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宇文泰哼了一声,挥手道:“滚吧!”
侯景不敢多言,灰溜溜地回去了。
高欢见招抚不成,又派散骑常侍张华原和义宁太守王基去拉拢宇文泰。
可宇文泰根本不买账,反而想扣留张华原。
张华原挺直腰杆,硬气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宇文泰见他刚直,倒也没为难他,最终放他们回去了。
王基回到晋阳,立刻劝高欢:“宇文泰野心勃勃,必须尽快除掉!”
高欢却笑了:“你忘了贺拔岳和侯莫陈悦是怎么死的?
我自有办法对付他。”
他语气轻松,显然没把宇文泰放在眼里。
——太轻敌了!
魏主派将军元毗去收编贺拔岳的军队,同时召侯莫陈悦入朝。
可侯莫陈悦不买账,直接拒绝了。
这时,宇文泰来见元毗,请求朝廷暂缓收编贺拔岳的旧部。
他言辞恳切,说:“贺拔岳将军惨遭毒手,军中无主,众人推举我暂掌兵权。
如今高欢大军已逼近河东,侯莫陈悦还盘踞水洛。
贺拔岳的将士多是关西人,思乡心切,若强行调往洛阳,恐怕高欢和侯莫陈悦会前后夹击,到时候全军覆没。不如缓一缓,再慢慢东进。”
元毗见他言之有理,便回朝复命。
魏主想了想,觉得宇文泰说得在理,便下诏封他为大都督,统领贺拔岳旧部,还派卫将军李虎去协助他。
李虎本是贺拔岳的部将,贺拔岳一死,他立刻南下荆州,向贺拔胜报丧。
他劝贺拔胜:“将军,贺拔岳的旧部群龙无首,您若去收编,必能壮大实力。”
贺拔胜却摇头:“眼下局势复杂,贸然行动,只会引火烧身。”
李虎无奈,只得返回。
谁知半路被高欢的部下抓住,押送洛阳。
奇怪的是,魏主不仅没治他的罪,反而升他为卫将军,派他去辅佐宇文泰。
宇文泰见到李虎,心中暗喜:“朝廷派你来,看来是想稳住我们。”
李虎点头:“正是。魏主希望你能约束军队,别让高欢有机可乘。”
宇文泰笑了笑:“放心,我自有分寸。”
摸清朝廷态度后,宇文泰决定先对付侯莫陈悦。
他提笔写下一封信,言辞锋利:“侯莫陈悦,贺拔公待你不薄,曾举荐你为陇右行台。
可你呢?
背信弃义,勾结国贼,祸乱社稷!
如今朝廷召你我回京,你若识相,就立刻东进;
若敢拖延,我必为贺拔公报仇,咱们战场上见!”
信送出后,宇文泰握紧拳头,眼中寒光闪烁。
宇文泰见侯悦对自己的警告置之不理,当即发兵攻占原州。
他留下侄子宇文导镇守,自己亲率大军继续西进。
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沿途百姓纷纷称赞。
“宇文将军的兵,果然和那些土匪不一样!”
一个老农站在田埂上,望着整齐行进的队伍感叹。
“是啊,听说他是来为贺拔岳报仇的。”
旁边的年轻人附和道。
宇文泰率军穿过木峡关,正值初春,北地依旧寒冷,积雪深达二尺。
但他毫不迟疑,命令部队加速前进。
侯悦听闻宇文泰逼近,慌了手脚。
他匆忙留下一万人驻守水洛,自己则退守略阳。
“将军,为何不直接迎战?”
副将不解地问。
侯悦冷哼一声:“宇文泰来势汹汹,贸然交战,必败无疑!”
然而,他的退让并未换来喘息之机。
宇文泰一到水洛,守军立刻投降。
“废物!”
侯悦怒骂一声,又急忙撤往上邽,同时急召南秦州刺史李弼助战。
李弼是侯悦的妻妹夫,曾写信劝他:“贺拔岳无罪,你却杀了他,又不安抚他的旧部。
如今宇文泰打着复仇的旗号,名正言顺,你如何抵挡?
不如认错退兵,否则后悔莫及!”
侯悦看完信,一把撕碎:“李弼竟敢教训我?
让他速来助战!”
李弼抵达上邽,见侯悦执迷不悟,暗叹:“此人必败!”
他悄悄派人联络宇文泰:“我愿做内应。”
宇文泰依约攻城,李弼立刻打开城门。
“李弼!你竟敢背叛我?!”
侯悦大惊失色,仓皇逃往南山。
他本想投奔灵州的曹泥,但宇文泰的部将贺拔颖紧追不舍。
“将军,我们只剩几十骑了,如何抵挡?”
亲兵绝望地问。
侯悦环顾四周,仰天长叹:“天亡我也!”
