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第25章 陈政事疏(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最新章节。

“烦请通传苏相国,就说贾谊求见。”贾谊对着相国府门卫拱手说道。

门卫一听,不敢怠慢,赶忙跑回书房禀报。苏昭均听闻贾谊来访,心中诧异,不知这位年轻丞相深夜前来所为何事,起身整理衣衫,迎到客厅。

贾谊随着家仆来到客厅,见到苏昭均后,急忙上前拱手行礼:“苏相国,学生贾谊冒昧来访,还望勿怪。”苏昭均笑着请贾谊入座,说道:“不知贾丞相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为何自称学生,我可没有带过丞相啊。”

贾谊也不绕弯子,从袖中掏出一份写满字迹的帛书,递向苏昭均,神情严肃地说道:“苏相国,我曾在云梧书院求学过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我学到许多不曾听闻的知识,这是我根据朝廷当前情况和在书院学的理论结合撰写的改革方案。

如今大汉看似太平,实则内忧外患不断。诸侯王势力愈发嚣张,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匈奴又时常在边境骚扰。我苦思许久,觉得唯有改革才能让大汉长治久安,还望相国帮我斟酌一二。”

贾谊深知,想要改革朝廷弊端,光靠他一人阻力重重,很可能进行一半便夭折腹中,唯有找到当今汉朝最大的势力云王府苏相国做靠山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苏昭均接过帛书,笑道:“原来还有这番渊源”,而后目光落在帛书上面。

这份改革方案内容详实而全面。在政治上,贾谊提出要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通过“推恩令”的雏形策略,让诸侯王将土地分封给更多的子孙,从而使诸侯国越分越小,难以与中央抗衡。同时,要整顿官场风气,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淘汰那些贪污腐败、碌碌无为之人。

在经济方面,方案主张重农抑商,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产量。对于商业活动,要加强监管,打击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的行为,稳定市场秩序。此外,还建议统一货币,规范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军事上,贾谊认为要加强边防建设,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在边疆地区设立屯田制度,让士兵们在战时作战,平时耕种,既能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又能增强边疆的防御能力。同时,要与匈奴采取积极的外交策略,恩威并施,争取边境的和平。

苏昭均看完方案后,放下帛书,抬头看着贾谊,眼中满是赞赏:“贾丞相,此方案实乃佳作。对当下国家的局势把握精准,提出的改革措施也切实可行。尤其是这削弱诸侯王势力之法,若能实施,定能极大地加强中央集权。”

贾谊听到苏昭均的夸奖,心中稍感欣慰,但他知道改革之路绝非一帆风顺,于是说道:“苏相国过奖了,我深知改革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到重重阻力。还望相国相助。”

苏昭均点了点头,拿起帛书,指着其中的内容说道:“这份方案整体上可行,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可再做调整。在削弱诸侯王势力时,虽然‘推恩’之法甚好,但也要考虑到诸侯王可能会联合起来抵制。可以先从一些与朝廷关系较为亲近、势力相对较弱的诸侯国入手,逐步推行,这样既能减少阻力,又能积累经验。”

贾谊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相国所言极是,如此分步实施,或许能让改革更加顺利。”

苏昭均接着又说:“在经济改革方面,重农抑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完全抑制商业的发展。可以鼓励一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商业活动,如盐铁贸易等,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这样既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能保证市场的稳定。”

贾谊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录着苏昭均的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两人围绕着改革方案,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深入的讨论。

贾谊看着这份改动过后的方案,感激地对苏昭均说道:“苏相国,有你相助,改革之事成功的希望又大了几分。我明日便将此方案呈给陛下。”

苏昭均说道:“贾丞相不必客气,改革之事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我自当全力支持。陛下英明,相信定会认可此方案。”

第二天早朝,贾谊身着朝服,神色庄重地站在朝堂之上。当汉文帝询问朝政之事时,他便将改革方案呈上,并详细地向汉文帝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汉文帝接过方案,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情。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份改革方案议论纷纷。有的大臣对贾谊的改革之策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良策;而有的大臣则面露担忧之色,担心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引发社会动荡。

汉文帝看完方案后,缓缓说道:“丞相用心良苦,对国家的局势分析透彻。但改革之事,兹事体大,关乎国计民生,容朕再仔细思量思量。”

朝堂之上,气氛因汉文帝这一番话而变得有些凝重。贾谊心中虽有些焦急,但还是恭敬地退到一旁,静待皇帝的最终决断。

相国苏昭均站了出来,朝汉文帝拱手行礼,说道:“陛下,臣以为贾丞相所呈改革方案,实乃当下拯救国家之良策。贾丞相对局势洞察入微,所提举措切实可行。如今大汉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诸侯王势力尾大不掉,长此以往,必成心腹大患;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若不加以改革,恐生民怨。”

苏昭均接着又道:“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则国家危矣。当年商鞅变法,秦国起初也面临诸多阻力,可最终却使秦国走向强盛。如今贾丞相的改革方案,正是为我大汉的长远发展着想。臣愿全力辅佐贾丞相推行改革,为陛下排忧解难,为百姓谋福祉。”

“陛下,苏相国所言极是,贾丞相之策实乃安国兴邦之道。”御史大夫率先表态,“改革势在必行,我等当齐心协力,助陛下成就千秋伟业。”紧接着,太常卿也出列拱手道:“臣也认为改革刻不容缓,若能按此方案施行,我大汉必将迎来繁荣昌盛之景。”随后,一众官员纷纷响应,表达对改革方案的支持,

汉文帝沉思良久,终于缓缓点头:“既然如此,改革之事朕便准了。贾爱卿,以你为主,可找相国协调各部官员,要制定详细的推行计划,不可操之过急。”

贾谊跪地谢恩:“陛下英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一场关乎大汉国运的改革,就此拉开了帷幕,而未来的道路,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荆棘满途,无人知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穿越大唐,开局错认李渊为爷爷?一次巧合,李君撞上了李渊和长孙皇后,竟错把二人当作自己记不到面容的爷爷和母亲。李君满脸热忱,请二人进屋休息。“爷,娘!咱们合伙干点买卖,准能赚个富可敌国的家业!”“我想着卖盐,这买卖利润大得惊人,更何况我手里的盐比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上不知多少倍!”长孙皇后听了,嘴角微微抽动。李渊原本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乌龙,可盯着李君那张脸瞧了半天,心里
萧天刚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