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布中华

第195章 收降袁宗弟(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武布中华》最新章节。

袁宗第与田虎回到城中,这个时候其实谁也无法阻止,城中闯军投降了。

以袁宗第的实力,完全可以控制谢君友后再投降,不过高欢要他们纳投名状,所以光控制便不够,只能杀死谢君友。

次日清晨,袁宗第再次召集众多部将,在崇王府宫殿内商议局势。

这时,殿上不少人,都已经知道了袁宗第和田虎的决定,一个个目光炯炯,大殿内异常安静,只有田虎握拳,捏得关节格格作响。

“没奈何?只能投降了!”在知道袁宗第的态度后,田虎有了底气,忽然朗声大喝。

谢君友眉头一挑,瞪着田虎道“老田,你说什么胡话呢?闯王对我们不薄,你要是敢投敌,看我打不死你!”

田虎冷笑:“老谢你也看见了,现在城中粮尽,再不投降,弟兄们都跑完了!那啥,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看过书,应该比老子懂这个道理!”

“放你娘的屁!”谢君友怒道:“守不住,那就突围出去,回到闯营再找高欢报仇。”

两人争执不休,众多闯军都默不作声。

谢君友见争论没有结果,随即看向袁宗第,愤慨道:“制将军,老田要投敌,你看怎么办吧!”

袁宗第沉吟一阵,沉声说道:“今日决议,事关我们几万兄弟的生死,既然左将军和右将军分歧这么大,为显公平,大家便举手表决吧!愿意跟随田虎投降的,站在左侧,愿意跟随谢君友突围的站在右侧!”

“制将军!你!”谢君友原本以为袁宗第会痛斥田虎,可没想到既然要搞什么举手表决,平常做什么也没见袁宗第问属下的意见,这令谢君友十分恼火,不过既然袁宗第提出来,他也只能愠声道:“好,那就表决!”

大殿之上,一群人立时呼呼啦啦的站在田虎之后,而谢君友一边,则只有几名心腹,不过好在中间还站了不少人观望,另外袁宗第自己也还没表态。

这时谢君友目光不禁投向袁宗第,急道:“制将军~”

他话没出口,便见袁宗第举起左首,沉声道:“本将支持田虎!”

中间不少人,本来早想站队田虎,但见袁宗第没表达,怕万一站错队,遭受清洗,现在袁宗第表态,众人立时全部站在左侧。

“你!你们!”谢君友眼睛瞪大,指着袁宗第等人,痛心疾首,“制将军,连你也要投降?”

袁宗第叹息一声,“老谢,大势已去!这个时候突围,等于是让弟兄们出城送死。弟兄们跟着我,干得都没吃几顿,本将不能对不起他们,得为弟兄们考虑啊!”

袁宗第站起身来,走到谢君友面前,大殿内三十号人,只有谢君友和五名属下,不愿意投降。

“老谢大家兄弟一场,你若是心向闯王,不愿意跟随我投降,那我也不拦着你,你今天就可以带着你的人出城。”袁宗第沉声道。

谢君友脸颊鼓动,低头不语,明白袁宗第等人铁了心要投靠高欢了。

“哼!”半晌谢君友冷哼一声,愤愤的瞪了袁宗第一眼,便转身欲走。

这时一旁的田虎,忽然大声吼道:“老谢,你可想清楚,今日一走,日后相见,我们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了!”

谢君友脚步顿了顿,然后毅然决然的向殿外走去,然而就在这时,袁宗第一个箭步追上,将一柄短刀,猛插进谢君友的后腰,然后转动着刀柄,鲜血呼呼的流出。

谢君友满脸不可置信,没想到袁宗第这么狠,一点兄弟情义都不讲,“制将军,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