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28章 他可以走了,你得留下(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最新章节。

“孟浩然,国子监祭酒的大弟子,人称浩然君子,有大儒之资。”

李景源的目光落在眼前之人身上,此人一身青色长袍,身姿挺拔,风姿特秀。生的面白似玉,墨眉似剑,俊朗非凡,当真是个金相玉质的儒雅书生,都快赶得上屏幕前的看客老爷们了。

翩翩孟信陵,浩然真君子,就是夸他的。

“太子殿下过誉了。”孟浩然神色平静,给人一种儒雅随和之感。

“你也是为吕兴巢而来?”

孟浩然点点头:“吕兴巢虽说做的不对,但他毕竟是国子监博士,若是被冻死在城门口,我国子监的名声多少会受到影响。”

李景源:“你倒是诚实,不像那些人一来就打着为本宫好的名义说三道四。”

“是张祭酒让你来的?”

“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了,我可代表国子监。”

李景源挑了挑眉,此人看着儒雅谦逊,没想到是霸气内敛。

不过他确实有这个资格。

这孟浩然可不只是生得好,长得好,才情天赋更是不得了。

他从小早慧,三岁识字,五岁可赋诗,十岁就以一首五言诗震动大衡,引得儒家数位大儒争抢收他为徒,据说连鸿霞学院的老夫子都动了收徒心思。最后国子监张祭酒抢先一步,收他为徒。

而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十五岁入先天,二十岁养圣贤,成了儒家君子,对应的正是武夫的宗师境。

如今孟浩然已是二十三岁,据说他已经开始写经论,为入大儒境做准备。

此人是个真正的天才。

国子监张祭酒曾言他就是国子监的未来祭酒,未来大衡儒家的代表人物。

“你把问题回答了,便可以带走吕兴巢。”李景源淡淡道,并不打算给此人面子。

“问题我已知晓,吕兴巢已经回答了两个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太子殿下血洗太秋宗的第三个原因是警告江湖武林,江湖势力素来不服朝廷管理,不尊朝廷法度。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大衡秩序。若不打压,必生大乱。

血洗太秋宗此法虽说酷烈,却有极明显的警告作用。”孟浩然说道。

李景源指向吕兴巢,嗤笑道:“如此简单的原因,吕兴巢却想不到,此人愚庸。”

孟浩然主动道:“还有第四个原因。”

“哦,说说看。”

“太子是在报复,一个月前太子庄私占案背后有魏王的影子,太秋宗是魏王的势力,太子殿下血屠太秋宗是在报复。”

“还有,接着说。”

孟浩然继续说道:“第五个原因,太子殿下是想立威,重树太子威严。”

李景源拍手叫好:“浩然君子果然不一般。”

“但孟某觉得太子这威立早了,手段也极端了些。昨日的血屠太秋宗,今日的城门之举,皆是在招祸。”

李景源眯着眼:“吕兴巢是国子监的博士,这么说来,是国子监在给本宫下套?”

孟浩然道:“自然不是国子监,否则我也不会前来。”

“但吕兴巢毕竟是国子监的博士,今日之事因他而起,国子监也应该给殿下一个交代。”

“怎么交代?”

“老师会上奏疏,以私德败坏、尸位素餐、不依本分之名请奏免除吕兴巢的国子监博士和太子少师之职。”

李景源淡淡道:“吕兴巢不过一趋炎附势的小人,是不是太子少师于本宫而言不重要。本宫要想,随时可以,有的是办法取掉他的太子少师之职。

这个交代实在不怎么样。”

孟浩然淡淡道:“他吕兴巢也就值这样的交代。”

李景源颔首:“倒也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许多神
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许多神
那年,春庭梨花,往事成风。那年,无道仙山,来了一个小小的杂役弟子。……那年,星空之上,屠戮万神。
有种痛很疼
我沉睡万载,一剑斩破苍穹
我沉睡万载,一剑斩破苍穹
叶无痕不知怎的穿越到武道世界,好在觉醒永生系统。他依靠沉眠增加寿元与属性点,历经了多个时代。他一次次沉眠,醒来时世界已经大变样。每一次沉眠后,世界都已物是人非。他是一个永恒过客,见证了世界的变迁,也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他也是这个武道世界的低调王者,淡漠于武道纷争。这途中,好在有段清风这样的好友,豪迈仗义,两肋插刀。伍明月温柔聪慧,美丽大方,对他怀有特殊好感。叶无痕将凭借这自身实力,在这个武道纪元引
百花尘
开局小杂役获神镜,狂截别人机缘
开局小杂役获神镜,狂截别人机缘
朱昌耀是丹城一名杂役,负责打扫卫生,挑水打柴等粗活,和炼丹沾不上一点边。其他三大派来卖买灵草灵丹的,正眼都不会瞧他一眼。这天,朱昌耀正在山下寒潭边打水,被路过来买丹药的剑客推入潭中,意外获得太乙神镜。这神镜功能逆天,其中一项是能预测周围之人的气运,朱昌耀凭此功能,毫不客气的疯狂截取别人的气运,机缘,从此,功法,丹药,灵石,各种好东西源源不断获得。朱昌耀修为一飞冲天,在四大宗门大比中夺冠,被位居苍
月映章江
潇湘书名
潇湘书名
关于潇湘书名:111测试==潇湘简介==阅文测试1000章节原书名:《简单写作1000章节》
julie7
世道万尊
世道万尊
关于世道万尊:修炼的道路总是漫长的————————————————————————————————————————
虚芯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