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不该嘲讽那个大脚星人》最新章节。
人手多了五六个,等新的坩埚到货后,光子电池的产能翻了一番,虽然仍满足不了订单,但总算有了一小批货源,稍微缓解了一下客户的抱怨。
此时水晶钢的产量是够了,可制备两种薄膜的确是个精细活,即使方行分了一个人给小赵打下手,但产量仍是有限。
除非增加气象沉淀设备或者改进生产工艺,增加设备,方行买不起,上次那个设备就是淘来的,还好能将就着用,再弄一台他可没那本事。
而改造生产工艺则更不可能,他之前能按着图纸把光子高能矢量结晶生产出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至于其中的原理,他根本就不明白,更别提改造生产工艺了。
所以电池产量始终有限,好在产品的利润非常可观,即使加上原料,人工,房租水电费,纵使良品率极低,一块电池的成本也就两三百块钱左右。而售价高达2888,整整十倍的利润,如此高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
好在几个小伙年龄都不大,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更接触不到进货事项,所以除了方行以外没有人知道电池的成本。
他特意安排小赵在车间内的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内配料,钥匙只有一把,特意叮嘱他不要让别人知道配方。
至于最重的那种绿藻制成的生物催化剂溶液,还是几个月前配置的那桶,用了还不到十分之一,至于配方除了方行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连记载配方的纸,都已经让方行烧掉,冲进了下水道。
时间进入了十月中旬,高温闷热的天气,总算消停了一点,初秋的夜晚也带来了一丝丝凉意。
而云鲸电子厂迎来了第一次发薪。
发完薪水后,方行给他们放了两天假,几个小伙忙了一个月了,也没怎么歇,是该给他们放松一下了。
八九千的月工资在林市这个山南三线城市中算是高薪了。
几个小伙很是兴奋,原本来这个偏僻的工厂做工,就存了一丝疑虑。
若不是赵伯梁是他们的同乡,他们真的不敢过来。现在发了工资,他们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跟方行打了声招呼,就都三三两结伴玩去了。
反倒是看门的李大爷听说几个小伙子月工资八九千。眼睛都直了。
这两天见了方行,就追问他厂里还招不招人,要是招人他本家还有好几个子侄。他一股脑的都给拉来。
弄的方行哭笑不得。打发了耿直的李大爷。
方行回到二层小楼的办公室,核算下流水。
这些天他将生产的事大部分都交给了小赵。
他则主要负责进材料,销售,跟送货上门,有空就跟几个小伙一起打螺丝,组装电池。
饶是如此,他还是感觉分身乏术,有一次他送货不及时,被客户催急了眼,他现在有了落脚的地方。也不装了,直接怼道:“你要是真着急,就自己来拉。”
客户还真不惯着他,当天下午就派了一辆标注着山南酒厂的厢式货车来堵了厂门口。
车上下来几个大小伙子,跟方行打过招呼之后,吭哧吭哧的把新鲜出炉的光子高能电池全都搬上了货车。
清点完数量后,领头的那个戴眼镜的男子打了个电话,不到十分钟,方行就收到了银行的转账提示。
没错,这就是电子厂这个月以来最大一个客户,出货量差不多占到五分之一。
就是当初那个不务正业的白酒厂。
方行也十分好奇为何一个白酒厂,需要这么多电池干什么。
一番打听才明白原委,原来这个白酒厂的老总,不光一个公司,还有另外的贸易公司。
专门做一些低买高卖的生意,配送白酒的时候,顺带着就把货给出了。
对方十分看好云鲸电子厂的产品,十分畅销,之前不知道厂子详细的地址,没办法,这次知道地方了,以后就不用他送了,他们自己来拉。
还说公司的经理,抽时间过来拜访。
方行听的直头大。同时也深感销售渠道的重要性。
忙碌了一个月的工厂,售出了接近两千块电池。
总营业额高达五百七十多万,
刨去成本之后,还剩五百万左右。方行感觉这就跟做梦一样,很不真实。
他镇定了好几天,总算缓过劲来,先拿出十五万,将大学舍友陈思道的借他的钱还了。
此举还惹得陈思道很诧异,问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方行也不瞒他,只是说创业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业务还得慢慢发展,这钱就先还他,将来破产,干不下去了,还得找陈大老板接济。
两人一顿臭屁,互相打趣,约定找时间再聚,就挂了电话。
接下来的时间让方行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着,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
原本电子产品销售是要开发票的,可方行没空去弄,这事也就拖了下来,每次送货对方要发票,方行都是一句话,下次一起给你捎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