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直击人性》最新章节。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脊梁骨仿若生来就是软的,在面对善良的弱者时,如同狡黠的狐狸,尽显欺凌之态;而一旦站在有权有势者的面前,却又瞬间化作谄媚的哈巴狗,摇尾乞怜。
周末清晨,热闹嘈杂的菜市场里人来人往,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新鲜蔬菜。李大爷的摊位在菜市场角落,他的菜都是自家菜园种的,绿色又新鲜。
李大爷为人老实憨厚,不善言辞,只是默默守着自己的摊位。这时,王二带着几个游手好闲的人晃悠过来。
王二伸手随意翻弄着菜,扯着大嗓门喊道:“你这菜看着可不新鲜呐,这价儿也太贵了,当我们是冤大头呢!”
李大爷赶忙解释:“我这菜都是今早上刚摘的,可新鲜了,价格也实在啊。”
旁边的赵三立刻附和:“别听他说,昨天隔壁张婶儿卖的可比你便宜多了,还水灵着呢。”
孙四也跟着起哄:“就是,你这价格得降降,不然谁买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哄笑声不断。
李大爷满脸窘迫,粗糙的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嗫嚅着想要解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中。
王二不依不饶,故意挑出几片有点蔫的叶子:“就这还新鲜?便宜一半,不然我们可就走了。”
李大爷无奈,想着早点卖完回家,只能忍痛降价。看着王二等人得意洋洋地离开,李大爷只能默默叹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这是典型的恃强凌弱心理。在群体环境下,他们互相壮胆,责任分散,让个体的道德约束降低,欺凌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同时,他们通过贬低弱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填补自身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自卑空缺,满足自己扭曲的自尊心。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他们这种行为是一种低成本的“情绪获利”行为。通过言语打压弱者,付出极低的成本,就能收获情绪上的满足,如同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在他们的价值衡量体系里,这种行为是“划算”的。
有一回,社区里的李寡妇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小区公共区域晾晒衣物。李寡妇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拉扯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王二和他的那帮狐朋狗友路过,看到李寡妇,便起了坏心思。
王二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李寡妇嘛,在这晒衣服呢,也不看看这地方是不是你能随便用的。”
李寡妇一脸疑惑:“这公共区域,大家不都能晒吗?”
赵三在一旁帮腔:“你说能用就能用啊,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带着个拖油瓶,还占着公共地方。”
年幼的孩子被吓得躲在母亲身后,李寡妇紧紧护着孩子,委屈地说:“你们别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我们也没做错什么。”
王二却不罢休,上前就把晾衣绳扯了下来,衣物散落一地:“我说不能用就不能用,赶紧收拾东西滚蛋。”
李寡妇又气又急,眼眶泛红,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捡起地上的衣物,带着孩子匆匆离开。
而王二他们则在一旁哈哈大笑,享受着这种肆意欺凌的快感。这种对孤儿寡母的欺负,更是将他们人性中的恶暴露无遗,利用弱者无处伸冤的困境,来满足自己扭曲的控制欲和虚荣心。
职场上,性格温和、不善言辞的陈宇是个勤恳努力的员工。最近部门接到一个重要项目,在分配任务时,张阳眼睛一转,满脸堆笑地对陈宇说:“小陈啊,你年轻有冲劲,这项目里最关键、最繁琐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整理就交给你了,好好干,这可是个表现的好机会。”
陈宇有些犹豫:“张哥,这部分任务量很大,时间也紧,我怕……”
张阳打断他:“怕什么,年轻人就是要多锻炼锻炼,你要是连这点任务都完成不了,以后还怎么在公司发展?”
可实际上,这部分工作不仅难度大,还容易出错,吃力不讨好。而张阳和其他几人则揽下了轻松又容易出彩的方案策划部分。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陈宇日夜加班,四处奔波收集数据。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在项目汇报会上,张阳却抢先发言:“这次项目能有这样的成果,主要是我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制定了详细计划,才让项目顺利推进。”
一旁的赵莉连忙点头:“没错没错,张阳可是出了大力,不像有些人,好像什么都没干。”说着,还斜眼瞟了瞟陈宇。
陈宇试图开口说明自己的工作:“我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关键问题,对方案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