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最新章节。
李典沉稳持重,智勇双全。他正与乐进一同商讨着攻城之策。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着江夏的地形地貌, 力求找到最佳的进攻方案。
老将黄忠,宝刀未老,弓马娴熟。只见他搭弓拉箭,箭如流星,百步穿杨。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一身戎装,更显英雄迟暮之悲壮。
魏延性格孤傲,但作战勇猛,不畏强敌。他手持长刀,在校场上纵横驰骋,刀光剑影,煞气逼人。他渴望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实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了期待。
文聘则负责后勤粮草的调配。他一丝不苟,认真核对着每一项物资,确保大军粮草充足,后勤无忧。他知道,一场大战的胜败,不仅取决于前线的将士,也取决于后勤的保障。
校军场上,战鼓擂动,号角齐鸣,旌旗飘扬,杀声震天。王厚麾下将士,如同蓄势待发的猛虎,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奔赴战场,建功立业……
旌旗招展,猎猎作响,襄阳校场之上,尘土飞扬,喊杀震天。王厚、庞统、贾诩、马良四人并辔而行,检阅麾下兵马。一眼望去,刀枪如林,士卒雄壮,战马嘶鸣,一派雄兵百万之势。王厚意气风发,指着麾下将士,对庞统笑道:“士元,你看我军将士,皆是百战精锐,破江东,易如反掌!”
庞统捋须微笑,赞道:“主公麾下,猛将如云,兵精粮足,破江东,指日可待!”
一旁的马良也点头称是:“主公兵强马壮,文武齐心,江东不足为惧!”
唯有贾诩眉头紧锁,一言不发。王厚见贾诩如此,心中疑惑,问道:“文和先生为何闷闷不乐?莫非有何担忧?”
贾诩叹了口气,拱手道:“主公,诸位先生,诩有一隐忧,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厚正色道:“文和先生但说无妨。”
贾诩道:“主公麾下将士,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如今荆州水军,尽数屯于江夏,为诸葛亮所据。若刘备败逃江东,与孙权合兵一处,其水军实力更胜从前,我军岂不难攻?”
贾诩之言,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王厚、庞统、马良三人皆沉默不语,心中皆是忧虑。
王厚沉吟片刻,问道:“文和先生可有何良策?”
贾诩沉思片刻,道:“诩以为,可行三策。”
“其一,速攻江夏,夺取荆州水军。江夏乃荆州门户,若能夺取江夏,则可掌控荆州水军,为我军攻打江东提供便利。”
“其二,招揽荆州水军将领。荆州水军将领,多有不服诸葛亮者,主公可派人前往江夏,招揽这些将领,为我军所用。”
“其三,训练水军。荆州多河流湖泊,主公可征募精壮,训练水军,以备不时之需。”
王厚听完贾诩之言,心中豁然开朗,赞道:“文和先生之言,甚是精妙!我当立即着手准备,速攻江夏,夺取荆州水军!”
庞统也道:“主公,诩先生之言极是。我军当速战速决,不可给刘备喘息之机!”
马良亦道:“主公,我愿前往江夏,招揽荆州水军将领,为我军效力!”
王厚大喜,当即拍板决定:“好!就依文和先生之计行事!庞统、马良,你二人各司其职,务必尽快完成任务!”
“诺!”庞统、马良二人齐声应道。
庞统领命训练水军,他深知水战与陆战截然不同,需另辟蹊径。他首先挑选精壮士卒,在襄阳附近的汉水之上日夜操练。同时,他还四处搜罗熟悉水性的渔民、船夫,传授水战技巧。庞统治军严明,赏罚分明,很快便将一支杂牌军训练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水军。他命人打造各式战船,操练阵法,模拟水战,为即将到来的江东之战做足了准备。
马良则奉命在荆州寻访水军将领。他深谙人情世故,又熟知荆州地理,很快便寻访到几位在荆州颇有威望的水军将领。这些人要么是久居荆州,对当地水文情况了如指掌的老将,要么是年轻有为,精通水战的少壮派。马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曹操的雄图霸业和丰厚待遇吸引他们,最终成功说服他们归顺曹操。这些将领的加入,不仅壮大了曹军水师的实力,更带来了宝贵的水战经验,为曹军攻打江东增添了胜算。
一时间,荆州各地,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都纷纷涌向襄阳。他们听闻曹操即将一统天下,都渴望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襄阳城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客栈爆满,酒楼座无虚席,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佩剑的游侠和风尘仆仆的士子。
王厚下令在襄阳城外设立招贤馆,专门负责接待前来投奔的文武人才。招贤馆内,文臣武将济济一堂,他们有的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有的舞文弄墨,挥毫泼墨,有的则切磋武艺,展示才华。王厚每日都会亲自前往招贤馆,与这些人才交流,了解他们的才能,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合适的职位。
许昌城,荀府。
夜已深,万籁俱寂。书房内,一盏孤灯摇曳,映照着荀彧清瘦的面庞。他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眉头紧锁,神情凝重。这些卷宗来自各地,记录着各地官员的政绩、民生疾苦以及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荀彧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卷宗,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信息。
忽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荀彧抬起头,只见几个侄儿正脚步匆匆地穿过庭院,手里拿着包裹,似乎准备远行。
荀彧心中疑惑,放下手中的卷宗,唤道:“文若、文谦,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被唤作文若和文谦的两个侄儿停下脚步,转身向荀彧行礼道:“叔父。”
“深夜出行,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哪里?”荀彧再次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文若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回叔父,侄儿听闻王厚将军正在襄阳招贤纳士,侄儿等不才,想去襄阳一试身手。”
“哦?王厚将军在襄阳招贤?”荀彧有些惊讶,“我竟不知此事。”
文谦补充道:“叔父整日忙于公务,自然不知。如今荆州战事胶着,王厚将军奉丞相之命,正在襄阳招募贤才,以备不时之需。此事已在许昌城内传开,不少青年才俊都已动身前往襄阳。”
荀彧沉吟片刻,心中思绪万千。荆州大战,曹操与刘备相持不下,战事已持续数月。王厚作为曹操帐下首席谋士,此次前往襄阳招贤,想必是为了巩固后方,为前线提供充足的支援。
他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侄儿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荆州大战,不仅吸引了无数武将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文臣的参与。王厚招贤的消息一出,便引得无数青年才俊趋之若鹜,纷纷前往襄阳,希望能为曹操的霸业贡献一份力量。
“你们此去襄阳,一路小心。王厚将军乃当世奇才,你们在他麾下效力,定能学到不少东西。”荀彧叮嘱道。
“多谢叔父教诲,侄儿等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叔父期望。”文若和文谦再次行礼,然后转身离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荀彧望着侄儿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乱世之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王厚招贤之举,无疑为曹操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为天下的统一增添了新的希望。
他重新回到书房,拿起卷宗继续翻阅。灯火摇曳,映照着他消瘦的身影。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荀彧的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一份地图上,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荆州的地理位置。他凝视着地图,心中默默祈祷:愿荆州战事早日结束,愿天下早日太平。