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34章 烽火连关侵北境 权奸逆计乱朝堂(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最终,魏军选择了撤退。

与此同时,梁主正在建康宫中接见魏国俘虏董绍。

连续多年的战争让梁国疲惫不堪。

“董爱卿,”梁主和颜悦色地说,“这些年打仗,百姓受苦,我们两国都不好过啊。”

董绍恭敬地低着头:“陛下仁厚。”

梁主继续说:“我放你回去,带个话给魏主。

只要停战,我们愿意归还宿预,魏国也把汉中还给我们,如何?”

董绍连忙叩首:“臣一定把陛下的话带到。”

回到洛阳后,董绍如实禀报。

魏主听完却冷笑一声:“梁国撑不住了才来求和?

告诉梁主,想要汉中,拿命来换!"

就这样,南北双方再次错失了和平的机会。

战火,还将继续燃烧下去。

不久魏荆州刺史元志,率兵七万攻潺沟。

他仗着兵多将广,驱赶群蛮,逼得他们无路可退。

群蛮被逼急了,纷纷渡过汉水,逃向雍州求援。

梁雍州刺史侯易见状,心中暗喜:“这群蛮人骁勇善战,若能收为己用,必成利器。”

于是,他大手一挥,下令道:“收纳他们,编入我军!”

司马朱思远奉命整顿蛮兵。

他站在高处,对蛮众喊道:“魏人欺人太甚,今日我等联手,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蛮众早已积怨,闻言纷纷怒吼:“杀回去!报仇!”

两军交战,蛮兵如猛虎下山,冲入魏军阵中。

他们恨透了元志的逼迫,厮杀起来格外凶狠。

魏军虽众,却挡不住这股怒火,很快溃不成军。

元志见势不妙,拔腿就跑,边跑边喊:“撤!快撤!”

此战,魏军被斩首万余,元志狼狈逃回。

……

两年后,天监十年。

琅琊土豪王万寿野心勃勃,竟纠集党羽,杀了朝廷命官,占据朐山。

他还暗中勾结魏军,引狼入室。

魏徐州刺史卢昶闻讯,派大将傅文骥率兵支援。

梁廷不甘示弱,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领兵讨伐,却因轻敌,首战失利。

傅文骥趁机占据朐山,闭城死守。

梁廷震怒,急调名将马仙湬围攻。

马仙湬一到,便下令:“围死他们,断粮断水!”

朐山城被围得水泄不通。

城内粮草耗尽,连打柴取水都成了奢望。

傅文骥站在城头,望着日渐消瘦的士兵,长叹一声:“天亡我也!”

最终,他咬牙开城投降。

卢昶本就不懂军事,听闻朐山失守,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撤军。

偏在这时,天降大雪。

魏军本就士气低迷,又遇严寒,冻死者不计其数。

马仙湬哪肯放过机会?

他挥军追击,杀得魏军尸横遍野。

此役,魏军十死七八,粮草、牲畜、器械,尽数丢弃,损失惨重。

张稷带着残兵败将退守郁洲。

这时候,青州和冀州早就被北魏占领了。

南朝没办法,只能在郁洲这块小地方挂个“青州”“冀州”的牌子,假装这两个州还在自己手里。

张稷心里特别憋屈。

他以前在南齐当过大官,还参与过废掉昏君东昏侯的行动。

梁武帝萧衍上台后,念在他有功,就封他做了左卫将军。

可张稷总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得到的赏赐太少。

有一次皇宫设宴,张稷全程板着脸。

梁武帝早就看他不顺眼,故意当着众人的面问他:“张爱卿啊,你参与杀害旧主,这名声不太好吧?”

张稷一听就火了,梗着脖子说:“臣是没什么好名声!

但对陛下您来说,臣可是立过大功的。

再说东昏侯那么残暴,天下人都想推翻他,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动手!"

梁武帝摸着胡子冷笑:“张公这张嘴,真是让人害怕啊。”

话里话外都是防备。

没过多久,梁武帝就把他打发到边境,让他当安北将军,兼任青州、冀州刺史。

“陛下这是明升暗降啊!”

张稷回到府里就摔了茶杯。

手下人劝他:“将军,好歹是个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

张稷气得直拍桌子,“青州冀州都在北魏手里,就给我个空头衔!

让我去管郁洲那个破地方!"

到了任上,张稷整天借酒消愁。

政务堆积如山,他看都不看一眼。

手下人来找他商量事情,他就摆摆手:“这种小事你们自己看着办。”

有一次,北魏军队来犯朐山。副将急匆匆跑来报告:“将军,敌军已经到城下了,我们...”

“慌什么!”

张稷醉醺醺地打断他,“让他们打,打累了自然就退了。”

结果这一仗,梁军大败而归。

打了败仗回来,张稷更不管事了。

手下官员们看他这样,都偷偷摇头:“跟着这样的上司,真是倒了大霉。”

渐渐地,大家也开始混日子。

有人克扣军饷,有人倒卖粮草,整个郁洲乌烟瘴气。

张稷知道这些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坐在衙门后堂,看着窗外的落叶,自言自语:“横竖都是个空架子,随他们去吧...”

好容易过了两年,郁洲人徐道角暗中招揽了一批亡命之徒,又煽动了许多对官府不满的百姓,趁着夜色突袭州城。

他们手持利刃,直闯官署,誓要杀死刺史张稷。

张稷的长女楚瑗,本是会稽孔家的媳妇,因无子嗣而回到娘家,一直随父亲在任上生活。

见乱党杀来,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用身体护住父亲,哭喊道:“你们要杀,就先杀我!”

可这群暴徒早已杀红了眼,哪管什么孝女烈妇?

领头的狞笑一声:“挡路的,一并砍了!”

话音未落,一刀劈下,楚瑗当场毙命。

紧接着,第二刀直取张稷,父女二人双双倒在血泊之中。

更残忍的是,乱党竟割下张稷的首级,装进木匣,派人送往北魏,作为投诚的“见面礼”。

消息传到梁朝,魏帝立刻调兵南下,想趁机吞并郁洲。

不料梁朝北兖州刺史康绚行动更快,率军突袭郁洲,迅速剿灭乱党,平定叛乱。

等魏军赶到时,徐道角早已伏诛,郁洲重归梁朝掌控。

魏军见状,只得悻悻退兵。

梁武帝萧衍本就对张稷不满,得知此事后,非但不怜惜其惨死,反而下诏追责:“张稷治理无方,激起民变,罪有应得!”

随即削去他的官爵。

群臣私下议论纷纷:“张稷纵有过错,可楚瑗为父挡刀,如此孝烈,朝廷为何不表彰?”

一日,梁武帝与心腹大臣沈约闲聊,又提起此事,仍愤愤不平:“张稷害民致乱,死不足惜!”

沈约沉默片刻,缓缓道:“陛下,往事已矣,何必再提?”

梁武帝猛然想起,沈约与张稷曾是亲家,顿时脸色一沉,厉声质问:“你说这种话,还算是忠臣吗?”

说罢拂袖而去。

沈约愣在原地,脸色煞白。

直到侍从催促,他才恍恍惚惚走出宫门。

回家路上,他心神不宁,一脚踏空,竟从台阶上栽了下去,摔得头破血流。

家人慌忙请来大夫,诊治后总算无碍。

可到了半夜,沈约突然从梦中惊醒,捂着嘴惨叫:“啊!我的舌头……我的舌头被割掉了!”

究竟何人被割舌,且待下一章分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