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话原是说官府霸道,想干啥就干啥。
可到了皇帝刘子业这儿,却变成了“只许皇帝淫乱,不许大臣纳妾”,这事儿可真够离谱的。
刘子业这皇帝,当得实在不像话。
他居然和自己的姑姑新蔡公主搅和在了一起。
这事儿要是放在寻常人家,那肯定是家丑不可外扬。
可这刘子业倒好,和新蔡公主成双成对,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跟真夫妻没啥两样。
新蔡公主的丈夫,也就是皇帝的姑父何迈,心里能好受吗?
自己老婆和皇帝搞在一起,他这绿帽子戴得可是够沉的。
何迈心里憋气,就琢磨着怎么报仇。
他暗地里养了一批死士,打算等刘子业哪天出门的时候,给他来个突然袭击,把他给抓了,然后再扶世祖的第三个儿子晋安王子勋当皇帝。
可何迈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这事儿被人给告密了。
刘子业一听,火儿蹭一下就上来了,心想:“我这皇帝还没当够呢,你就想夺我的位?”
他立马带了禁军,浩浩荡荡地就冲进了何迈的府邸,那阵势,就跟抄家似的。
最后,刘子业把何迈给处死了,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说完了“只许皇帝淫乱”,咱们再来聊聊“不许大臣纳妾”这事儿。
这说的是临川公主刘英媛的故事。
刘英媛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六个女儿,皇帝对她那是疼爱有加。
后来,刘义隆把她许配给了右光禄大夫王偃的长子东阳太守王藻。
这王藻也是个风流人物,身边有个侍女叫吴崇祖,长得挺水灵。
王藻就挺喜欢她,想纳她为妾。
可这事儿,临川公主可不答应。
她生性嫉妒,一看王藻要纳妾,那心里就跟吃了醋似的。
景和元年,也就是公元465年,临川公主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到自己侄子刘子业那儿去诉苦。
她说王藻怎么怎么不好,怎么怎么对不起她。
刘子业一听,心想:“我这姑姑平时挺疼我的,她现在受委屈了,我得给她做主啊。”
于是,刘子业就把王藻给抓起来了,说他犯了罪,把他扔进了大牢。
没过多久,王藻就在牢里死了。
这事儿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大伙儿背地里都议论纷纷,说这皇帝当得也太不像话了。
沈庆之看着皇帝子业干的那些事儿,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他有时候试着劝劝,可子业非但不听,还给他脸色看。
这么一来,沈庆之也灰心了,干脆关起门来,谢绝见客。
可这事儿啊,躲是躲不掉的。
吏部尚书蔡兴宗,跟沈庆之算是老相识了。
有一天,他想去看看沈庆之,结果到了沈府,门卫说沈公不见客。
蔡兴宗不甘心,就让门卫传话:“沈公闭门谢客,我知道是为了避开那些求情办事的。
我可没那意思,就是想跟老朋友聊聊,怎么就被拒之门外了呢?”
门卫回去跟沈庆之一说。
沈庆之想了想,让门卫去回话:“蔡大人,实在抱歉。
我刚才有事在身,没能及时见您。现在请您再来一趟,咱们好好聊聊。”
蔡兴宗一听,立马又去了。
这次见面,蔡兴宗特别小心。
他让沈庆之把左右的人都支开,然后凑近耳边,小声说:“皇上现在干的那些事,简直是伤风败俗,失德太厉害了。
朝廷上下都人心惶惶,这日子啊,就像是早上的露水,说没就没了。
沈公您功劳大,威望高,只要您一声令下,谁不响应?
要是您再犹豫不决,坐视不管,恐怕祸事很快就到眼前了。
到时候全天下的罪责,都得推到您一个人身上!”
沈庆之摸了摸胡子,慢悠悠地说:“我也知道现在局势危急,自己能不能保命都难说。
但我始终想的是忠心报国,不敢有二心。
再说了,我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兵权也交了,就算有心想干点什么,恐怕也成不了事。”
蔡兴宗一听,急了:“沈公啊,您现在这么想可就错了。
现在朝廷里想干大事的人多的是,他们不是为了求功请赏,而是为了保命。
只要有人带个头,大家肯定都会响应。
您可是几朝的老将,以前的部下遍布宫廷,家里子弟也在朝廷当官,还怕没人跟您吗?
我作为吏部尚书,要是您起义,我第一个带头支持您。
按照前朝的规矩,选贤明的人来接管江山。
这事儿,其实不难办!”
沈庆之还是摇头:“蔡大人,您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不会往外说。
但这么大的事儿,我真干不了。
一旦祸事来了,我就抱着忠心去见先帝算了!”
蔡兴宗知道再劝也无济于事,只好怏怏不乐地离开了。
这边,沈庆之的侄子沈文秀被任命为青州刺史。
临行前,他特意来见庆之,一脸焦急地说:“叔父,如今局势动荡,子业皇帝行为愈发荒唐。
您何不趁机废立,另立新君?”
庆之摇摇头,一脸坚定:“此事不可为,吾等身为臣子,当尽忠职守。”
沈文秀急得眼泪都下来了,再三苦劝,可庆之就是不听。
无奈之下,沈文秀只好含泪辞行。
果不其然,没几天大祸就降临了。
子业皇帝杀了何迈之后,又想立谢贵嫔为皇后。
他怕庆之进谏阻挠,便先下手为强,派人堵住了青溪的几座桥,断了庆之进城的路。
庆之这个人啊,愚忠得很,心里还是想着要劝谏皇帝。
他不信邪,还是往宫里走,结果一看桥都断了,只好怅然若失地往回走。
那天晚上,直阁将军沈攸之来了,手里拿着一壶酒,说是皇帝赐给庆之的。
庆之一看,心里就明白了。
这哪是什么赐酒,分明是毒酒啊!
他摇摇头,不肯喝。
沈攸之是庆之的侄子,按说应该顾念点亲情。
可这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君命难违,哪还顾得上叔叔。
他见庆之不喝,一狠心,拿起被子就捂住了庆之的头,硬生生把庆之给捂死了。
然后,沈攸之回去向子业复命。
子业皇帝还假装好人,说庆之是病死的,给了厚厚的抚恤金,还追谥了个“忠武”的谥号。
这可真是讽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