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第89章 王伯当的决断(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最新章节。

马展言辞诚恳,亦是在观察王伯当的反应,他很清楚,王伯当其实是有野心的,他并非甘于寂寞之辈。

只是一直以来,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才会选择落草上山。

而今,马展已经将条件摆在他面前,该如何选择,就看王伯当自己了。

王伯当沉默无言,陷入思索之中,他其实能够感受到,马展并非诓骗他。

因为马展在历城县,就已经见过他和单雄信等人,也知道他们和秦琼的关系,如果马展要究根问底,他们谁都跑不了。

而今,马展愿意和他平静对话,足以说明他没有恶意。

在王伯当脑海中,浮现这些年的经历,自从他弃官出走,便是混迹于绿林之中,单雄信对他确实很好。

不过,王伯当之所以陷落于此,不正是因为掩护单雄信等人吗?

如果说,王伯当一直不降,甚至是主动求死,那单雄信等人,他们会不会冒险来救,到时候麻烦只会更大。

种种条件叠加之下,王伯当心中,逐渐有了答案。他确实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能够建功立业,实现心中志向。

王伯当轻吐出一口浊气,他看向马展,点了点头,答道:

“王勇相信太保所言非虚,只要不牵扯其他人,王勇愿降!”

当王伯当说出此言,马展顿时眼前一亮,看来他的判断没错。他方才提出条件,正好切中王伯当心中所想。

马展当即站起身,拉住王伯当,笑道:

“王兄能够明白本太保心意就好,如今归降才是最明智的决断。父王求贤若渴,像王兄这等人才,必然能够得到重用。”

当然了,马展所说的重用,肯定是在王伯当戴罪立功之功。他此刻的处境,应该是和程咬金差不多。

王伯当心情有些复杂,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活下去。

但是,他对杨林也不算太反感。

实际上,王伯当对杨林还是十分钦佩的,这位大隋靠山王,何等威名赫赫,为大隋建立立下了滔天之功。

而今,大隋国力强盛,勉强称得上天下太平,但杨林仍旧不甘寂寞,为大隋镇守登州府,平定海寇。

并且,这位靠山王也是嫉恶如仇之辈,在他治下,百姓生活安定,不必担心那些个贪官污吏,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景象。

或许正如马展所言,跟随杨林,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

至于丁良,则是看得一脸懵逼,方才王伯当还一副坚定不移的模样,怎么十二弟说几句话,他就降了?

——

在说服王伯当之后。

马展便是带着丁良,一路往府衙而去。

他这样做,当然不只是为了满足杨林求才之心,主要还是为了他自己。

虽然马展是杨林义子,是大隋臣子,但他知道未来天下大乱,总要提前做好准备,哪怕要做个忠臣,也要有属于自己的势力。

才能避免被卸磨杀驴的可能。

对此,马展想得很明白,他可不是一个愚忠之辈。

只不过,马展尚未到府衙,便是察觉在道路之侧,似乎有人在看着他。

在马展实力提升之后,感知也是敏锐了许多。当他察觉异样,便是立时看了过去,那里是一名男子,寻常百姓装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关于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爱吃酿菜的红尘六道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