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352章 先发制人(补元宵加更求月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新章节。

<b><\/b>

郑和脑子里突然闪过朱高煦信中的话,大明工匠打造这些宝船大船不容易,他希望全都能保留下来。

到底打不打?还是直接带陶得贵的船队先突围?只要我们想跑,他们是很难追的,郑和还在考虑打还是跑。

突然,身后有人又大叫起来,郑和回头看去,陶得贵的船队也在动。

他此时啥命令也没下,陶得贵也在动。

嘶,郑和的脸顿时变的铁青,整个人都不好了。

也就数息时间,他很快回过神来,深深吸了口气,闭起眼睛,心中想着,非我之罪,大伙都反水了,我也无力回天啊。

“传令,所有船队,调转方向,往旧港去。”郑和绝望的道。

如果说之前还抱有打一打的希望,那么看到了陶得贵的反应后,郑和彻底绝望了,他更不理解,陶得贵为啥要反水?

时间回到昨天。

陶得贵刚回到自己船上,发现甲板上围着一堆军将,卫里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级三五成群,几乎来齐了。

陶得贵一个卫几十艘船,平时这些人大部份都在各自的船上,没接到命令是很少过来的,要么就是几个比较要好的兄弟,有时会过来一起喝点,但这么多人在没有军令情况下同时到,还是第一次。

“你们干嘛?”陶得贵奇怪道。

“陶大哥。”

“将军。”

“指挥使。”

现场各种称呼,也显出他们的交情深浅。

众人一涌而上,然后就是七嘴八舌。

“听说汉王反了?”

“朝廷大败?已经丢失了广西、贵州、四川,广东和福建诸省?”

“汉王打进湖广了?”

陶得贵脸色铁青,脑子里想着郑和的话,当下还是要安稳住兄弟们的心思,便大声道“那个混蛋在胡说八道,这事的确有在传,但真假可不知道,你们不要以讹传讹,咱们在海外也容易,还是先要带着兄弟们回家再说。”

“齐佥事说的。”

“齐驴儿说的。”众人又是七嘴八舌。

原来是高庸海宁卫的一个指挥佥事,刚刚跑了几条陶得贵的船,正在大肆宣传这件事,齐驴儿还说,官军在各路惨败,咱们要是回到国内,搞不好要被调派到湖广、四川或福建等地,迎战汉王大军,到时,恐怕很多兄弟,小命不保啊,汉王可是百战百胜的。

虽然说当兵打仗天经地仪,但是如果能不参与,当然更好。

齐驴儿还说汉王只想要船,兄弟们不想打自己人的,可以在外拖着。

所以大伙想了下,齐驴儿说的没毛病,只要他们回到大明,按朝廷现在的局势,肯定要征发他们上前线。

靖难后期,朝廷到处征兵,浙江,江南沿海的水师都拿来当步兵用,还是败了。

现在肯定也逃不了同样的命运。

被齐驴儿一鼓燥,陶得贵这边的军将们坐不住了,所以不约而同来找陶得贵,大伙意思,这段时间在海上挺爽的,咱们就在这边呆着,等国内分出胜负再说。

陶得贵听完后大怒道“哪能脚踏两只船,到时无论谁胜谁负,都要找咱们算帐。”

“那怎么办?”有个指挥同知道“反正现在肯定不能回去。”

马上有人道“不如降了汉王算了,我看汉王必然能胜。”

“朝廷百万大军,也不好说。”

现场又是争吵一片,有人支持降汉王,有人支持朝廷,但支持朝廷的人,也不愿意回去参战。

陶得贵能干到指挥使,除了家世背景,肯定也有点水平的。

他思来想去,不能脚踏两只船,不然下场肯定很惨,所以要么支持汉王,要么支持朝廷。

刚刚和郑和在一起时,他还是支持朝廷的。

但现在他却另有了想法。

因为他看现场支持汉王和朝廷的人差不多,但支持朝廷的人,也不愿意回去参战,想让他劝说郑和拖延时间,在南洋转圈,不行重新回马六甲,然后再回来,这一来一去,又能拖延一两年。

这让他去劝说,不是让他背锅吗,将来朝廷胜了,郑和还不参他?

更关键的是,齐驴儿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能不参战,尽量还是不要参战比较好。

陶得贵犹豫了一下,决定支持汉王,因为他不想回去参战。

这家伙也是个奇人,当场就想了个办法。

于是陶得贵不动声色道“你们有支持汉王的,有支持朝廷的,但我还是那句话,做人不能脚踏两只船,即然如此,咱们交给老天。”

“老天爷最大,老天爷让我们支持谁,我们就支持谁。”

部下纷纷问,如何交给老天爷?

“等着。”陶得贵进入自己房间,不一会拿出一枚大明的铜钱。

这是一枚洪武通宝,一面是写着洪武通宝四个字,一面写着福字,然后还有面值。

他举手铜钱道“我扔三次,要是次次都是福字,证明天降齐福,咱们就跟着汉王,有福同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关于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爱吃酿菜的红尘六道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