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尔朱荣遣散了大部分贼众,但仍有几个头目无处可去。
他想了想,决定量才录用,给他们一条活路。
这时,一个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人虎背猿腰,眼神锐利,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你叫什么名字?”尔朱荣问。
“宇文泰。”少年回答,声音沉稳。
“你父亲是谁?”
“家父宇文肱,曾随鲜于修礼征战,不幸战死。
我后来投奔葛荣,如今……”
宇文泰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尔朱荣点点头,心中暗赞:“此子不凡,可堪大用。”
于是,他破格提拔宇文泰为军将。
宇文泰的命运,就此改变。
另一边,葛荣被押送洛阳,最终在闹市被斩首示众。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朝廷论功行赏,魏主加封尔朱荣为大丞相,统领河北及京畿以外的军务,甚至封他的儿子们为王。
元天穆的军队被撤回,朝中人事也重新调整。
“陛下,杨椿德高望重,可进为太保。”有大臣提议。
“准。”魏主点头。
“城阳王徽素有才干,可任司徒。”又有人进言。
“好,就这么定了。”
朝堂之上,权力重新洗牌。
尔朱荣的势力如日中天,而年轻的宇文泰,也在他的麾下悄然崛起。
那时候,梁朝大将曹义宗已经包围魏国的荆州整整三年。
荆州守将王罴拼死抵抗,想尽办法守城,总算没让城池陷落。
魏国朝廷因为北方战乱不断,一直顾不上南边,
直到这时才派中军将军费穆统领各路援军,南下救援荆州。
梁军长期围城,早已疲惫不堪,哪想到费穆突然杀到,直接冲进梁军大营。
曹义宗措手不及,当场被活捉,荆州之围终于解除。
消息传到梁朝,梁主萧衍大怒,心想:“你们抓我的人,我就不能以牙还牙?”
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借刀杀人”——封投降的北魏宗室元颢为魏王,派大将陈庆之护送他北上,让他去争夺魏国皇位。
元颢原本投奔梁朝,现在有了靠山,立刻带兵北上。
他一路势如破竹,攻下荥城,还活捉了魏国行台统帅济阴王元晖。
元颢得意洋洋,对手下说:“天助我也!
如今大势已定,我便是魏国之主!”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孝基”,准备大展宏图。
魏大都督元天穆正率军出征河间,准备讨伐自称“汉王”的邢杲。
这邢杲原本只是幽州的一个小官,却趁着天下大乱,野心勃勃地想要称王。
他聚集河北流民,占据北海,四处侵扰青州,闹得人心惶惶。
天穆奉皇命东征,可眼下局势复杂,朝廷内部有人担忧:“大都督,邢杲虽猖狂,但元颢勾结梁国,威胁更大,您是否该先对付他?”
天穆沉思片刻,坚定道:“邢杲虽是小患,但若不除,河北必乱。
元颢虽勾结外敌,但一时难成大势。先平邢杲,再讨元颢!”
果然,天穆东征顺利,不出数月,便生擒邢杲,押送洛阳斩首。
消息传来,军中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他准备南下讨伐元颢时,急报接连而至——元颢已引梁军攻陷梁国,荥阳也失守了!
副将匆忙进帐:“大都督,荥阳乃洛阳门户,若再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天穆眉头紧锁,立刻下令:“全军急进,务必夺回荥阳!”
可当他们赶到荥阳城下时,梁军大将陈庆之早已严阵以待。
两军交锋,魏军竟被打得节节败退。
庆之趁势追击,一举攻陷虎牢关。
虎牢一失,洛阳震动。
朝堂上,大臣们惊慌失措:“虎牢乃洛阳屏障,如今落入敌手,梁军若长驱直入,国都将危!”
天穆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烽火,心中沉重。
他本已平定邢杲,却因一时之失,让元颢占了先机。
魏主子攸慌了。
洛阳城里风声鹤唳,叛军逼近。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知该往哪儿逃。
无奈之下,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陛下,不如去长安吧!”有人提议。
中书舍人高道穆立刻站出来反对:“关中荒凉残破,去了也是死路一条!
元颢孤军深入,兵力不多。
陛下若亲自率军背水一战,臣等拼死效力,未必不能胜!”
子攸眉头紧锁,犹豫不决。
高道穆见状,又劝道:“若陛下担心胜负难料,不如先渡河,召大丞相尔朱荣和大将军天穆合兵夹击。
不出十天半月,必能平定叛乱!”
子攸叹了口气,终于下定决心:“好,就依你所言!”
当夜,他带着几名亲信,悄悄离开洛阳,直奔河内。
皇帝一走,洛阳城顿时乱成一锅粥。
临淮王元彧和安丰王元延明见局势失控,便召集百官商议。
“如今陛下不知所踪,国不可一日无主。”
元彧环视众人,沉声道,“不如迎元颢入城,以安民心。”
“可元颢毕竟是叛军……”有人迟疑道。
元延明冷笑一声:“难道要等尔朱荣回来,再被他摆布?”
众人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同意。
于是,他们封存国库,备好仪仗,率领百官出城,恭恭敬敬地迎接元颢入主洛阳。
元颢进了洛阳宫,改年号为建武,照例大赦天下。
他封陈庆之为侍中,兼任车骑大将军,权势一时无两。
另一边,元天穆收拾残兵败将,凑了四万人马,悄悄逼近大梁。
他分兵两万,派费穆率军攻打虎牢关。
元颢得知,立刻派陈庆之迎战。
费穆正猛攻虎牢,忽闻陈庆之要来,心里先怯了三分。
手下将士也慌了:“将军,陈庆之用兵如神,咱们能挡得住吗?”
费穆强作镇定:“怕什么!先守住阵脚!”
可没过多久,又传来消息——元天穆竟带兵北撤了!
费穆这下彻底慌了:“只剩咱们孤军奋战,如何是好?”
果然,陈庆之大军一到,费穆连抵抗的勇气都没了,直接望风投降。
陈庆之把他押回洛阳,元颢一见费穆,冷笑道:“你趋炎附势,投靠尔朱氏,还滥杀王公大臣,该当何罪?”
费穆跪地求饶:“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
元颢一挥手:“拖出去,斩了!”
杀了费穆,元颢还不放心。
他找来黄门侍郎祖莹,吩咐道:“给子攸写封信,语气要软硬兼施。”
祖莹提笔,元颢口述道:“朕泣求梁朝相助,只为雪耻复仇。
如今只想讨伐尔朱氏,救你出虎口。
你若肯与我同心协力,大魏或许还能复兴。”
顿了顿,他又冷冷补充:“否则,尔朱氏得势之日,就是你大祸临头之时。
这话你好好想想,富贵才能长久!”
祖莹写完,元颢看了一遍。
这封信送出,元颢心里却并不轻松。
他知道,子攸未必会听他的,尔朱氏更不会善罢甘休。
手下有人劝道:“陛下,陈将军连战连胜,咱们不如乘胜追击?”
元颢摇头:“不急,先稳住洛阳再说。”
书信送出后,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只有河南各州郡陆续归顺,表示臣服。
元颢见状,又派出使者四处游说,劝各地官员归降。
齐州刺史沛郡王元欣接到诏书,心中动摇,正犹豫是否接受。
军司崔光韶挺身而出,厉声道:“元颢受南朝摆布,引外敌祸乱国家,实乃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这不仅是大王的家事,更是国仇。
我等深受国恩,岂能顺从?”
长史崔景茂等人也齐声附和:“军司说得对!”
元欣闻言,眼神一厉,当即下令斩杀元颢的使者,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