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第11章 平乱异姓王(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最新章节。

未央宫的宫殿

刘邦正伏案处理政务,忽有快马疾驰而来,送来急报。展开战报一看,几位异姓王竟联合起来发动叛乱,妄图篡夺大汉江山。

刘邦脸色瞬间阴沉如墨,“啪”地一声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厉声咆哮:“朕待这些逆贼不薄,他们却狼子野心,公然谋逆!”

自白登之围后,他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病痛时常折磨着他。而异姓王们拥兵自重,其存在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让他日夜难安。所以,这些时日以来,他一直在谋划着削弱异姓王的势力。

可如今他们竟迫不及待地谋反,这是对皇权的公然挑衅。刘邦只觉气血上涌,恨不能立刻披挂上阵,将这些叛贼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扞卫大汉的威严与自己的统治

刘邦的神色愈发凝重,他深知此次多位异姓王联合叛乱,绝非寻常战事,非得派出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将领前去平叛不可。他想到苏砚和韩信这两位当世名将,这二人皆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行军布阵、克敌制胜之术堪称一绝,在军中威望极高。

然而,苏砚和韩信都是异姓王,手握重兵、势力庞大,这让刘邦不得不有所顾虑。思索再三,刘邦最终把平叛的重任交给了苏砚。

苏砚曾两次救过他的性命,这份恩情刘邦铭记于心。而且苏砚性情懒散,对繁琐的政务毫无兴趣,看起来并无太大的野心,并且苏砚身上那些神异的能力,又让刘邦觉得苏砚是上天送给他的神将。

刘邦立刻下旨,命令苏砚率领大军前去剿灭叛乱。

苏砚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召集麾下精锐部队,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奔赴叛乱之地。他如今各项属性皆高达 99,已然触及人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份卓越的能力,让他对平定多位异姓王的联合谋乱充满了信心。

不过,苏砚并未因自身实力强大而掉以轻心。在奔赴战场的途中,他全神贯注地研究地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深入分析叛军的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动路线。随着研究的深入,一条清晰且周全的破敌之策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抵达战场后,苏砚并没有急于进攻。他先观察了叛军的营地,发现这些异姓王虽然联合在一起,但各自心怀鬼胎,军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苏砚决定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分化瓦解叛军的势力。

他派出一小队精锐骑兵,在叛军营地周围来回骚扰,制造出大军即将进攻的假象。叛军被搅得心神不宁,各个将领之间开始互相指责,矛盾逐渐激化。

苏砚抓住这个时机,派出使者前往各个叛军营地,宣扬朝廷的宽大政策,承诺只要放下武器,既往不咎。这一举措让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叛军开始动摇。

然而,有几个顽固的异姓王不甘心就此罢手,他们妄图说服苏砚加入他们的阵营。一天夜里,他们秘密派人潜入苏砚的营帐。那人见到苏砚后,先是夸赞他的军事才能,然后开出了极为诱人的条件:

“苏将军,如今朝廷对我们这些异姓王多有猜忌,早晚也会对您不利。不如您与我们联手,推翻那刘邦,到时候这天下我们兄弟几个平分,您也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苏砚听后,脸色一沉,怒目而视道:

“我苏砚深受陛下信任,岂会为了你们这些蝇头小利而背叛朝廷!你们这些逆贼,妄图谋逆篡位,实乃罪大恶极。我今日便要将你们一网打尽,以正国法!”说罢,他喝令左右将使者拖出去斩首示众。

在震慑住叛军的劝降企图后,苏砚开始实施他的总攻计划。他将军队分成三路,左右两翼包抄,中路则由他亲自率领,直捣叛军的中军大营。

战斗打响后,苏砚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入敌阵。他的枪法出神入化,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地。

在苏砚的带领下,汉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叛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大打折扣。左右两翼的汉军迅速完成了包抄,将叛军紧紧包围。中路汉军则在苏砚的指挥下,不断向叛军的中军大营发起猛烈攻击。

那些异姓王见大势已去,试图组织残余部队突围。但苏砚早有防备,他指挥军队层层阻击,不给叛军任何逃脱的机会。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叛军被彻底击败,那些异姓王也纷纷被擒。

苏砚将叛乱的异姓王押回京城,交由刘邦处置。班师回朝后,刘邦大喜,在宫中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在宴席上,刘邦对苏砚赞不绝口,说道:“此次平叛,多亏了义弟,你立下了赫赫战功,朕定当重重赏赐。”

苏砚心思通透,深知刘邦生性多疑,对于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向来是心存忌惮,犹如芒刺在背。如今,虽成功平定了叛乱,可这真能让他高枕无忧吗?谁又能保证,刘邦不会在日后对他痛下杀手呢?

以苏砚如今的实力,自然不惧怕刘邦。但他心里清楚,一旦与刘邦彻底翻脸,那家族系统所发布的任务,难度必定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这就好比为了捡一粒芝麻,却把怀里的西瓜给丢了,实在是得不偿失。毕竟,在苏砚看来,有朝一日能成神,才是真正的大道,与那虚无缥缈的皇位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谁放着成神的路不走,非要去当什么皇帝呢?

宴席结束后,苏砚私下找到了韩信。两人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中,苏砚神情严肃地对韩信说:“韩兄,如果你信我的话,明日就和我一起去自请去掉王号,以消除刘邦的疑虑。”

韩信听了,皱了皱眉头,说道:“元朴,我们为大汉立下如此大功,为何要自请去掉王号呢?这岂不是自降身份吗?”

苏砚耐心地劝解道:

“韩兄,你我都明白,功高震主向来是大忌。如今我们手握重兵,又拥有王号,刘邦必定会对我们有所猜忌。如果我们主动去掉王号,表明我们并无野心,或许能让刘邦对我们放心一些。这样既能保全我们自己,也能让我们的家人免受牵连。”

韩信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苏砚说得有道理,但要他放弃自己的王号,心中还是有些不舍。过了许久,韩信终于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元朴,我听你的。”

苏砚和韩信联名上书,向刘邦请求去掉王号。刘邦接到奏书后,心中暗自高兴。

他没想到苏砚和韩信会如此识趣,主动提出去掉王号。但他表面上还是装作很惋惜的样子,对苏砚和韩信说道:“二位将军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却要去掉王号,朕实在是不忍心啊。”

苏砚和韩信齐声说道:“陛下,我们深知陛下的担忧。如今天下初定,我们愿意为了大汉的稳定,放弃王号,以表我们的忠心。”

刘邦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二位将军如此深明大义,朕也不好强求。苏砚,你是朕的义弟,救过朕两次,朕念及你的功劳,去掉你的镇国王号,改为云王,封邑云梧。韩信,则改为淮阴侯。”

苏砚在云梧封邑里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致力于发展当地的经济,改善百姓的生活。

韩信则在侯爵府中,时常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辉煌。他想起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想起自己为大汉立下的无数战功。他心中有些落寞,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接受现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穿越大唐,开局错认李渊为爷爷?一次巧合,李君撞上了李渊和长孙皇后,竟错把二人当作自己记不到面容的爷爷和母亲。李君满脸热忱,请二人进屋休息。“爷,娘!咱们合伙干点买卖,准能赚个富可敌国的家业!”“我想着卖盐,这买卖利润大得惊人,更何况我手里的盐比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上不知多少倍!”长孙皇后听了,嘴角微微抽动。李渊原本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乌龙,可盯着李君那张脸瞧了半天,心里
萧天刚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