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最新章节。
这是《当代》等燕京本地文学杂志的心声。
他们的想法是说服胡为民,希望他允许他们转载《演员》。
和青年报比,他们杂志的优势很足。
他们的优势,就是发行范围。
除了《燕京文艺》的基础盘在燕京外,《当代》和《十月》有全国发行渠道。
他们几家杂志也是各有优势。
为了能抢得先手,三家杂志社的编辑部都联系到了胡为民。
“唉,没人关注发愁,现在有人关注了,也发愁啊。”
胡为民陷入到幸福的烦恼。
他对三家杂志社都不够了解,好在他知道谁最了解他们。
于是,他又跑到了吴祖湘家。
“吴教授,现在《当代》《十月》和《燕京文艺》都想发表我的作品,我又对他们不太熟悉,您给我个建议呗。”
“你的《演员》写得很有新意,得到杂志社的青睐并不让人意外。”吴教授道。
“我在几家杂志社都投过稿,我就说说对他们的了解吧。”
《当代》创刊于去年六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初期为季刊,以“直面人生、贴近现实”为办刊宗旨,聚焦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与批判性。
在三者中,其创刊时间最短,发行量也是最少的。
不过好处是《当代》由于创刊时间短的原因,缺少优质作品打开局面。
《燕京文艺》创刊时间早,发行量大,但主要集中在燕京及其周边,全国范围内比不上《收获》等真正一线杂志。
相较《当代》和《十月》,《燕京文艺》更贴近传统现实主义与民间叙事。
《十月》背靠燕京出版社,以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等体裁为主,注重现实主义题材,关注社会变革与人性探索。
在影响力上面,是三者中最强的。
而且《十月》题材更趋多元,包容实验性写作。
经过吴祖湘一番介绍,胡为民也大致了解几家杂志社的侧重点。
想了想,胡为民最先淘汰《燕京文艺》。
不是《燕京文艺》不好,而是他下一部作品《孩子王》就会在其发表。
考虑到利益最大化,胡为民倾向于在《当代》和《十月》发表。
这两家杂志社《十月》的影响力更大,更是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的重要阵地。
所以,选择谁已经不言而喻。
……
《当代》编辑部。
编辑朱盛昌遗憾道:“主编,胡为民同志拒绝了我们的转载申请。”
“哪家成功了,《十月》还是《燕京文艺》?”主编秦昭阳皱眉询问。
“很可能是《十月》,因为我碰到了《燕京文艺》的张德宁,从她口中得知,胡为民也拒绝了他们。”
“罢了,这次不能合作,还有下一次。盛昌啊,胡为民同志是很有潜力的新人作家,和他保持好联系,对我们杂志社很重要。”
“主编,我会经常去找胡为民同志聊一聊的。”
几乎同一时间,《燕京文艺》编辑部。
“周大姐,胡为民老师拒绝了我们杂志社的转载申请。”
自从杂志社决定和胡为民取得合作后,编辑部便派遣编辑张德宁去和胡为民接洽。
张德宁现年27岁,大学毕业后便进入《燕京文艺》编辑部工作,深受小说组组长周艳茹的重视。
她在接受联系胡为民的重任后,也是满心欢喜,没想到最终等待她的,却是胡为民的拒绝。
这个结果,让她非常沮丧。
张德宁痛苦道:“其实我也预料到了,据胡老师所说《当代》和《十月》也做出了和我们一样的选择。虽然我们杂志社创刊时间更久,但影响力却比不上《十月》,现在就连《当代》都要追上我们了。”
虽然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是分配的,但她也是带着抱负工作的,《燕京文艺》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着难得的京味。
最近两年,杂志社发表了许多“伤痕”文学,可以说在推动“伤痕文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张德宁也发现了不好的现象。
杂志社似乎同“伤痕文学”绑定过深,每期杂志都有相当多的篇幅用来刊载此类文学,却也因此忽略了其他题材的作品。
本来,她以为胡为民的《演员》会是个机会,谁成想……
“小姑娘”的精气神肉眼可见的萎靡,周艳茹却笑着道:“德宁,不要那么容易认输,这可不是我熟悉的你。”
“还能怎么办,胡为民老师已经明确拒绝我们了。”张德宁叹道。
“如果,我告诉你胡为民的新书会在我们杂志上发表呢?”
张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