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不惹事,不怕事》最新章节。
王主任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反复考量后,最终决定把易中海这些人安置到一起。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不安分的主,就让他们住在一起折腾去吧。
至于他们原来的房子,只能闲置在那里,想住也住不成。
在王主任的调解下,本来住在倒座房的白建设,宋中,李建东三家换到穿堂两边,这样院子大门左边的倒座房就有了四间。
聋老太太,易中海和谭金花共用一间。对于这样的安排,聋老太太那是举双手赞同,她可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这样谭金花照顾她就更加方便了。
刘海中家和阎埠贵家各一间。一间十来平的房间,住一大家子,想想都让人崩溃,可是他们没有办法。
剩下的一间是给贾家留的,贾张氏需要住个十天半月的院,秦淮茹不需要,生个孩子对她来说就不是个事,说不准晚上就可以出院。就是看在秦淮茹刚出生孩子的份上,王主任也要给她们留一间房子。
傻柱单独住了靠近穿堂的一间,他一个老光棍,要求不高,只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
别看这几间房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是白住的。
每月租金一块五,按季度交。
王主任也不怕他们没钱,只要他们还有工作,王主任就有信心收到房租,也不怕他们赖账,到时候可是直接从他们工资里扣。
房子虽小,好在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就是生活用品还需要置买。
不论他们有钱没钱,就不是王主任操心的了,能破例租房子给他们就已经不错了。
易中海,刘海中身上有钱,但是不多,只能先去信托商店去买点锅碗瓢勺。像被子,炉灶这些就需要他们明天找朋友或者找领导借点票了。
回到新家后,众人肚子都开始咕咕叫起来。各自找相熟的邻居,好说歹说先借了几个窝窝头填填肚子。
然后刘光天,阎解成各自带着弟弟出门捡柴火去了。现在晚上虽说不太冷,对于什么都没有的他们来说,还是需要用柴火来取暖的。
此刻,刘正领着刘文,刘武,李大壮和李小胖四人,正有条不紊地继续往牛大胆家运送砖块。
每次装满砖后,倒骑驴都停在中院的穿堂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穿堂处那是有台阶的,一车砖按照正常来说几个孩子当然是没有力气能推上去的。
也就只能停在那里,然后每人一次三五块的往牛大胆家运。
待打炕的师傅将所需的一应材料购置齐全后,砌炕体的工作便正式开始。
刘正主动上前帮忙打下手,递砖,和泥,忙的是不亦乐乎。
临近中午,刘文和刘武从家中送来了午饭。
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牛大胆家的院子里,让人闻之垂涎欲滴。刘正陪着打炕师傅在牛大胆家简陋的饭桌前坐下,饭菜依旧丰富多样,那盘色泽诱人的肉菜格外引人注目。
只是桌上少了酒,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打炕师傅的心情,他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饭后,众人稍事休息,趁着午后的暖阳,又干劲十足地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夜幕再次降临,华灯初上,整个院里渐渐安静下来。晚上,打炕师傅没有在刘正家吃饭,不过临走时,刘正送了他一挂新鲜的猪肺。得到一挂猪肺的打炕师傅,脸上笑开了花,乐呵呵地连声道谢。
晚上刘正特意把李婶,李卫兰两家请到家里,一起吃了顿饭,交流感情的同时,也算是感谢她们今天的帮忙。
饭桌上,说起易中海几家的情况,李卫兰和李婶两人唏嘘了很久。
两人也试图从刘正这里得到答案。
刘正只能表示说这叫善恶到头终有报。不过,李卫兰和李婶看向刘正的眼神中多了一丝莫名的意味,也可以说是对于那些超乎常理存在的忌惮吧。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沉睡之中。
按照刘正的吩咐,他的影分身悄然出动,如鬼魅一般潜入了易中海几家。影分身动作轻盈而迅速,在各个房间里穿梭着,不一会,便将这几家搜刮了个遍。
收获嘛,只能说颇丰。
刘正看着影分身带回的“成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从聋老太太家得到了小黄鱼五条,大黄鱼两条,现金463.67元。那些小黄鱼和大黄鱼整齐地排列在一个破旧的盒子里。现金则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带着岁月的痕迹的小布袋里。
易中海家中有小黄鱼两根,现金5672.8元,刘正估计这就是易中海大半辈子存到养老去了,应该是全部,因为从他家里没有发现存折之类的东西。
刘海中家相对就少了,现金有1765元。虽然他工资不低,家里开销也大,能有一千多存款也是很不错了。
阎埠贵的家产也出乎意料,竟然也有3条小黄鱼,现金354.65元。这也充分说明了,别管挣的钱多少,只要用心算计,还是能存一些钱的。三根小黄鱼嘛,应该是家里传下来的,毕竟他们家以前可是小业主,以前的人大都会选择换些小黄鱼,大黄鱼存起来,传给后辈。
傻柱的钱就更少了,不到二百块钱,工作了将近十年,只存了这点,看来傻柱从很早就开始帮扶贾家了,几乎把自己都帮破产的人,除了傻柱,估计真不多见。
另外还有少量的一些票据,这些东西刘正更看不上眼。
当然了,几家的房契刘正没有动,那玩意对他来说更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