蒙哥亲自率军攻打合州,誓要一举拿下这座阻碍其征服步伐的钉子户。
七月的钓鱼城,烈日如火,战鼓连天,双方在这片焦土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南宋军利用城内地形优势,巧妙布置,以滚木礌石、火油箭矢迎击元朝大军。
蒙哥在指挥作战时,不慎被宋军的流矢击中,鲜血染红了战袍,他强忍伤痛,仍坚持指挥,但伤势过重,最终倒在了军中,一代枭雄的生命就此终结。
这一战,不仅彰显了南宋军民的英勇无畏,钓鱼城之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份不屈的精神却如同不灭的火种,永远照亮着南宋军民的心灵,激励着他们继续为国家的存亡而战。
同时贾似道战败后,成为众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现处死贾似道的强烈呼声。谢太后却认为,贾似道勤劳三朝,不能因为一朝之罪,失了对待大臣的礼数,仅将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并抄没其家产。
行至漳州,贾似道于木棉庵为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在厕中,结束了其擅权误国的一生。
经过鲁港之役,南宋部队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折损大半,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宋军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铁锈与血腥混合的气息。
士气如同被寒霜打过的枯草,萎靡不振,幸存的士兵眼中满是绝望与恐惧,昔日的英勇与豪迈被无尽的悲凉所取代。
伯颜趁着南宋的颓势,犹如猛虎下山,继续沿着长江东进,每一步都踏在南宋的心脏之上。
临安府内,这座曾经的繁华都城,如今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人心惶惶,仿佛末日即将来临。
街道上,行人匆匆,面带忧色,每个人的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逃离,逃离这即将沦陷的地狱。
尤其是朝廷的大小官员,平日里养尊处优,此刻却成了最先崩溃的一群人。他们不顾朝廷的尊严与职责,纷纷收拾细软,准备逃离这个即将陷入火海的都城。
同知枢密院事曾渊子等几十名大臣,更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趁着月黑风高,悄无声息地打开了城门,如同丧家之犬般,乘夜逃走,只留下一座空荡荡、人心涣散的都城。
谢太后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她站在高高的宫殿之上,严厉地谴责这些不忠之臣,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失望。
然而,在这元朝铁骑压境的危急关头,太后的谴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风中残烛,摇曳几下便熄灭了。她的声音,根本不能激起内外官员为宋室而战的信心,反而像是加速了官员们的逃跑步伐。
官员们的逃跑,如同一场瘟疫,迅速在军中、在民间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