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全唐诗

第186章 德宗《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德宗皇帝李适诗之二

德宗《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深度赏析

至化恒一作常在宥,保和兹息人。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一作锡宴周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一作下均。

在唐代的历史长河中,德宗皇帝李适于中和节宴请百官之际,挥笔写下了《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这首意蕴深厚的诗作。此诗绝非简单的节日应景之作,而是蕴含着德宗对国家治理的深邃思考、对百官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中和节的盛大场景与时代的政治文化风貌。

逐联精妙解析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诗的开篇便高屋建瓴,点明德宗心中的治国理念核心。“至化恒在宥”,“至化”代表着德宗所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尽善尽美的国家治理境界。而“在宥”一词,源自道家思想,意为宽容、自在,此处表明德宗期望通过施行宽厚、包容的政策来安抚百姓,给予民众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社会充满活力。“保和兹息人”进一步阐述,“保和”强调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息人”则表示保障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安宁繁衍。这一联短短十字,却精准地体现了德宗以“德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后续所描绘的治国蓝图。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此联是对开篇治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入阐述与延展。“推诚”直白地表明德宗要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天下百姓,毫无保留地展现出自己的诚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抚诸夏”体现了德宗对整个国家全面治理的决心与担当,“诸夏”指代华夏大地,意味着他要将关怀与治理覆盖到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与物长为春”则运用了精妙的比喻手法,将“春”的意象引入诗中。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与活力。德宗以此象征他期望国家在自己推行的德政之下,能够如同春天的万物一般,长久地保持繁荣昌盛、和谐发展的态势,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诗句至此,笔锋一转,从抽象的治国理念转到对具体场景的细腻描写。“仲月”明确指出时间为农历二月,正是中和节所在的月份。“风景暖”描绘出春日里温暖宜人的气候,微风轻拂,阳光和煦,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恩赐。“花柳新”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禁城之中,花朵竞相绽放,五彩斑斓;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随风摇曳,尽显婀娜之态。这不仅是对春日景色的生动刻画,更巧妙地暗示了国家在德宗推行的德政之下,呈现出一片繁荣、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象。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烘托出中和节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祥和。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一锡宴周群臣

这一联着重描写中和节宴请百官的盛大场面。“芳时”指代美好的时节,即中和节,此时正值万物生长、充满生机的春天,为宴会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好气息。“金奏”指的是钟、磬等乐器的演奏,庄重而悠扬的音乐声在宴会现场回荡,营造出一种庄重、典雅而又喜庆的氛围。“赐宴同一锡宴周群臣”表明德宗皇帝以丰盛的宴会款待满朝文武百官,“同一”强调了皇帝对每一位臣子的平等对待,“周群臣”则体现了宴会的周全,无一遗漏。这一场景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亲近,也展现了皇帝对百官的尊重与关怀,象征着整个朝廷的团结一心。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此联表达了德宗对音乐和百官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丝竹岂云乐”,尽管丝竹之音美妙动听,能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但德宗认为这并非真正的快乐所在,暗示了他并不满足于表面的欢愉与享乐。“忠贤惟所亲”则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德宗真正重视和亲近的是忠诚贤能之士。他希望百官能够明白,只有凭借忠诚与贤能,为国家尽心尽力,才能赢得皇帝的青睐与信任。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德宗对百官的期望,更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人才的渴望,希望能有一群忠诚可靠、才能出众的臣子辅佐他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诗的结尾以一种宏大的视野和高远的志向总结全诗。“庶洽朝野意”,“庶”表示希望、但愿,“洽”意为融洽、和谐,德宗由衷地希望君臣之间能够心意相通,朝廷与百姓之间也能和谐一致。只有上下一心,国家才能稳定发展。“旷然天地均”则以天地为喻,展现出德宗对国家治理的终极目标。他期望国家能够达到一种公平、和谐的理想状态,就如同广阔无垠的天地一般,包容万物,均衡发展,没有偏私,没有不公。这一联体现了德宗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

整体深度剖析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中和节宴请百官这一特殊事件为背景,通过对节日盛况的细致描绘,深刻表达了德宗对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他倡导以德治国,用真诚对待百姓,亲近忠诚贤能之士,致力于追求国家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诗中既彰显了德宗宏大的政治抱负,也流露出他对百官的殷切期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德宗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与情感诉求融入到每一句诗中,使这首诗成为他治国思想的生动体现,也为后人了解唐代的政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有序:全诗布局精巧,层次分明。开篇先阐述治国理念,为整首诗奠定理论基础;中间部分描写中和节的节日盛况,包括春日景色和宴会场景,使诗歌内容丰富生动;最后以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作结,升华主题。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结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德宗的思想脉络和情感走向。

