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第21章 皇上的威严(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最新章节。

赵忠闻言,马上命令人去准备车驾,李桓坐着御驾出了皇宫,去往军营。

京城里除了御林军之外,本来还有神卫军,有三万人,是保卫京城的重要力量,也是大楚军队精锐中的精锐,结果被唐文道一番操作,也调到了黄征的麾下。

几年时间,被黄征分化拉拢之下,成了他麾下最厉害的军队。

而京城里原本属于神卫军的军营,也闲置下来,成了一片空地。

赵忠所说的那几个攻城器械,就是神卫军留下来的。

李桓并不清楚这些情况,只听说是去军营,就以为和去别处一样,会有很多人跪拜迎接。

没有想到当御驾停下,赵忠掀起车帘的时候,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片荒凉。

“这里是哪里,我们不是要去军营吗?”李桓疑惑的问道。

也就是赵忠提的这个建议,李桓才没有起疑心,如果是其他人提的这个建议,看到这种情况,李桓当场就祭出飞剑了。

“回皇上,这里就是军营。”

赵忠禀报道:“以前神卫军就驻扎在这里,后来唐文道和唐贵妃内外勾结,假托皇上旨意,把神卫军调去了黄征那里。”

李桓这才恍然。

怪不得《勾搭上贵妃后,我揭竿造反诛杀昏君》书里说李桓是个昏君呢,就这种自毁长城的事,除了他别人也做不出来。

神卫军已经调给了黄征,现在说什么也都是后悔话了,李桓也没再提这个茬儿,直接问道:“攻城器械在哪里?”

“老奴只知道神卫军当年留下了一些攻城器械。”赵忠说道。

一旁的御林军队长回禀道:“皇上,应该在后营之中。”

他是御林军,更清楚军营分布的情况,虽然说御林军和神卫军不是同一个军种,但在军营分布上面大差不差。

李桓没有再上车驾,而是步行往后营走去,他还没有真正见过军营是什么样,想要顺便看一看。

老太监赵忠和御林军队长,紧紧跟在李桓的身后护驾。

军营很开阔,营房教场井井有条,虽然早已没有人住,却也能看得出来当时的气势。

看到这些废弃的房屋和场地,李桓心中一动,转头问赵忠:“京城之中,像这样的空地还有多少?”

“回皇上,具体的数目老奴不知,不过应该有一些。”赵忠不知道李桓为什么突然问这样的问题,心里踌躇着,要不要下去之后专门派人去调查一下。

李桓直接说道:“完了你派人去调查一下,把所有的空地闲屋全都记录清楚了。”

“是!”赵忠领命道。

李桓要调查这些,是因为之前在看奏折的时候,发现国库亏空。

这可是一件大事,没有钱就算是皇上也没用,不管是办事情还是差遣人,还是添置什么东西,都得需要钱。

之所以让人调查记录,就是准备把这些空闲的土地收归朝廷,二次拍卖。

从军营大门一直走到后营,李桓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攻城器械,也明白了为什么御林军队长会说云梯非常结实。

那根本就不是个梯子,或者说不能单以梯子来论,有点像是后来的维修车。

在下方是一个基座平台,还有四个轮子,又宽又结实,平台的上面,才是一个梯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关于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出身于医学世家的落榜美术生,意外穿越秦王政三十五年,成为始皇第十二子赢十二,为了一点吃的开局暴揍胡亥、弄死劝架的赵高,始皇一怒之下将赢十二贬为庶人发配出宫,且看赢十二如何搅动风云........PS:本书有系统,不喜勿喷!
轮儿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周庆的官职为起居郎,职责便是记录女帝的生活。周围的宫女们有时暼到他,都充满不屑或是惋惜。只因为周庆虽是纨绔子弟,可也是堂堂新科传胪,殿试第四名,家里还是四品官。女帝也让他选职位,结果选了最没前途的起居郎。天地良心,周庆也很无奈啊。系统主线任务,是成就千古毒士。
大禾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关于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广西农学院脆皮大学生马文达在极限旅游三国古战场的时候,意外从山崖滚落,再睁开眼睛已经身处于三国战场。坏消息:他成了马谡的儿子马通,还被逼着成了排头兵,负责进攻郝昭把守的坚城陈仓。好消息:丞相还活着,北伐还在继续,虽然不多但还有时间。坏消息:蜀国内部暗流涌动,不知道多少人对自己心怀不满,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好消息:系统来了,只不过这是拼夕夕服务系统,一进去首先就看到一行
我是路口
穿越影视世界,从变成反派开始
穿越影视世界,从变成反派开始
关于穿越影视世界,从变成反派开始:苏御,获得穿越影视世界的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在影视世界翻云覆雨。主角,立志要做一个影视世界的大反派,消灭一些与他作对的主角。目前正在写第一个世界第二个世界、第三个世界粉丝假如有喜欢的世界可以评论区说明
云水真君
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
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
大明!朕,嘉靖大帝!朕内除诸弊,富国强兵!外灭北虏南倭!收西域,征南洋!征服欧罗巴,登陆美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