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第182章 祸兮福所倚(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最新章节。

华夏这一年发展的很好,没有了倭国米国的捣乱,加上赔款巨大,名次进步,镇国区扩大之后,华夏面积达到400万平方公里,早先核心区面积近乎全部被收回。

不仅如此,地貌变化极大,早先堵塞的山川,少见的降水,自收回之后还变了一个模样,气候更为的温润,又很多资源产出。

国内工业和人口很快延伸到这些边境之地,几座老聚集区扩展,新的聚集区建立,一时间华夏人竟然感受到了无比的空旷感。

或许是被压制太久了····

百姓不用再挤在一个个棺材房当中,甚至在新区都是独栋小院,外部的变化吸引大批移民外迁。

如今的华夏人心中少见又恐惧,都是对未来的期盼。

西北之地,是华夏早先失去最多的一片边荒之地,离开华夏已经20年。

如今终于一条铁路重新贯通到了这里,再一看,早已绿树成荫,而非沙尘滚滚,早已温和湿润,而非干燥苦寒。

早先中部大盆地,整个世界第三大的沙漠,如今却是大河穿流,泥地淤积,仔细看来竟然比辽东条件还要好上些许。

随着蓝星扩大,全球气候发生极大变化,早先的大陆气候逐渐被季风气候所取代,随着20年极为剧烈的地质演化,早大有不同。

和常规一般,先探索的肯定是军人,这华夏军刚刚从倭国前线战场调回来,还没休整些时日,又来到了大西北,开荒建设聚集区。

黑烟滚滚,各地矿产勘探开采,一片片耕地被开垦出来,国内早已经生锈的大型农机被紧急修建,成千上万的运输到西北。

他们要联合一处,将那片比整个华北还要大的平原给开飞了。

一辆辆火车甚至高铁,拉来了一家家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华夏人。

新车站外,李安国携家人站在这里代代望着。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那种朝气能够冲击人的神经,让人心驰神往。

“爸爸,这也不是你说的大西北啊!”

女儿跑到身边,拉着李安国的衣角,欣喜说道。

谁都喜欢绿色,小孩子也一样,因为这代表着生命,特别是你要常住在这里的时候。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李安国心情复杂,当初他也是华夏第一批探索者,进入神话三国,在广宗城遭受官兵围攻,那天昏地暗的杀戮景象,让他至今难忘。

“我是懦夫,这西北因为我而丢了,如今却又因为三国而回来,祸兮福所倚,或许这就是变数吧。”

想到这里,他那拥塞的内心瞬间通畅许多,刚准备起身,便看到一年轻战士对他们行军礼后说道:

“同志,我来帮助你们引路拿行李。”

说着不等李安国客气,他便一手将最大的行李提起,丝毫不见疲惫之色。

“好同志,当初我也是参军的,却没你这身体素质。”

李安国拍拍他的肩膀,不禁赞叹。

生在秘境融合纪元的一代人,确实比他们当年强上太多了。

那时候的日子是怎么样呢?

他仔细回想,却只能捕捉其中影子,只记得人手一部手机,不断的刷刷刷,信息极大丰富,物资极大充裕。

人或许也是老了,不再多想,他便也提起行李,走向了自己以后的居住地。

这片地因他而失,现在回来了,那就好好珍惜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敬之颠沛
敬之颠沛
故事发生在西汉末年,皇权不断更替下,皇族中人怎可独善其身?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因着立场、观念越走越远,刘黎是否获得真心善待之人?“血肉至亲,枕边爱人,相同志向的伙伴…,非要榨干吾最后价值才能罢休!”长夜难眠,每每思及此处,无不泪满衣袖。…大砥...
我有只小狗叫芒果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关于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爱吃酿菜的红尘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