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第54章 杨广:吴缺这小子,决不能埋没了!(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最新章节。

“回陛下,不多,五千将士。”

吴缺直言。

“不可能,五千将士你想生擒乙支文德,想拿下乌骨城?”

宇文述听到这话,就像听见了天底下最搞笑的笑话一样。

“大言不惭,你这是欺君?”

“吴缺,你太狂妄了!”

一众战将纷纷怒斥道。

“闭嘴。”

杨广冷眼扫视众人,不过他心中也甚是吃惊。

大隋九军几乎都是精锐,这种情况都败了。

吴缺只带五千兵马,不但击败了乙支文德将其生擒,还将乌骨城也破了?

你说他能不吃惊?

“吴缺小友,你是如何击败乙支文德的?”

和众人不同,卫文升等人是带着好奇询问。

“佽飞军和水师会和之后,就在乙支文德后方,所以我军是埋伏在敌军后方取得胜利。”

吴缺简而易骇。

“可是你为何认为,九军必败?”

苏威皱着眉问。

吴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带着精兵埋伏敌军。

怎么想,都显得不可思议。

“很简单,九军将士疲惫不堪,我军动向又被敌军知晓,大败乃是必然。”

吴缺当众直言。

“若你知晓九军大败,为何不说?”

杨广眉头一皱,面色愠怒。

如果吴缺早一点说,九军就不至于如此。

在加上吴缺从后背伏击,拿下乙支文德的同时,还能保证九军伤亡。

加上乌骨城被破,拿下平壤还不简单?

“陛下,臣就算说了,又有多少人相信呢?”

吴缺回道。

卫文升等人都沉默了。

吴缺所言不假,他身份地位一般。

各路大将军,又岂会听从吴缺的建议?

杨广也沉默了下来。

吴缺说得没毛病。

“而且水师情况严峻,佽飞军这才决定支援水师,保证有兵马在平壤接应。”

吴缺又道。

综合来看,吴缺的选择并无毛病。

就是因为这个选择,才得以支撑远征。

现在乌骨等地接连被破,平壤几乎处在隋军包围圈中。

就算九军损失了不少兵力,也一样占据优势。

“那现在赵才人呢?”

杨广又问。

“回陛下,赵将军和来将军,就在平壤一带等着。”

吴缺如实回道。

“好。”

杨广微微颔首,至少现在的结果是好的。

至于佽飞军违背军令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如若杨广还要责怪,如何安人心?

“宇文卿家,你让朕甚是失望啊!”

杨广看向宇文述,沉声道。

就连吴缺都看得出来九军必败,宇文述居然看不出来?

甚至因为汇报耽误时辰,导致乙支文德假投降成功。

不但摸清隋军虚实,还大败了九军!

综合这些事情,导致九军真正大败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在场众人都很清楚。

“臣知罪。”

宇文述硬着头皮道。

但他心中,却是掀起了万千怒火。

吴缺,又是吴缺!

三番两次坏了他计划。

这一次宇文述虽然成功消耗大隋底蕴,但也失去皇室信任。

保不准远征结束,还有受到处罚。

对比起达成的目的,损失还要更加惨重一些。

这一刻,宇文述对吴缺生出了杀心。

不过他并未表露,甚至未曾瞪吴缺一眼。

“宇文卿家,同样的事情朕不希望还有下次。”

杨广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话,可是在敲打宇文述。

“臣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