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第222章 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强55(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最新章节。

“他就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清文宗咸丰……”

“在九岁前,咸丰作为皇子,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因为他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是其父亲道光最宠爱的女子。”

“而他的名字奕??,【奕】字是乾隆为后辈定下来的,【??】字的意思是智慧,这是父亲道光对他的期待。”

“原本幸福的生活,却因为九岁时,孝全成皇后的突然去世,戛然遏止……”

“一个九岁的孩子,在面对疼爱自己的母亲离开后,唯一能做的,便是抹着眼泪跟着养母静贵妃生活。”

“皇家普通人家一样,失去母亲便等于失去庇护。”罗玉华叹道,“即便有帝王的庇护,得到了养母的照顾……”

“可养母也有自己的儿子啊,六皇子奕?才是人家亲生的。”

“好就好在这位静贵妃并不是阴险狠毒的人,老四和老六这俩兄弟在她的照料下一天天长大,每天形影不离。”

“都说爱屋及乌,道光痛失亡妻,也没有娶继后,再加上静贵妃也是他的宠妃,又养了皇后之子,时间一久,他自然也就慢慢对六皇子上了心。”

“而小六奕?又实在太聪明了,聪明到《清史稿》都记载,奕?【就傅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

“意思就是,上千字的课文,读几遍就能背下来。而且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样样拿手。”

“这不就妥妥的是个文武双全的小神童吗?”罗玉华继续道,“可这样一来,立谁做太子,就让道光帝犯了难……”

“思来想去,他决定先观察观察这两儿子……”

“这不观察不知道,一观察,道光才发现,奕??这孩子,虽然不如弟弟聪明,但他为人处事特别宽厚。”

“你比如说,每次道光拿礼物让哥俩挑选,奕??都是让弟弟先选,而奕?也不客气,丝毫不懂孔融让梨的精神。”

“而每次玩游戏,奕??也都是故意让弟弟赢,而且自己还乐呵呵的,毫无怨言。”

“道光顿感欣慰,在他看来,当皇帝,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于是,公元 1850 年 2 月 ,自觉已走到人生尽头的道光召见了十位大臣,宣布立奕??为皇太子。而他也是整个大清朝最后一位秘密立储的皇帝。”

她继续道:“登基后的奕??即为咸丰帝。”

“和历朝历代一样,但凡新帝登基,都会有一番改革之举,咸丰自然也不例外。”

“他先是将军机处大换血,像是首席大臣搞小团体,立马革职!主和派搞投降,当即降职!”

“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的咸丰相当勤政,他以铁腕打击腐败,吏治有了明显改善的。”

“但也不知道是他时运不济,还是大清的气运已经快消耗殆尽的原因……”

“咸丰执政刚过几个月,就爆发了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星火燎原,迅速蔓延。”

“咸丰三年,洪秀全就定都南京,此时清军的战力早已和初入关时有了天壤之别,而此时,朝廷还要抽出兵力来对付蠢蠢欲动的列强,真是让咸丰焦头烂额。内乱未平,外敌又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穿越大唐,开局错认李渊为爷爷?一次巧合,李君撞上了李渊和长孙皇后,竟错把二人当作自己记不到面容的爷爷和母亲。李君满脸热忱,请二人进屋休息。“爷,娘!咱们合伙干点买卖,准能赚个富可敌国的家业!”“我想着卖盐,这买卖利润大得惊人,更何况我手里的盐比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上不知多少倍!”长孙皇后听了,嘴角微微抽动。李渊原本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乌龙,可盯着李君那张脸瞧了半天,心里
萧天刚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穿越隋唐,成为靠山王杨林的第十二个义子,平山太保马展。面对即将到来的隋唐乱世,马展慌得一批,正当他打算躺平,苟到大唐盛世时,触发咸鱼系统。
花开花花花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