2. 意境优美动人:德宗巧妙地运用“春”“花柳”“金奏”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一个喜庆、和谐的氛围。春日的温暖与生机,花柳的娇艳与婀娜,金奏的庄重与悠扬,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中和节的欢乐氛围之中。同时,这些意象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描写,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与德宗的治国理念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3. 语言凝练典雅:诗中用词简洁而富有深意,如“至化”“在宥”“推诚”等词汇,既精准地表达了德宗的思想,又体现了唐代宫廷诗歌的庄重与典雅。这些词汇的运用,不仅展现了德宗深厚的文学素养,也使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德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和诗歌的韵味。

历史背景

中和节是德宗时期设立的重要节日,其设立旨在倡导社会和谐、重视农业生产。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根基,而和谐的社会环境则是国家繁荣的保障。德宗通过设立中和节,并在节日里宴请百官并赐诗,不仅表达了对百官的关怀与重视,更借此机会向朝廷内外传递他的治国理念。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凝聚人心,让百官和百姓都能理解并支持他的政策,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这首诗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它成为了德宗推行政治理念的重要载体,也反映了唐代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风貌。

《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不仅是德宗对中和节的深情歌颂,更是他对国家治理理念的深刻表达。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历史价值,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展现了唐代皇帝以德治国、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也为后世研究唐代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瑰宝。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关于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捡尸就能升级,王通穿越成汉末华雄帐下小兵,意外获得“捡尸升级系统,可以通过触摸死尸获取死者的技能。开局之初,适逢汜水关前关羽斩华雄,冒死获取华雄的技能。虎牢关前,跟在吕布后面捡尸……此后,收武将,纳谋士,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拒北胡、灭东倭,荡涤四方,终成大帝。本书有系统,但仍然是以权谋为主。
山风木鱼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林萧肃穿越大乾国,成为一名不受宠的世家嫡子。父亲是攀高枝抛妻弃子的凤凰男,后妈妒忌成性,心狠手辣。姐弟俩在府内艰苦求生,任人欺侮。林萧肃携系统而来,破案就能变强。加入锦衣卫,从力士到千户,镇抚使到指挥使。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朕得爱卿,一人可压天下名士,封一字并肩王,共治江山!老爹:爹错了,不,您才是爹!
青蛙吃王子
最强斥候
最强斥候
十六年前,天奉王朝与北方绒狄在拒蛮关外大战,两朝将士死伤无数,苦寒大荒血流成河,尸骸筑起了数十座巨大京观,震惊天下!十六年后,两朝开始恢复邦交,但绒狄暗地里却再次秣兵历马蠢蠢欲动,苦寒大荒鬼影幢幢,拒蛮关中暗流涌动!一个来历成迷的男婴在关中长大成人,从小小捕快摇身一变,挤身度望府的斥候之例!在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血腥岁月之中,这个斥号同名的小小斥候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咬牙成长,逐渐成为了那个令世人嘱目
从江湖过白衣
陈情魔道:当魏无羡觉醒神尊记忆
陈情魔道:当魏无羡觉醒神尊记忆
关于陈情魔道:当魏无羡觉醒神尊记忆:看了很多陈情魔道同人文,总觉得不过瘾,自割腿肉,只磕忘羡。本文由多个陈情魔道世界组合,有时怼金江,有时怼全修真界魏无羡:三千大世界的无烬天域之主,修为:神尊。神识畅游万界,被天道捕捉成为天道之子,本欲救世,却遭百般算计,一朝觉醒,改天换命,从此天堑变坦途蓝忘机:同为无烬天域之主,终极修为:神尊。同道侣魏无羡一起穿梭万界积累功德,最终恢复神尊修为。世界1:魏无羡
二凌幺幺
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
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
关于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林毅意外穿越到了曾经观看的影视剧世界之中..林毅:“果然穿越必有金手指,不过两个是什么鬼?幸运女神再爱我一次?攻略系统提醒您!攻略需谨慎,柴刀需警惕!乔英子/宋倩、童文洁...朱锁锁/蒋南孙、戴茜..****双穿门已启动..古代——3D***、动漫——东京食种、童话——龟兔赛跑!请选择..
随风就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