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奇缘仙游记

第七十回 新婚(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仙路奇缘仙游记》最新章节。

南苑王在西梁城逗留数日后便往大周圣京去了,杨笑奉命一直送出了西梁境界。

南苑王离开后杨笑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每天处理完军营里的事务后便是打坐修行,偶尔被召去陪一陪五公主。

现如今杨笑在运转体内气息时越发的纯熟起来,随着拓宽的经脉越来越多,气息运转也越来越快,开拓经脉的速度也快了不少,这样一来那股疼痛也越发的让人痛不欲生了,不过杨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杨笑在经历了这场擂台赛后对修行也有了一种紧迫感,每天稍有空闲,不是打坐运气就是参悟脑海中的那本龙虎功。他知道那天那个黢黑的大汉并没有尽全力,而梁赞更是保留了实力。

很快盛夏便匆匆而过,秋天悄然到来。这个初秋西梁城迎来了一场喜事:五公主要大婚了。

这一天整个西梁城都可谓是披红挂彩。

没入城便远远的看到城头上彩旗飘扬,城门楼挂上了用红绸布团成的红花缎带。进得城中,中轴大街上两边的树木皆是挂上了红布飘带,每棵树下都摆了各色花卉,在秋天的西梁能见到这许多春天才有的鲜花当真是不易。街道两旁的人家每一户都是张灯结彩,更有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将门前装点的就如同自家迎亲嫁女一般。

西梁王府门前,有武士分列两排,武士的脖颈处系了红飘带。每个武士的旁边都放有一个大花篮,花篮上鲜花怒放,红绸飘扬。一条红地毯从王府的大门里一直铺到了台阶下的广场上。

进入王府之中更是如同进入了一片喜庆的海洋一般。连廊下花团锦簇,窗户里大红囍字成双,门楣上的大红花分外惹眼。

府院内早已聚集了许多的宾客,有侍者高声唱着宾客的身份称谓以及所送礼品:“北静王贺新人之喜。送千年人参两株,千年灵芝一对,……兽中之王虎皮两张,鹿茸两对……。”

有侍者将礼品一一捧上。

“这千年人参当真是稀世珍宝啊!”

“那灵芝也不可多得呀!”

“……。”

众宾客看着那一件件珍宝不时发出一阵阵议论之声。

“东安王贺新人之喜。送东海红珊瑚两株,千里龙涎香两块,……”

“诶呦!这红珊瑚怕是不下一丈高啊!”

“嗯!这龙涎香当真是名不虚传呀!”

“嗯!真是奇香无比呀!”

“……。”

众人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南越王贺新人之喜。送南海夜明珠一对,南海珍珠两百串,……。”

“好大的夜明珠啊!”

“是啊!比大人的拳头也不小了。”

“听说这南海夜明珠随便一颗都是价值连城,这么大的一对哪得价值几何呀!”

“哎呀!是啊!是啊!”

“……。”

“……益州侯送海外异鸟一对,能吐人言,……。”

只见那提笼的训鸟人向那鸟儿说了句什么,那对鸟儿便在笼中跳上跳下嘴里不住的叫道:“公主新婚大吉!公主新婚大吉!……。”反复的叫了好几便。围观众人皆是啧啧称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神捕司当差的那些年
我在神捕司当差的那些年
+++++++痕检专家苏无名,携带无字天书穿越大禹王朝,开局成为嫌犯,被人缉拿到监狱中,生命垂危。苏无名通过自己前世的知识,洗刷冤屈,意外发现开启无字天书的办法。此后,大禹王朝多了一个逍遥神捕。他被大禹江湖人士视为朝廷最强鹰犬。他被大禹百姓视为青天神捕。苏无名利用无字天书获得的武功以及自己的破案知识,为大禹王朝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迷案,途中,他结识了外冷内热的医疗圣手冷霜凝,娇俏可爱,却擅长暗器的水
潇然鱼悦
烨芙小姐什么也不知道哟
烨芙小姐什么也不知道哟
关于烨芙小姐什么也不知道哟:这是一个略有波折、偶尔严肃的温馨治愈的故事,嗯,大概。——————————“烨芙,如果我要去杀掉一个人,你会支持我吗?“会哦。“如果是也望的话,一定不会伤害无辜的人的。“那如果我真的要去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呢?你,还会支持我吗?“唔……会的哦。“我相信也望一定有自己的苦衷吧?“我会与也望一起承受下这份罪恶。“所以……请使用我吧。“我的,「勇者」。省流:温柔可爱又人妻属性拉
西风不漂流
综武:剑出华山
综武:剑出华山
剑出华山:天不生我施宗义,华山万古如长夜!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心正则无不正,心邪则无不邪!剑出华山,风云变色!——本书坚决不会烂尾,保底至少180万字。偶尔一不小心就会日更过万,诸位大佬们请尽管放心养鱼。~目前是每天稳定更新四章。具体时间是每天早上8:00更新两章,下午18:00又更新两章。观书如镜,映照内心~祝各位大佬观书愉快!~
Ms咖啡
诗国剑踪侠影
诗国剑踪侠影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但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空虚。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仙李白的灵魂穿越重生,带着古代的诗意和豪迈的侠义精神,闯入我们这个他感到陌生的现代世界来……
汉字靓仔
刀侠砍柴人
刀侠砍柴人
武侠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世事无常,身不由己。纵使心怀侠义也难免遭人利用成为恶人,举刀问天,天作何答?黄鸣从乱葬岗尸堆中爬出……十年后……本以为自己很菜,可是那些号称江湖一流高手的仇人为什么比他还菜?
洼路沟村的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