说罢,他解下腰带,悬于树上,自缢而亡。
宇文泰率军攻入上邽,接收了贺拔岳府库中的财物。
他毫不吝啬,把所有的钱财都犒赏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取。
然而,偏偏有人动了贪念。
“将军,有人私藏了一个银瓮。”
一名亲兵低声禀报。
宇文泰眉头一皱:“查!”
很快,那个偷拿银瓮的士兵被揪了出来。
宇文泰冷冷地看着他:“军令如山,岂容私藏?”
左右将领劝道:“一个小银瓮,不如饶他一回?”
宇文泰摇头:“赏罚不明,何以服众?”
他下令将银瓮当场砸碎,分赐给将士们。
众人见状,无不敬畏。
宇文泰深知,治军之道,在于赏罚分明。
将士们见他如此公正,更加愿意效死。
随后,他迅速安排防务:李弼镇守原州,拔也恶蚝驻守南秦州,可朱浑镇守渭州,赵贵代理秦州事务。
同时,他下令征收幽、泾、岐、东、秦各州的粮食,以充军需。
这时,氐族首领杨绍先前逃回武兴,仍自称王。
听说宇文泰已掌控关中,他立刻派人送来降表,还把自己的妻儿送来作人质,以示忠诚。
乱世之中,强者为王。
杨绍的归附,正说明宇文泰的威名已震慑四方。
然而,高欢却坐不住了。
他见宇文泰兵强马壮,便想用甜言蜜语和厚礼拉拢。
“宇文将军,高丞相派人送来黄金千两、锦缎百匹,愿与将军结盟。”
使者恭敬地递上礼单。
宇文泰冷笑一声:“高欢反复无常,岂可轻信?”
他不仅拒绝,还把高欢的书信原封不动地呈给魏主,以示忠诚。
宇文泰很清楚,高欢的示好不过是权宜之计。
与其虚与委蛇,不如直接表明立场。
随后,他派雍州刺史梁御进驻长安,巩固势力。
魏主大喜,封他为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并授予他自行任免官员的权力。
宇文泰也不含糊,立刻调整人事:寇洛任泾州刺史,李弼调任秦州刺史。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起用了前略阳太守张献,任命他为南岐州刺史。
“张献,南岐州交给你了。”
宇文泰拍了拍他的肩膀。
张献郑重抱拳:“末将定当练兵储粮,为东征高欢做准备!”
宇文泰的每一个安排,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壮大实力,准备向东讨伐高欢。
从前,高欢入洛阳时,曾留下封隆之、孙腾等人在朝中辅政。
封隆之担任侍中,孙腾为仆射。
两人位高权重,却暗藏嫌隙。
恰逢魏主的妹妹平原公主丧夫守寡。
公主生得貌美,风姿绰约,引得朝中不少大臣倾心。
孙腾和封隆之恰好也都丧妻,便都动了心思,想娶公主为继室。
魏主倒也开明,对妹妹道:“此事由你自己做主,朕不干涉。”
平原公主略一思索,便道:“我愿嫁封隆之。”
魏主点头应允。
孙腾得知后,脸色阴沉,心中妒火难平。
他暗自咬牙:“封隆之不过仗着年轻俊秀,竟敢抢我风头!”
自此,孙腾对封隆之怀恨在心,时刻想着如何报复。
不久,封隆之察觉朝中权臣斛斯椿专横跋扈,恐生祸乱,便秘密写信给高欢,提醒他提防。
然而,高欢并不知道封隆之和孙腾已有矛盾,竟在给孙腾的信中提及此事,让他也多加留意。
孙腾见信,冷笑一声:“封隆之,你自寻死路!”
他立刻将密信内容透露给斛斯椿。
斛斯椿勃然大怒,立即向魏主告发:“封隆之私通高欢,图谋不轨!”
封隆之得知密信泄露,大惊失色:“糟了!若被治罪,性命难保!”
他不敢耽搁,连夜逃回老家。
有人问:“公主可曾随他一同逃走?”
高欢得知此事,立刻召封隆之前往晋阳。
孙腾得意洋洋,以为除掉了眼中钉。
可没过多久,他竟仗着权势,带刀闯入尚书省,擅自杀害御史。
此事震惊朝野,魏主大怒,下令严查。
孙腾这才慌了神:“糟了!我一时冲动,闯下大祸!”
他不敢留在洛阳,也逃奔高欢去了。
高欢见朝中亲信接连被逼走,心中恼怒,便派大都督邸珍秘密前往徐州,逼迫守将华山王鸷交出城防大权。
魏主不甘示弱,立刻将高欢的心腹——建州刺史韩贤、济州刺史蔡儁免职,以示报复。
同时,魏主暗中扩充兵力,增设勋府庶子、骑官各数百人,准备讨伐晋阳。
为了掩人耳目,他假意下诏,声称要南下征讨梁国,并调集河南各州兵马,与斛斯椿一同检阅洛水大军,部署战事。
一时间,洛阳城内风声鹤唳,大战一触即发。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